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與西班牙的交錯》:「征服中國計劃」與西班牙帝國的極限

《印加與西班牙的交錯》:「征服中國計劃」與西班牙帝國的極限
現今的波托西城鎮,遠方是被稱呼為「豐饒之山」(Cerro Rico)的銀山|Photo Credit: 八旗文化出版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西班牙帝國在亞洲的統治,說穿了也不過就是站在仲介的位置上,抽取出其中的財富罷了,甚至可以說,西班牙就此顯露出了帝國的極限。

有許多日本人,或許是像惺窩一般思考著天地之大,又或者是基於不得已的緣故,離開日本列島,進入西班牙帝國統治圈內,例如留存在新世界各處,表明自己是出身「Japón(或Xapón)」的日裔西班牙人,便是這群日本人所留下的痕跡。雖然已是眾所皆知,十七世紀初葉,在安地斯的首都利馬,曾有一百多名亞裔人士居住在當地。根據一六一三年在該市施行的人口調查報告,經過調查官的確認,市內有五十六名「出身葡裔印第安的印第安人」、三十八名「支那(中國)裔印第安人」、二十名「日裔的印第安人」的住民。被分類為「日裔的印第安人」這群人,大多是從屬於西班牙人,在西班牙人宅邸中的奴隸(其中也有臉上被留下烙印的人)、襪匠、衣領工匠等,似乎是生活在都市底層的人們,但是大家在姓名的稱呼上,都只使用接受洗禮後獲得的教名,在文書資料上絲毫看不見日本文化的痕跡。

000
Photo Credit: 八旗文化出版
印加帝國的王都庫斯科 1565年繪製。

征服中國計劃與帝國的極限

西班牙帝國將大西洋和太平洋囊括在內,獲得了巨大的空間。過去的印加帝國,將領土擴張至北方的厄瓜多地帶,被認為正是這項過度的擴張,導致了帝國的瓦解。因此,西班牙方面也開始意識到有關帝國極限的問題。這一點,可以從菲律賓社會向西班牙本國提出「征服中國計劃」的結果,以及其中發生的一連串事跡,窺見西班牙對於帝國極限的看法。

早在一五六五年,西班牙朝向亞洲地區發展以來,便出現征服中國的構想,不過,在馬尼拉地區,則是更能感受到這項構想的現實性,特別是在傳教士之間,更是強烈,畢竟對他們而言,向異教徒的傳教活動,可以說是他們宗教生活中的動力與能量來源。經常出現在本章內文的總督桑戴博士,也認為這項征服中國的計劃,是在可行度上相當高的人物之一。他在一五七六年交給西班牙的報告書中,非常嚴肅、認真地提出派遣四千至六千名兵力,實行征服的計畫,因為中國的人們是「偶像崇拜者、愛好男色者、掠奪者、海賊等」。畢竟,對桑戴來說,要將征服戰爭加以正當化,不可不提出對應的理由。雖然菲利浦二世並未認真地傾聽這項提案,但是卻強化了菲律賓殖民地內部,對於征服中國的熱情。尤其是在一五八◯年,葡萄牙因為菲利浦二世的緣故,而被併入西班牙之事,使宮廷周圍洋溢著欣快、過度亢奮的氣息,等待救世主降臨的氛圍也日益濃厚,與征服中國的計劃,激起微妙的化學反應。

一五八六年,以總督、主教為首,在馬尼拉隸屬於宗教界或是世俗界的官僚人員們,完成簽署征服中國的請願書。負責將這份請願書送達馬德里菲利浦二世宮廷的人物,就是曾有居住中國經驗的耶穌會教士阿隆索.桑切仕(Alonso Sánchez)。請願書中擬出征服活動的具體計畫,在軍事上動員一萬兩千名的西班牙兵士、六千名日本同盟兵,以及六千名菲律賓人。並且樂觀的表示,從征服美洲的經驗看來,只要展開軍事上的行動,中國民眾便會起身反抗專制的統治者。

桑切仕在一五八七年,經由阿卡普爾科抵達西班牙。但是,耶穌會的權力中樞,擔心會在亞洲傳教事業上造成妨礙,對桑切仕的動向保持強烈的警戒心。他們委託在新世界擁有豐富經驗的何塞.德.阿科斯塔,前去阻止桑切仕的運動。阿科斯塔當時已是利馬耶穌會的大主教,同時在安地斯地區也已經是策訂向印第安人傳教方針的中堅人物,是當時耶穌會內象徵知性、智識的代表人物。

阿科斯塔向桑切仕說明,征服中國並無益處的理由,其思考迴路的背景是,阿科斯塔所構想出的印第安文化三類型論述。根據阿科斯塔的理論,總稱為印第安人的人們,又可以區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是擁有優秀的政治和司法組織,並且具備理性、邏輯思維的人們。尤其是具備「文字」這一點,可以說是這一類型文明的特徵。中國人以及日本人都被歸入這一類型之中,為代表性的存在。當要向這些民眾傳教之時,絕對不可使用強制性的力量,必須要從內部去啟動他們本身所具備的理性和信仰的開關,將他們導引至正確的宗教道路之上。

第二,是不會使用文字和成文法,但是具備統治和司法裁判的組織,能夠莊重實行宗教祭禮的民眾,這一類型,包含秘魯和墨西哥的原住民社會。但是,在他們的宗教之中,隱含著虐待人類的缺陷,要將其導向正軌,有時不得不借助「力量」。

最後的類型,則是阿科斯塔蔑視的「野蠻人」,在他的觀念中,等同於印第安人。不定居、缺乏法律和政治體制,宛如野獸一般的存在。要讓這些生活在美洲邊境地區的人們改心向上,強制的力量,是必須的手段……。歸納出這一套類型理論的阿科斯塔,以他的角度來看,在馬尼拉的人們提出要以武力征服高度文明的中國,簡直是愚蠢至極、笑掉大牙的計畫。最後,阿科斯塔的說服奏效,加上西班牙王室對這項計畫完全沒有興趣,這個由馬尼拉發起,委託桑切仕的企劃,就這麼永久的被束之高閣。

這一連串的事情,可以歸納出是天主教內部優秀的理性分析,戰勝了末世論的狂熱情緒;同時,也證明了許多抵達馬尼拉的西班牙人們,並未掌握到隱藏在亞洲世界中的長遠歷史和文明價值,其真正的意義。西班牙帝國在亞洲的統治,說穿了也不過就是站在仲介的位置上,抽取出其中的財富罷了,甚至可以說,西班牙就此顯露出了帝國的極限。實際上,西班牙帝國在桑切仕來到馬德里的一五八八年,因試圖進攻英國,而葬送了本國的「無敵艦隊」。這項失算的決策,將西班牙導向迅速衰退的局面,這項史實已廣為世人所知,在此便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