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練習》:生活中有多少垃圾對你的心靈造成負擔?

《美好生活的練習》:生活中有多少垃圾對你的心靈造成負擔?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無法按下某個按鍵讓這個世界關機,不過你卻可以在偶爾遇到問題的時候為大腦抒壓。想太多或跟命運過不去無法打下穩固的生活基礎,日子只會越來越灰暗。

文:羅塔・賽維特(Lothar Seiwert)

大腦會阻礙我們簡單地放鬆自己,只要我們坐在沙發上,不安就會開始折磨我們,包括大大小小的煩心事、罪惡感、負面的想法等等,因為大腦的運作模式和二萬年以前沒什麼兩樣,它只是想把每件事都連結起來。以前是草叢裡有什麼聲響,原來是劍齒虎來了;而今日是車子的喇叭響了、小孩咆哮、收音機裡播報著官員收受回扣的醜聞、手機裡播放的是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吸塵器發出的噪音……

你無法按下某個按鍵讓這個世界關機,不過你卻可以在偶爾遇到問題的時候為大腦抒壓。想太多或跟命運過不去無法打下穩固的生活基礎,日子只會越來越灰暗。這時你大不了讓自己放空一下,專注在比較簡單的工作內容上:打掃、整理花園、整理回收品、洗車,重點是持續、自動化的動作。這就像是某種冥想,能夠使你波動的心情稍微平息下來。

你最好告訴自己:我雖然身陷在一個困難的情況中,但如果行事審慎就能掌握問題所在,就像以前一樣。兩種典型的過度反應會把人帶到叫苦連天的死胡同裡:哀聲嘆氣、覺得自己是受害者。這其實都於事無補,自我憐憫則更會阻擋我們找到出路。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忽略問題,期盼它會自行解決,有時候行得通,不過大多時候小問題會隨著時間越變越大。更好的策略是:果斷地處理事情。

或者你也可以開啟對大自然的感官,在公園或森林中漫遊半個小時,聆聽鳥兒歌唱,對樹木及草地的色彩敞開心胸,感受一下腳底下土地的動靜,把你所有的感官專注在大自然上。事實上,那使你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我不會再想那些令人憤怒的事了」,偏偏這些事一時半刻還不會從腦裡消失。這時你要做的是,專注在你的感官印象中,接著把日常生活拋在腦後,贏得一些喘息的空間。

我們的大腦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整理所接收到的問題訊息,如果你能給大腦一點時間,它就能自己完成這份工作,而你也不必為了棘手的決定傷透腦筋。相信你的直覺,等到隔天再做出回應。

有很多事要做的人都會有一本行事曆,上頭的行程一個接著一個,一切計劃得好好的。請你也利用相同的方法來處理問題。如果同時有五件(以上)事情煩惱著你,你要告訴自己:「第一個問題我今天下午五點會想想怎麼解決,第二個問題留到明天早上九點……」一個設定好時間想辦法解決的問題當下就已經解決一半了,騰出時間來讓自己好好休息,休息時如果有什麼關於解決問題的重要想法冒出來,讓你不得不立刻思考,那麼請你很快地做一下筆記。

一旦面對問題,你首先要問自己:「最壞的結果是什麼?」想像一下可能發生的最慘情況。如果你在公司有了麻煩,如果公司解僱你會怎樣?如果找不到新工作會怎樣?如果薪水縮水了,什麼是你必須捨棄的?在這場大災難發生後你該如何繼續生活下去?我們假設最壞的情況真的發生了,你會如何生活?在腦中思考一下新的情景,你會做些什麼來改善你的情況,好讓自己重振旗鼓?在這個思考遊戲過後,你在尋找解決辦法時會變得更從容,一切不會比你所想像的還糟……

你也可以試著用其他人的眼光來檢視你的問題,看看你的同事、另一半、親朋好友怎麼看待你的情況,和你一樣覺得很嚴重嗎?還是覺得沒有其實那麼嚴重?利用其他人的眼光來看自己,透過不同以往的角度,你會知道自己的視野是否實際,也會意識到該如何尋求協助。

當然我們希望避開這些最壞的結果,不過無論如何,這些結果也仍然有好的一面,請凡事往好處想。你從周圍的人身上學到了什麼?你是否被逼著做出早就該正視的改變?你不能從這些錯誤中學到什麼嗎?而你現在是不是有更多閒瑕時間了?

事情到最後還能變得更糟,你應該對沒有那麼糟的現況充滿感激之情,這不光只是一個具安撫作用的思考遊戲。感激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擁有哪些資源,可以讓我們從谷底翻身、重見天日。此刻的你可能對一切都很悲觀,不過一年後你會怎麼想?請你用未來的眼光來評判一下現在。今日的你也常常對很多以前發生的不好的事一笑置之。不管你相不相信:你現在所擔心的往往只會發生那麼一次。

不要在困難之中掙扎,用幾分鐘的時間做白日夢。夢想能帶給你富有創造力的點子,它們不僅能告訴你,哪些困難是你該拋在腦後的,還能描繪出你渴望的美好未來。

相關書摘 ▶《美好生活的練習》:得過且過也是一種「遠景」,問題是能持續多久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美好生活的練習題:擺脫壓力、把生活過好的自我檢測與生活提案》,光現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羅塔・賽維特(Lothar Seiwert)
譯者:張綱麟

好生活,是練習出來的。

好生活的練習,主要在對壓力的盤整、分析、與排除。著作在全球狂銷500萬冊的德國好生活專家羅塔・賽維特(Lothar Seiwert)要告訴你:在搞定壓力之前,你得先搞定時間才行。

本書中,羅塔・賽維特博士透過自我檢測,協助讀者釐清自己的時間觀,找出自己在時間安排上的弱點。他從「解決時間問題」與「善用時間」兩個面向切入,彙整六個技巧,引領讀者有效管理與運用時間:

  • 速度:不論何種情況,必須將每樣工作的速度調整一致
  • 壓力:壓力是效率的殺手,若講求效率必先找到壓力的來源
  • 組織:有條理地規劃手邊的工作
  • 順序:適時地辨認每項工作的輕重緩急,找出最佳執行順序
  • 提升工作動機
  • 創造人生平衡:達成適當的時間管理,即可在家人、朋友、工作間取得完美平衡

24個自我檢測,讓你掌握自己的狀況。34個好生活提案,讓你擺脫壓力的控制。

美好生活的練習題
Photo Credit: 光現出版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