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後梅迷」對昔日香港的戀慕:梅艷芳逝世15周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要了解這位香港流行文化歷史上的巨星,缺不了從粉絲角度著手,看看觀眾究竟看到一個怎樣的梅艷芳。
梅艷芳逝世十五年,她一方面沒有離開公眾視線,傳媒至今談論她的歌影作品、時裝潮流、社會參與,今年亦先後有她的電影回顧展、紀念電影《拾芳》,以及近日舉行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梅艷芳」紀念展等活動;另一方面,她繼續吸納新的粉絲,他們被稱為「後梅迷」,即是在她去世後才喜歡她的人,有些只有十多歲。
我研究電影及流行文化,今年開展的其中一個計劃就是從這些後梅迷入手,探討新一代年輕人對梅艷芳這已故巨星的感情:究竟,他們為何對現時的明星不感興趣,而去戀慕屬於另一個時代的梅艷芳?他們從她身上,看到怎樣的八、九十年代、怎樣的舊香港?以下兩個個案的訪談摘錄,其中一人透過梅艷芳認同香港文化,並化成了她對香港社會運動的支持,另一人則道出為何有大陸觀眾不賣現今的女神及小鮮肉的帳,選擇追捧當年巨星。
九十後梅迷:慢慢不再聽Twins
Kitty是九十後香港人,現從事教育工作。2002年,讀小學三年級的她偶然聽到《芳華絕代》。「當時覺得她的聲音不知道像男聲還是女聲,我不喜歡,但是很有印象。」同年,發生劉嘉玲裸照事件,梅艷芳帶頭出來聲討,Kitty再次留意到她,但談不上沒什麼興趣,也不懂她為什麼這麼激動。
真正令她愛上梅艷芳的,是《似水流年》。她去世後,電視台製作悼念節目,播了這首歌。「我突然覺得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好像要停止了,這首歌太好聽了。」當時她才十歲半,開始找她的歌,看她的電影。
她當時本來喜歡Twins,之後就慢慢沒有聽了。「我不想再聽這麼膚淺的東西,我只想聽一些有唱功、有魅力的歌。」Kitty認為梅艷芳突破了前人甄妮、徐小鳳及鄧麗君的純唱歌、騷唱功的模式。「她是這個世界很少數的歌星,可以一上台就能控制觀眾,張國榮是這樣,Michael Jackson也是這樣。梅艷芳是一出場就令你想一直看著她,你也覺得她在看著你,你跟她是有交流的。」
Kitty的成長過程正是韓流極盛,但她卻絲毫沒有興趣。「現在,不論是韓國、美國還是台灣,他們都在跳群舞,用同一方式排舞,演唱會也是mass production,是倒模倒出來的。但梅艷芳不是這樣,那些舞是她自創的,她一直會有新的發揮,例如劉培基給她加一條羽毛,她就會用來耍動,每次都有新東西。」
愛上一個明星時,她卻已經去世,Kitty的感覺是怎樣的?「嗯……,是有點多愁善感,因為很多東西沒辦法追回,只能逛一下唱片店,看看她以前的東西,但是又不一定有錢買,可能存很久才能買一樣。有很多東西想追回,甚至想回到從前,但又做不到,於是很遺憾。喜歡一個人,是很溫暖的,但是溫暖中也有遺憾。」
因為《胭脂扣》了解舊香港
Kitty尋訪過去,從音樂與電影伸延至整個香港。「《胭脂扣》將我帶到另一個世界,裡面有很多我不認識的東西,例如三十年代的塘西,我覺得很有味道。當時我不會說是懷舊,那些反而是新的東西,因為我沒看過。因為那套戲,我會去看電影實景,例如石塘咀山道,就是如花等十二少那條街,那裡還是有《胭脂扣》的氛圍。我也會去港島舊區逛擺花街、文武廟,去追回那個舊香港。」
她因為《胭脂扣》喜歡舊建築,想保護舊香港,然後有了保育意識。「第一件令很有反應的保育事件就是天星碼頭被拆,我很緊張追新聞,覺得很不捨,哭了。為什麼香港留不住這些東西?」她很喜歡看黑白老照片中的香港,兩年前看何藩攝影展,她看到漂亮的舊香港。「可能因為喜歡梅艷芳,所以對舊香港很好奇,我現在逛街看到舊店鋪都會很有興趣。一個城市要有一些很久都沒有變的東西,我們才會有安全感。」
她在幼兒階段喜歡過公主、芭比那些東西,但是長大後就變了。「我慢慢意識到我不是一個柔弱的女孩子,面對惡勢力不會低頭。其實,無論是家庭、學校、工作,我都遇過對我很差的人,他們沒有原因地欺凌我。但我不容易低頭,不是以前電影裡那些很慘的女人,如果男人不要她,她就要死了。我不是這種人,這和梅艷芳的性格有點關係。」
Kitty欣賞梅艷芳的堅強獨立,她認為這跟梅艷芳的成長環境有關。「她經常在不太安全的環境工作,在歌廳,每晚都可能有人吵架打架,這環境不容許她低頭。家裡窮,她不賺錢就沒飯吃,就逼得她很堅強。而且,她自己也曾被人欺負,學校的人都看不起她,所以她有心去關心弱勢社群。別人覺得她豪爽,有義氣,是因為被人欺負過,她可以從弱勢社群的角度出發。」
梅艷芳的嫉惡如仇也影響了Kitty。因為她的關係,Kitty才認識了《血染的風采》,才知道有六四事年。「我再看網上影片,知道當時是怎樣清場,很憤慨很悲憤。對於大是大非,我們不可以假裝不知道,這是梅艷芳對我的影響。」Kitty因為喜歡梅艷芳關心六四,因為關心六四又著緊香港今天的社會運動,例如雨傘運動。她說,梅艷芳這種執著於大是大非的性情,是她留在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她影響了我整個價值觀。」
中學生梅迷:很討厭《女人花》
靜靜是高中生,在中國大陸長大,後來移居香港。她對梅艷芳的第一印象是《女人花》,覺得她是個淒怨的成熟女人,但後來她知道《IQ博士》也是她唱的,非常驚訝。之後她看了《男歌女唱》,喜歡她的喜劇演出。從一開始,靜靜對梅艷芳的印象就是哀怨女人與搞笑女星的極端。
最新發展: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