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氣電子鍋減糖33%?減肥失敗事小,害糖友控糖失敗是會死人的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聲寶自己的官網畫出一張示意圖,意思大概就是煮飯時會「溶解糖分」,然後他們會把溶解到水裡面的糖分排掉,然後重新自動注水,再重新蒸飯,這就是他們減糖33%的技術。理論上看起來好像合理,但這在專家眼裡一看就覺得怪怪的了。
所以廠商希望你期待的狀況是這張圖的左邊。但實際的狀況是這張圖的右邊。

看到這,你還會覺得減重、腰圍控制、血糖高的朋友,可以「安心大口吃飯」嗎?
聲寶公司是怎麼回應的?
但畢竟人家是上市公司聲寶,造假的機會應該不大吧?會不會是我們搞錯了呢?為了確認聲寶官方的說法,我們特地打電話去問,他們轉了半天後,由一個課長回覆相關問題。
聲寶的課長回答我們,數據是因為有送SGS檢測,但我們回覆SGS的檢測報告跟你們講的不一樣之後,他就開始扯「我不是專家,沒辦法回答這麼專業的問題。」
我們就問:那可不可請你們的專家來回答問題?他就說「這些專家都很忙在開會。」
後來我們跟對方說,你們這樣的宣稱方式跟銷售方式,輕則會害人減肥失敗,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因為血糖控制不佳害人一命,是很糟糕的行銷手法。他卻回我們說,「這個產品當初都有諮詢過營養師。」
聽到這,我們真的有點火大了。我們就問他,「好,你告訴我是哪個營養師,跟你們說你們可以用這種方式跟社會大眾溝通的?」結果對方也支支吾吾不敢講。
這件事情我們連續追了7個工作天,每天打給他們,得到的回應都是一樣,就説是送SGS的檢驗結果。甚至最後幾天,全都是在總機就不讓我們再轉給任何可負責的人了。基本上,聲寶的官方對這個議題給我們的回應,就是這樣。但有趣的事情來了,今天(12月24日)截稿前聲寶的公關人員終於給我們回覆,回覆結果也真是經典中的經典。他們再三強調根據SGS的檢測結果,使用他們的電子鍋可以讓糖減少33%,而且跟我們確認就是以下的這兩份檢驗報告。

相信所有會加減乘除的朋友們,應該都會跟我們一樣傻眼。我們看了SGS的兩份檢驗報告,怎麼樣都湊不出33%這個數字啊!但他們的公關大概也沒辦法承認,只能一直跳針是SGS檢測的結果證實可以減糖33%,但在我們和SGS詢問後,SGS的人員也表示根據他們的檢測結果,不知道33%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但33%這數字太神秘了,他是一個「精確的數字」,應該不可能是胡亂扯出來的,但聲寶說自己的產品可以減糖33%,卻從所有實驗文件都找不到,到底這個神秘的33%數字從何而來呢?
沒減到什麼糖還流失營養的無意義發明,而且還是山寨?
那個33%的數字真的讓我們很頭痛,到底怎麼來的呢?結果進階搜尋後,才發現早在今年(2018)的年初,在部落格上就有人分享某日本家電商出了類似的產品,叫做「減糖電子鍋」,而且號稱減糖的程度也是33%,而且仔細一看,所謂減糖的技術跟聲寶提出的,基本上差不多是一樣的。以下是這個日本家電商的產品圖:

有沒有覺得跟聲寶的產品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連減糖的數字都一模一樣呢!
當然看完我們上面分析的朋友,應該也不會輕信這產品真的可以減糖33%,我們實際去看了這個日本廠商提供的研究結果,也是漏洞百出。但這類產品在日本其實不少,見怪不怪。只是很可悲的是,台灣聲寶這家知名的家電廠商以居然「專利研發」為名,去做了幾乎完全一樣的東西,甚至連宣稱也都一模一樣,連減糖的數字也都一樣。怕聲寶說這是他自己研發的結果,我們查過了,聲寶宣稱的這個專利是2018年9月才在台灣拿到的,人家老早就上市了。
這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相信明眼的朋友們,應該可以猜得出來。
這樣把煮過的水排掉其實排掉的糖可能有限,但米飯其實有其它微量的水溶性營養素,但很可能都在這過程中被排掉了。
這樣的所謂「發明」,其實是個非常外行,搞不清楚狀況的發明。實際上沒有減少多少糖分,但反而讓米飯中其他少量的營養素被流失了。消費者如果誤信這個宣稱,「放心大量吃飯」,這對於體重控制以及血糖控制都會是很負面的影響。
害人減肥失敗事小,害人控糖失敗是會死人的
其實搞這種事情的廠商應該不少見,但為什麼MedPartner團隊會對這件事情特別難以接受呢?因為這輕則讓人減肥失敗,重則可能讓需要血糖控制的人陷入血糖控制不佳的危機,最嚴重是可能會死人的。
坦白說,我們真的很遺憾也很難過,調查到最後的結果,居然是國內的知名品牌商聲寶,公開作出了這這麼糟糕的事情,甚至讓人很難相信,這個企業現在的核心精神到底是什麼?
