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除了「陽光、沙灘、雷鬼樂」,加勒比海還有什麼?

除了「陽光、沙灘、雷鬼樂」,加勒比海還有什麼?
Photo Credit: Tiomax80@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加勒比海地區面對的發展問題殊不簡單,但是每當筆者與當地政府與人民接觸時,便感覺到他們性格中樂天、對生活感恩的基因。

文:林鈞浩(世界主義、人道主義者、熱愛探索文化及知識。本科畢業後到印度及中國貴州照顧孤兒及農村發展工作。英國約克大學深造時,研究過波斯尼亞及阿富汗戰後的發展。戰後重建碩士畢業後,從事國際人道救援工作。2017年離開職場與太太圓夢遊歷了十多個求學年代便想征服的歐亞國家。現為國際組織加勒比海辦事處主管)

「加勒比海除了陽光與海灘、遊輪、雷鬼音樂(Reggae,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什麼?」這是當筆者在2018年6月開始在千里達及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工作之前,身邊家人和朋友最常問的問題。

來了半年,從當初只負責風災重建工作,到後來成為辦事處主管,自然對這個地區的了解越來越深,自覺有種責任,讓更多人對這個地方有更多更立體的認識。其實,這加勒比海地區是一個多姿多采,值得東亞人多了解的地方。

加勒比海地區包括七百多個海島。雖然從地緣政治上,更容易被看成是一個整體(加勒比共同體〔CARICOM〕是類似歐盟的區域性組織),但其實本身還是充滿差異性。這裡約30個政體(Political Entities),大部份是主權獨立國家(如:古巴、海地、千里達和多巴哥),然而亦有不少是歐洲國家的屬地,如:波多黎各(Puerto Rico)是美國屬地、瓜德羅普(Guadeloupe)是法國屬地、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是英國屬地、阿魯巴(Aruba)則是荷蘭屬地。由於主權性質不同,官方語言也因此不一。筆者在千里達使用英語毫無障礙,但是600公里以外的瓜德羅普則以法語為主。

此外,加勒比海地區政體的人口數量亦充滿差距。最大的國家古巴,人口超過1100萬人;最小的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aint Kitts and Nevis),人口只有5萬5000人;相差差不多200倍。

RTSZGTR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雖然加勒比海地區內部存在不少差異,但是內部的發展問題還是有一定的相似。其中之一,是由於地理氣候的影響,每年5月初至11月底的風季,對基礎設施較弱的國家構成極大威脅。2017年9月前後14天內,2個5級颶風(艾瑪〔Irma〕及瑪利亞〔Maria〕)肆虐了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 、多明尼加(Dominica)、古巴等數個國家。安提瓜的巴布達島(Barbuda)及多明尼加全國超過80%的房屋受損,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而2018年風季,前後共計約有5個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s)及颶風(Hurricanes)威脅加勒比海國家,所倖影響不大。

除了颶風帶來的威脅,加勒比海地區人民還面對健康衞生的挑戰。因為貧窮、性交易、毒物使用等情況,該地區是全世界愛滋病HIV/AIDS感染率第二高的地區(僅次於撒南非洲)。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加勒比海地區2018年約有31萬人感染愛滋病。此外,加勒比海地區過去幾年亦是茲卡(ZIKA)、黃熱病等傳染病風險地區。

另外,南美國家委內瑞拉(Venezuela)近年面對的發展困境,也直接影響加勒比海國家。由於千里達和多巴哥與委內瑞拉兩國陸地最接近處只差11公里,自然成為希望尋找新生活的委內瑞拉人選擇前往的國家。據報現時約有4萬名委內瑞拉人居住在千里達(全國人口約130萬,佔3%)。部份委內瑞拉人生活條件比教艱困,需要住房、食物、衞生的援助。國際紅十字會等國際組織已發出國際呼籲,希望國際社會施予援手。

雖然加勒比海地區面對的發展問題殊不簡單,但是每當筆者與當地政府與人民接觸時,便感覺到他們性格中樂天、對生活感恩的基因。或許這價值觀是解決他們生活和生存問題最大的本錢,也值得生活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們參考。踏入2019年,國際發展組織、區域性政府組織將繼續與加勒比海各國政府合作,致力改善各國的發展條件,完善國家制度及增加社區的能力,使這些國家繼續向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邁進。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