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徵詢過動保團體,為何苗栗還花8000萬把「石虎棲地」變公園?

有徵詢過動保團體,為何苗栗還花8000萬把「石虎棲地」變公園?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表示,在台灣有石虎分布的鄉鎮區中,苗栗縣卓蘭鎮公所對石虎是相對友善的,舉辦搶救石虎路跑,連續3年回饋部分報名費給石虎生態保育工作。但長期以來,公部門缺乏生態基礎概念,低估了許多施政對環境的衝擊。

苗栗縣卓蘭鎮公所申請「前瞻計畫」補助興建「大安溪濕地公園」,但22日有網友貼出空拍照發現,原本林木茂盛的公園基地,被施工單位砍城光禿禿的一片,甚至發現人工建造的石虎外形的過濾池,這個以石虎作為意象的濕地公園,卻反而可能讓石虎等野生動物喪失棲地。

卓蘭鎮老庄溪匯入大安溪一代、苗140縣道旁,有塊閒置國有地現正準備興建「大安溪濕地公園」。但22日一個空拍圖顯示,施工單位整地,砍除濕地林木,等於鏟除石虎登生物的棲地,還建造滿滿「人造感」的石虎外形的過濾池,遭批「花公帑毀滅生態」,網友戲稱它為「石虎公園」。

「石虎公園」是哪個單位在管?位置在哪?

經濟部水利署22日發布新聞稿說明,此案為苗栗縣政府提報,經水利署補助,委託卓蘭鎮公所執行的「苗栗縣大安溪生態景觀改善建設計畫」,第一期建設結合生態、綠能及農業,建置「大安濕地公園」並結合「綠能生態農業園區」;後續將公園西側規劃為「生態補償區」,藉由植栽、造林綠化等方式恢復原本棲地樣貌。

《壹週刊》報導,苗栗縣政府和卓蘭鎮公所,在前瞻計畫經費有著落之前,就有意開發此濕地,在2017年10月就先後設計200萬元「苗栗縣卓蘭鎮大安濕地公園亮點規劃設計」、「苗栗縣大安溪生態景觀改善」的委託設計監造案,都由昌勝工程顧問公司得標。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報導,這個被批為破壞石虎棲地的「石虎公園」,位置在老庄溪匯入大安溪的河岸上,面積約5公頃。全案由卓蘭鎮公所提案推動,水利署列入前瞻計畫的「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中,並且改名為「大安溪生態景觀公園亮點計畫」,補助7200萬元,地方配合款1000萬元,總計8200萬元。

《中央社》報導,苗栗縣政府表示,大安溪濕地公園計畫,由卓蘭鎮公所向中央申請前瞻計畫補助,並非縣府權責。

卓蘭鎮公所祕書徐士凡指出,這塊大約15公頃土地,早期是盜採砂石以及濫倒廢棄物業者出入頻繁地區,921地震時卓蘭、東勢一帶受損嚴重,作為當時廢棄土石堆置場,災後清運土方又發生業者不當超挖而形成窪地及雜木林,現基地內還殘留許多廢棄土方,可能含有有毒事業廢棄物,成為國土管理死角。

徐士凡說,該土地2年前登錄至卓蘭鎮公所以便做有效國土管理及利用,當時原本規劃為運動公園,正好前瞻計劃中有一項「全國水環境專案」,才會向中央爭取通過補助新台幣8000萬元,施做大安溪濕地公園。

不過生態人士李璟泓認為,濕地與砂土棄置場中間仍有一段距離(編按:從Google Map地圖計算,中間約間隔200公尺),且該濕地從2013年到2017年間不斷擴大,因此,這塊濕地應該不是像鎮公所說的,經常性有廢棄物出現。

「石虎公園」將蓋成什麼樣子?

(中央社)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當地是石虎從山上前往溪邊可能經過的地區,水利署收到提案時就已徵詢「特有生物中心」意見,也要求規劃設計時避開石虎活動區域。

卓蘭鎮公所、苗栗縣政府水環境顧問團隊及相關單位,針對此案與環團召開數次討論與現勘,由卓蘭鎮公所將NGO團體對於生態建議事項納入執行方案。今年6月29日完成變更設計,後於9月13日辦理生態諮詢會議追蹤辦理情形,而目前整體建設進度約90%。

根據水利署新聞稿,未來此案西側將利用植栽綠化等方式,規劃為生態補償區,卓蘭鎮公所並與國營事業合作辦理植樹計畫,預計於計畫基地北側植樹造林10.5公頃,以打造豐富棲地樣貌。

苗栗 卓蘭 石虎公園 完工 大安溪
水利署提供的「石虎公園」完工示意圖。
Photo Credit:截圖自經濟部水利署

這裡到底是不是「石虎棲地」?

根據林務局2015年發布的《重要石虎棲地保育評析》報告,目前判定是否石虎棲地,得先彙整石虎出現記錄,並考量石虎族群與活動範圍,去除不適合棲地(例如市鎮、人工建物等),再製作成石虎現況分布圖。

簡單來說,要認定一個地方是不是石虎棲地,得先透過攝影機拍到石虎,或發生石虎路殺事件,以這些「實際捕捉到石虎」的地點、時間作為基礎,再去「推算」附近地區是否為石虎棲地。

《中央社》報導,卓蘭鎮公所祕書徐士凡表示,這一處公園用地並非石虎棲地,鎮公所近年來積極推動石虎保育措施,工程執行期間,也與「台灣石虎保育協會」進行多次意見交流,於是把過濾池外觀做成石虎造型,不料,原本是「友善」的規劃,卻被「誤會」成這裡是石虎棲地。

但生態人士李璟泓指出,依據歷年的石虎路殺資料,在濕地方圓3公里內發生了5起石虎路殺的事件,所以,這裡有石虎活動是無庸置疑的。石虎保育協會則發文指出,工程動工前,協會曾配合卓蘭鎮公所與一同現勘,確認濕地公園基地有石虎與多種野生動物利用。

而根據林務局2015年的研究報告,卓蘭鎮和這次規劃成「石虎公園」的大安溪一帶,的確是「石虎中高適合度棲地」,因為適合石虎生活,所以石虎出現機率比較高。而且,報告指出,「苗栗縣從通霄、三義、銅鑼、 大湖到卓蘭這一區塊,是目前石虎最大面積的相連棲地。」

石虎公園
圖中紅色區域為石虎中高適合度(出現機率≧0.5)棲地分布,藍綠色的點則為「石虎公園」開發地點。
Photo credit:林務局《重要石虎棲地保育評析》
圖片設計:關鍵評論網 林奕甫

政府徵詢過環保團體,怎麼還會「蓋成這樣」?

《中央社》報導,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林育秀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工程應朝向將生態干擾降到最低的方式施作,而卓蘭鎮這起開發案,目前看起來是為了石虎意象而做的公園,但實際上自然棲地已被破壞,雖然卓蘭鎮公所對外發出的聲明稿提到,後續將種樹、恢復綠地,但目前狀態來看,野生動物不可能去利用這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