這整個產品的研發跟行銷,如果在過程中隨便有一個真的專業、有良知的人跳出來,隨便一個就好,都不可能弄出現在這種狀況的。在日本早有個幾乎一樣的產品你們不知道?結果你們繼續說這是你們「研發」的專利,然後再申請台灣專利是什麼意圖呢?
這產品實際對於米飯「整體的醣量」改變非常非常小,你們這麼大一間公司,一定也有人知道。但這個人在團隊內是沒出聲,還是沒辦法出聲呢?如果貴公司不好好檢討這個問題,這個品牌只會讓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最後成為台灣人在「記憶中」的品牌了。
這件事情我們會向消基會提出檢舉,我們也呼籲聲寶主動拿出自己的企業責任,讓被誤導的民眾可以全額退費,並全面修改你們的文宣內容。也期待聲寶從今以後好好研究「技術」,不要再用這種方式「上網看日本家電廠商的網頁研發話術」了,喔,不,你們這次連話術都應該不算是「研發」的。
最後要拜託所有朋友,做這樣的獨立報導,除了花資源還要冒上各種危險,但我們相信台灣真的需要這樣的資訊。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朋友們,請幫我們把這些資訊分享出去,只有更多人知道,聲寶才有可能改,媒體才有可能跟著報導。如果有可能的話,也請加入我們的行動,讓我們的團隊有能力可以繼續憑藉著專業和良知,為大家揭露各種重要的真實,守護更多人的健康。
- 編按:聲寶公司於12月26日,針對減糖蒸氣電子鍋可減糖33%的數據疑慮做出公開聲明,詳細資料可見聲寶sampo FansFans。
本文經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Photoshop大師講堂:拍出陳珊妮、唐鳳靈魂的獨特,專訪酷兒攝影師登曼波如何創作出獨特的風格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現場美術出身的登曼波,擅長融合酷兒文化,營造出充滿故事性的影像風格。是怎麼樣的養分塑造出他現在的獨特色彩,讓他能夠找到被拍攝者不為人知的角度?他又如何透過Photoshop去實現獨樹一幟的細節?
無論是裸背綑縛的珊妮公主,還是化身鳳梨的唐鳳,任誰來到登曼波的鏡頭前,都能展現出最奇趣吸睛的一面。他拍明星名人,也拍主流視野外的酷兒族群與文化場景。這天我們前去拜訪登曼波,一窺他平時如何透過Photoshop創造出獨特影像風格。
用色彩撞破刻板分界,讓符號與畫面一起說故事
登曼波在成為攝影師之前從事的是電影與廣告美術,這些經歷都轉化成他影像創作上的養分。大學畢業後來到台北,加入電影劇組的美術組密集工作,在 Google Map 還不普及的 2000 年代,他拿著紙本地圖探索這座城市,因為參與《艋舺》與《一頁台北》的拍攝,踏遍萬華、中山一帶的巷弄尋找拍攝場景和道具。
「那個過程算是訓練我對影像的美感吧,像顏色的配置就會是我在決定拍攝時先思考的元素。」若曾看過登曼波攝影作品的人,肯定都會被那大膽的用色與場景建構的手法所驚艷,既衝突又合理。或許他試圖解構的正是顏色所象徵的刻板印象,賦予被攝對象最能凸顯其性格的顏色與情境。
離開電影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工作,讓曼波多了更多時間探索自己的創作,藉由 Photoshop 豐富的附加元件,嘗試多樣的濾鏡風格。他透過網路大量閱讀、研究各種視覺與音樂養分,也在線上平台分享自己拍攝的照片,因此結識不少創作者,其中包括莎士比亞的妹妹劇團團長王嘉明。在莎妹劇團的邀請下,曼波的攝影生涯從劇場開始,「我也把電影美術的訓練都放在裡面,讓符號跟畫面一起說故事。」
用影像魔術紀錄酷兒文化場景
2019 年拿下北美館主辦的台北美術首獎的《父親的錄影帶》,是曼波對自我生命經驗的探索與剖析,除了透過創作與自己的父親對話,了解彼此的不曾想見的樣貌,把這個過程帶到放到美術館,希望鼓舞更多酷兒表現自己,他也將酷兒們的身影置入流行文化的媒介中。曼波在工作上合作的對象來自非常多領域,時尚雜誌、表演藝術、流行音樂、電影等領域都能找到他的作品。
談到時裝拍攝的經驗,曼波形容「很像在變魔術」。攝影師不只是跟隨腳本,而是和編輯、造型等整個團隊一起做視覺方向的發想,「雖然會有產品的置入,但在追求製造最適合主題的『幻象』之下,其實有蠻大的發揮空間」,曼波談到他經常拍攝 LGBTQ 主題的雜誌封面,在這樣的工作氛圍裡很能讓他大膽地展現自己的風格。
