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影音】NASA太空船成功飛掠「終極遠境」,最遙遠的天體照片首度曝光

【影音】NASA太空船成功飛掠「終極遠境」,最遙遠的天體照片首度曝光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太空船「新視野號」在當地時間元旦凌晨,成功飛掠與地球距離65億公里的星體「終極遠境」,開創太空史的新紀錄。

地球人才剛開始新的一年,航行在外太空的美國太空船,成功的抵達人類目前探索到的最遙遠天體「終極遠境」(Ultima Thule),這是人類第一次看到太陽系邊緣的物體,對於未來探究其它行星起源別具意義。

《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於1月1日早上10時30分(台灣深夜11時30分)收到確認,無人太空探測船「新視野號」(New Horizon)報告它已成功飛掠小行星「終極遠境」(Ultima Thule),來到距離地球最遠、也是人類至今探測的最古老星體。

任務執行主管鮑曼(Alice Bowman)表示:「我們有一艘健全的太空船,我們剛完成最遠的飛掠行動。」馬里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Johns Hopkins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控制室響起歡呼聲。

小行星「終極遠境」離太陽約65億公里,與地球之間的訊息單向傳輸就要花上6小時,新視野號在美國時間1月1日凌晨零時33分(台灣時間下午1時33分)掠過終極遠境,NASA直到10小時之後、才接收到新視野號傳回的「報平安」訊號,確認探測船平安度過風險極高的飛掠過程,至於圖像和數據於1日晚些時候才回傳到地球。

目前可以到達的最遠星體,「終極遠境」長什麼樣子?

小行星「終極遠境」位於幽暗寒冷的「古柏帶」(Kuiper Belt),古柏帶是太陽系中遙遠的區域(距離海王星45億公里、距離太陽75億公里遠),上面滿布著冰封微行星,因為溫度極低,這裡被認為是自太陽系誕生以來保存完好的遺跡,可說是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留下的古老時間膠囊。在2014年,「終極遠境」被哈伯太空望遠鏡首次觀測到,是科學家們目前觀察到最遠的星體。

終極遠境
綠色線條所標示的是新視野號過去的飛行軌跡。|Photo Credit: NASA

科學家們古希臘和羅馬傳說中的「極北之地的盡頭」暱稱它為「終極遠境」(意即「比已知世界的邊界還要遙遠的地方」),官方名稱為「2014 MU69」。《華盛頓郵報》報導,它是開啟探勘這個未知地區的一扇門,其中可能包含有關地球如何形成的線索。

科學家們不確定「終極遠境」長什麼樣子,是隕石坑還是光滑,是單個物體還是群集,《美聯社》報導,可能是兩個相互緊密環繞的星體,直徑約15至20公里,但也可能是一個32公里長的單個物體。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莉西(Carey Lisse)比喻,「終極遠境」像是一個「烤過的馬鈴薯、小黃瓜,隨便哪一種,你選擇一個最喜歡的蔬菜。」圖下為新視野號傳回第一張飛掠「終極遠境」時拍下的照片。

打開太陽系的時光膠囊,但直到2020年才能看到全貌

《BBC》報導,「終極遠境」的數據非常珍貴,主要原因是,由於位置偏遠,太陽在這個區域如此暗淡,溫度僅比絕對零度(−273.15℃)高30 - 40。在深度凍結狀態下,化學反應基本上停滯不前,它可能完全保留在它形成的狀態。

另外,相較於「內太陽系」(包括了太陽、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古柏帶是相對穩定的天體,鮮少有星體之間的碰撞,加上「終極遠境」算是比較小的星體,不像其它比較大的星體,會重新加工它們的構造。

「新視野號」首席研究員、科羅拉多州西南研究中心研究員斯特恩(Alan Stern)說,「終極遠境」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是太陽系早期的遺產,可以提供其他行星起源的答案。「它處於極度冷凍狀態,因此仍完美保持其原來的結構。」收集到的數據,將有助於探索可虛假研究的早期太陽系的物理和化學環境,也能幫助科學家們了解太陽系外其它的行星系統。

科學家將打開探測船配備的7種科學探測儀器,蒐集「終極遠境」的彩色相片、電波、紫外線、太陽風、離子、宇宙塵等各項數據。不過,新視野號需要將近2年(20個月)的時間,才能將「終極遠境」所有數據發回地球。

斯特恩建議大家耐心等待。「這項任務一直是種延遲的滿足。它花了我們5年的時間建造宇宙船,13年的時間才到達這裡。」

NASA
Photo Credit: NASA

新視野號於2006年1月升空,經過9年長征飛行後,在2015年7月14日成為第一艘飛掠冥王星的太空船,人類首次一窺冥王星真貌,隨後它進入古柏帶,如果太空船狀況良好、美國政府也批准下一個階段的太空探索任務,新視野號將在古柏帶展開新的旅程。

「新視野號」將20個月內完成所有科學數據資料蒐集和傳輸,事實上,這艘無人太空船已於2006年1月發射,於2015年通過冥王星,並傳回史上最清晰的冥王星畫面,這次太空船距「終極遠境」近了3倍,更能貼近觀察星體表面。

「這是一個我們不會忘記的夜晚。」搖滾樂團皇后合唱團(Queen)的吉他手布萊恩梅(Brian May),除了是音樂人也是天體物理學家,為了紀念這歷史性的一刻,他特別錄製了一首新曲,以紀念太空船及其探索精神,隨著NASA進行模擬實況轉播時一同發布。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