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人」的英文怎麼說?語言的男權意識型態

「雪人」的英文怎麼說?語言的男權意識型態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雪人」的英文經常是用「snowman」來代稱,這是男性中心的性別歧視用法。用「男人」(man)來代稱「人」,依照現代的性別平權標準來說,這似乎是種偏頗的極端男權意識型態,並不適合用來教育孩子。  

由於聖誕節快到了,我們會常常看到雪人的圖畫與商品,「雪人」的英文經常是用「snowman」來代稱,這是男性中心的性別歧視用法。用「男人」(man)來代稱「人」,依照現代的性別平權標準來說,這似乎是種偏頗的極端男權意識型態,並不適合用來教育孩子。

語言不僅是溝通用的工具,同時還反應了我們背後的思想與意識型態。女性主義詩人亞卓安・芮曲(Adrienne Rich)也曾批判過,我們使用的語言是「男性字源學」,即使許多詞彙表面上中性或平等,實際上卻是延續「(男性)人類」(mankind)的男性本位語意迷思。女性主義哲學家瑪麗・戴莉(Mary Daly)更進一步稱之為「陽具字典」(dick-tionary),應該被女性主義者加以解剖。

所以,支持性別平權與女性主義的我們,都應該使用「snowoman」跟「snowperson」兩個單字以及它們的複數型態「snowomen」跟「snowpeople」,教育孩子時更是如此,這有助於孩子學習英文時,多多培養性別平等意識。

這邊要稍微釐清為何是「snowoman」而非「snow woman」,那是因為「snow woman」是日本傳說的妖怪「雪女」,是完全另外一個意思,至於「human」一詞的概念過於「生物學」,有點不太符合雪人的「擬人」概念,因此「snowperson」會比「snowhuman」更接近雪人的原意。

如果想為女性主義做更多的話,可以自己使用並教育孩子使用「snowomyn」跟「snowomxn」兩個單字,「womyn」是第二波女性主義時期,主要由女同志女性主義者發明,是為了對抗「附屬於男人」(of men)的「女人」用法;「womxn」則是第三波女性主義時期,由少數族裔、第三世界及跨性別女性主義者發明,是除了對抗附屬於男人之外,表示重視「包容性」(inclusion)與「多元交織性」(intersection)的「女人」用法,象徵尊重少數族裔、第三世界與跨性別女性,作為教育還能讓孩子認識女性主義歷史。

期待從這樣的小地方做起,社會可以更加重視性別平權,並且培養孩子正確的性別意識,讓下一個世代不再發生性別歧視及暴力事件。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