在攝影師身份之外,登曼波也在 Pawnshop 放歌,在自己的生活圈內,製造一些事件。他與友人以 Pawnshop 為據點,建構、觀察台灣的酷兒文化場景,「我拍呂薔《找 Matched!》這支 MV,所有演員都是我在 Pawnshop 聚集的,包括幾位知名的變裝皇后。」
Photoshop 是創作時最不可或缺的工具
攝影師的工作除了前期的概念發想,拍攝現場精確執行拍攝計畫,後期的照片編輯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Photoshop 一直是曼波在創作時必備的軟體工具,「我喜歡用底片拍攝,就算我用數位相機,我還是會用 Photoshop 把整體的色調整理在一個均值的底片質感。」儘管有愈來愈多影像處理軟體提供現成風格濾鏡,但仍沒有一個像 Photoshop 一樣可以滿足他追求獨特色調與質感的需求。
Photoshop 多年來一直是最強大的影像處理軟體,廣大設計師和攝影師們從學生時期就開始使用,陪伴所有創意人一路成長、突破,不斷推出的新功能也讓編修工作更加流暢。曼波也是從大學時期就接觸 Adobe 系列的軟體,「應該沒有攝影師不用Photoshop吧?」
Adobe 攝影計劃的 Photoshop 與 Lightroom 都是他在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工具,曼波也與我們分享自己後製工作的流程,通常是先在 Lightroom 做整批影像的統一調整 ,接著再進到 Photoshop 細部精修,「比如在商業案裡,照片中產品的顏色與實際顏色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我會用 PS 遮色片、色版等工具去調整產品那一塊的顏色,除了 Photohop 之外真的沒有其他軟體可以做到。」如何在保有自我風格的情況下不埋沒合作廠商的產品,是所有專業影像人都必須注意的事。
實現最初直覺的 Photoshop 祕技初公開
每次面對不同的拍攝委託或者展覽邀約,儘管是相當熟悉的合作對象、作品內容,登曼波仍會先深入理解對方的特質與需求,找到最獨特且最適合的色調搭配。不過創作中依然常有直覺的成分,在精密設計的工作流程中,不時的靈光顯得格外珍貴。談到具體實現腦中想法的方式,曼波首次公開分享了幾個他常用的 Photoshop 技巧。
Photoshop 教學一 風格調色:用漸層色製造正片負沖感
「首先把一張照片解鎖變成圖層,新增一個圖層變成色版來做色調處理。選顏色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環節,我會針對每一張照片的構圖、氛圍去決定色調。這是原本就是一張底片重複曝光的照片,我希望在不同層的曝光上呈現不同的色調變化。
我選擇兩個色版,再用漸層色將它拉開。漸層色最有趣的點是可以讓畫面中間是寫實的顏色,周圍呈現比較濃烈的配色,像正片負沖的感覺。色版的混合模式我通常會選擇『加深顏色』,然後調整透明度讓它更自然。」
Photoshop 教學二 合成與色彩處理:用 Adobe Camera Raw 濾鏡調整出魔幻的疊影
「開啟兩張圖片適合疊影的照片,也先把它們解鎖成圖層放在同一個版面上。藉著用 Camera Raw 濾鏡個別調整照片的各個數值,讓細節更突出到自己滿意的狀態就完成了!」
Photoshop 教學三 疊影濾鏡:用柔性橡皮擦擦出多重曝光效果
「最後我想分享用 Photoshop 製作多重曝光的效果。我先把同一張照片複製三個圖層,透明度都先降低到一半以下方便操作,接著拖曳圖層到不同的位置。我會反覆隱藏其中一個圖層,來確認它們的位置,調整到最喜歡的之後再將透明度調回來。
接下來使用 Photoshop 橡皮擦工具,記得選較低的透明度搭配霧面、柔性的筆觸才能夠擦出比較自然的效果。我通常會大面積擦,這樣比較快速也比較少瑕疵。這個技巧的重點是在擦的過程中要保留最底圖的視覺重點喔!」
看完登曼波的示範與分享是不是也想來試試看呢?Adobe 攝影計劃是影像創作者的完美夥伴,透過 Adobe Creative Cloud 新用戶首年可以用每月 NT$257 的實惠價格同時訂閱包含 Photoshop 與 Lightroom 的攝影計劃,快上官網了解更多訂閱方案與實用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