《美好生活的練習》:生活中有多少垃圾對你的心靈造成負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無法按下某個按鍵讓這個世界關機,不過你卻可以在偶爾遇到問題的時候為大腦抒壓。想太多或跟命運過不去無法打下穩固的生活基礎,日子只會越來越灰暗。
文:羅塔・賽維特(Lothar Seiwert)
大腦會阻礙我們簡單地放鬆自己,只要我們坐在沙發上,不安就會開始折磨我們,包括大大小小的煩心事、罪惡感、負面的想法等等,因為大腦的運作模式和二萬年以前沒什麼兩樣,它只是想把每件事都連結起來。以前是草叢裡有什麼聲響,原來是劍齒虎來了;而今日是車子的喇叭響了、小孩咆哮、收音機裡播報著官員收受回扣的醜聞、手機裡播放的是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吸塵器發出的噪音……
你無法按下某個按鍵讓這個世界關機,不過你卻可以在偶爾遇到問題的時候為大腦抒壓。想太多或跟命運過不去無法打下穩固的生活基礎,日子只會越來越灰暗。這時你大不了讓自己放空一下,專注在比較簡單的工作內容上:打掃、整理花園、整理回收品、洗車,重點是持續、自動化的動作。這就像是某種冥想,能夠使你波動的心情稍微平息下來。
你最好告訴自己:我雖然身陷在一個困難的情況中,但如果行事審慎就能掌握問題所在,就像以前一樣。兩種典型的過度反應會把人帶到叫苦連天的死胡同裡:哀聲嘆氣、覺得自己是受害者。這其實都於事無補,自我憐憫則更會阻擋我們找到出路。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忽略問題,期盼它會自行解決,有時候行得通,不過大多時候小問題會隨著時間越變越大。更好的策略是:果斷地處理事情。
或者你也可以開啟對大自然的感官,在公園或森林中漫遊半個小時,聆聽鳥兒歌唱,對樹木及草地的色彩敞開心胸,感受一下腳底下土地的動靜,把你所有的感官專注在大自然上。事實上,那使你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我不會再想那些令人憤怒的事了」,偏偏這些事一時半刻還不會從腦裡消失。這時你要做的是,專注在你的感官印象中,接著把日常生活拋在腦後,贏得一些喘息的空間。
我們的大腦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整理所接收到的問題訊息,如果你能給大腦一點時間,它就能自己完成這份工作,而你也不必為了棘手的決定傷透腦筋。相信你的直覺,等到隔天再做出回應。
有很多事要做的人都會有一本行事曆,上頭的行程一個接著一個,一切計劃得好好的。請你也利用相同的方法來處理問題。如果同時有五件(以上)事情煩惱著你,你要告訴自己:「第一個問題我今天下午五點會想想怎麼解決,第二個問題留到明天早上九點……」一個設定好時間想辦法解決的問題當下就已經解決一半了,騰出時間來讓自己好好休息,休息時如果有什麼關於解決問題的重要想法冒出來,讓你不得不立刻思考,那麼請你很快地做一下筆記。
一旦面對問題,你首先要問自己:「最壞的結果是什麼?」想像一下可能發生的最慘情況。如果你在公司有了麻煩,如果公司解僱你會怎樣?如果找不到新工作會怎樣?如果薪水縮水了,什麼是你必須捨棄的?在這場大災難發生後你該如何繼續生活下去?我們假設最壞的情況真的發生了,你會如何生活?在腦中思考一下新的情景,你會做些什麼來改善你的情況,好讓自己重振旗鼓?在這個思考遊戲過後,你在尋找解決辦法時會變得更從容,一切不會比你所想像的還糟……
你也可以試著用其他人的眼光來檢視你的問題,看看你的同事、另一半、親朋好友怎麼看待你的情況,和你一樣覺得很嚴重嗎?還是覺得沒有其實那麼嚴重?利用其他人的眼光來看自己,透過不同以往的角度,你會知道自己的視野是否實際,也會意識到該如何尋求協助。
當然我們希望避開這些最壞的結果,不過無論如何,這些結果也仍然有好的一面,請凡事往好處想。你從周圍的人身上學到了什麼?你是否被逼著做出早就該正視的改變?你不能從這些錯誤中學到什麼嗎?而你現在是不是有更多閒瑕時間了?
事情到最後還能變得更糟,你應該對沒有那麼糟的現況充滿感激之情,這不光只是一個具安撫作用的思考遊戲。感激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擁有哪些資源,可以讓我們從谷底翻身、重見天日。此刻的你可能對一切都很悲觀,不過一年後你會怎麼想?請你用未來的眼光來評判一下現在。今日的你也常常對很多以前發生的不好的事一笑置之。不管你相不相信:你現在所擔心的往往只會發生那麼一次。
不要在困難之中掙扎,用幾分鐘的時間做白日夢。夢想能帶給你富有創造力的點子,它們不僅能告訴你,哪些困難是你該拋在腦後的,還能描繪出你渴望的美好未來。
相關書摘 ▶《美好生活的練習》:得過且過也是一種「遠景」,問題是能持續多久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美好生活的練習題:擺脫壓力、把生活過好的自我檢測與生活提案》,光現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羅塔・賽維特(Lothar Seiwert)
譯者:張綱麟
好生活,是練習出來的。
好生活的練習,主要在對壓力的盤整、分析、與排除。著作在全球狂銷500萬冊的德國好生活專家羅塔・賽維特(Lothar Seiwert)要告訴你:在搞定壓力之前,你得先搞定時間才行。
本書中,羅塔・賽維特博士透過自我檢測,協助讀者釐清自己的時間觀,找出自己在時間安排上的弱點。他從「解決時間問題」與「善用時間」兩個面向切入,彙整六個技巧,引領讀者有效管理與運用時間:
- 速度:不論何種情況,必須將每樣工作的速度調整一致
- 壓力:壓力是效率的殺手,若講求效率必先找到壓力的來源
- 組織:有條理地規劃手邊的工作
- 順序:適時地辨認每項工作的輕重緩急,找出最佳執行順序
- 提升工作動機
- 創造人生平衡:達成適當的時間管理,即可在家人、朋友、工作間取得完美平衡
24個自我檢測,讓你掌握自己的狀況。34個好生活提案,讓你擺脫壓力的控制。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