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全球2019跨年:巴黎怕「黃背心」再起,紐約時代廣場卻由「媒體人」倒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萬眾矚目的跨年晚會,媒體將由報導者變為重要的「倒數」嘉賓,負責啟動「降水晶球」儀式,主辦單位表示,因為2018對美國新聞業是罕見的「血腥年」。
2019年到來,全球各地將在今年最後一天狂歡慶祝,從日本的寺廟敲鐘、紅白歌合大賽;曼谷、柏林、新加坡和倫敦等地耀眼的煙花秀,都將吸引巨量人潮,而值得特別注意的則是,每年吸引百萬人潮的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跨年,今年邀請的「倒數嘉賓」是許多媒體從業人員,為了表達「新聞自由」的意涵。
日本跨年敲鐘,少不了紅白歌唱大賽
《中央社》報導,日本跨年有些民眾一邊吃年夜飯、蕎麥麵,一邊收看日本放送協會(NHK)跨年節目「紅白歌唱大賽」,快跨年時,有些人會前往寺院參拜,聆聽寺院108聲鐘響。

近年來,號稱「全球最繁忙的十字路口」的澀谷十字路口成了年輕人跨年「名所」。日本年輕人過節慶像萬聖節,也愛到澀谷十字路口一帶表達歡慶心情,警方嚴防熱情民眾嗨到脫序,動員大批警力、警車戒備。
今年還有美國拳王梅韋特(Floyd Mayweather Jr.)這次將在東京郊外的一場擂台上,對壘日本格鬥技新星那須川天心(Tenshin Nasukawa),以別開生面的方式為日本帶來特別的跨年夜。
巴黎黃背心餘波盪漾,跨年維安升級
今年法國「黃背心」運動在12月初掀起法國數十年來罕見的嚴重街頭暴力,雖然抗議人數已減少,仍有反政府的黃背心示威人士打算在香榭大道(Champs-Elysees)發起抗爭,政府對維安仍不敢大意。

香榭大道、凱旋門、托卡德洛廣場(Trocadero)、艾菲爾鐵塔及戰神廣場(Champ-de-Mars)在31日周邊都要管制,行人進入香榭大道前要接受隨身行李檢查,也可能搜身,禁止攜帶武器,假的也不允許。另外,煙花等爆裂物、酒精飲料、玻璃瓶飲料也在禁止攜帶之列,但管制區內的酒吧或餐廳會提供酒精飲料助興。
紐約時報廣場倒數,媒體人當嘉賓
《中央社》報導,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萬眾矚目的跨年晚會,媒體將由旁觀的報導者變為重要的「倒數」嘉賓,主辦單位表示,2018對美國新聞業是罕見的「血腥年」,由媒體人當嘉賓,邀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等媒體高層與記者擔任特別嘉賓,接近午夜時登台,一同按下跨年倒數60秒的水晶球降落按鈕,意在力挺新聞自由,希望新聞業前途更光明,記者面臨的攻擊減少,避免新聞從業人員處境日益危險。
《路透社》報導,「時報廣場聯盟」(Times Square Alliance)總裁湯普金斯(Tim Tompkins)表示,主辦單位今秋討論應由誰於午夜前啟動跨年的降球儀式時,聚焦兩起攻擊事件。
一是沙烏地阿拉伯籍的美國居民、「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專欄作家卡舒吉(Jamal Khashoggi)遇害案。卡舒吉今年10月命喪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沙國領事館。二是今年6月,馬里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Annapolis)的「首都報」(Capital Gazette)編輯部慘遭槍擊案,當時5名員工罹難。
湯普金斯受訪時表示,一整年看下來,這些都屬大事,「時報廣場本身就是終極殿堂和公共空間。」他也特別指出,時報廣場是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命名,而降球傳統也是由紐時發行人歐克斯(Adolph Ochs)1907年所發起。
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執行長賽門(Joel Simon)表示,時報廣場聯盟因察覺「新聞業與記者尤其受到威脅,記者的角色也受到質疑」,而與他們聯繫。
賽門指出,每到跨年夜,他通常在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的白山(White Mountains)與妻子一同玩拼字遊戲度過,但今年他將與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一同站在時報廣場慶典的鎂光燈下,於午夜前一分鐘啟動降球儀式。
屆時還會有數名美國國內外媒體的記者登台,包括國家廣播公司(NBC)主播何特(Lester Holt)、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全球事務首席記者拉達茲(Martha Raddatz)、華郵「全球觀點」(Global Opinions)編輯阿提亞(Karen Attiah)。阿提亞一年前延攬卡舒吉進華郵,自從卡舒吉遭遇不測以來,外界要求沙烏地交代事件始末,阿提亞也是力促沙國解釋卡舒吉下落的主要人士之一。
泰國跨年 河畔煙花秀吸百萬人目光

泰國觀光局今年在曼谷湄南河畔與商場合辦跨年倒數晚會,將施放號稱泰國史上最長與最盛大的煙花秀,預計吸引百萬人觀賞,在湄南河(昭披耶河)畔施放。
除了煙花秀,北部的清萊(Chiang Rai)、東北部的那空帕儂(Nakhon Phanom)、中部的叻丕(Ratchaburi)和南部的沙敦(Satun)等地都有跨年傳統音樂和舞蹈等表演。
倫敦眼炫目煙花秀 泰晤士河畔迎新年
跨年聖地英國倫敦將在泰晤士河畔倫敦眼(London Eye)的炫目煙花秀中迎接2019,煙花秀9月底開放售票,數萬張票搶購一空。

泰晤士河畔及河面上31日晚間都將擠滿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欣賞萬發煙花照亮夜空。英國廣播公司(BBC)實況轉播。去年煙花秀達12分鐘,發射約萬發煙花。倫敦另一知名景點「大笨鐘」目前在維修期,平時消音,但跨年會特別敲響報時,迎接2019年到來。
新加坡濱海灣 跨年炫麗奪目

新加坡濱海灣慶跨年預估50萬人參與,欣賞7分鐘煙花表演。此外,從26日到31日在富麗敦酒店、魚尾獅公園與藝術科學博物館等遊客聚集地點,都有以「築夢未來」為主題的投影燈光秀。
柏林跨年晚會 數十萬人狂歡

在柏林市中心,從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到勝利女神柱(Siegessaeule)、全長2公里的廣場,每年都會舉辦跨年狂歡晚會,現場有樂團助興,吸引數十萬人參加,是德國規模最大的跨年活動。
尼加拉大瀑布煙花秀 加國盛大跨年

加拿大多倫多跨年活動少不了煙花,鄰近的尼加拉大瀑布煙花秀吸引各地人士,堪稱全加最盛大的免費跨年活動。多倫多市府前廣場(Nathan Philips Square)是人潮最多也最盛大的跨年晚會地點。今年跨年除了煙花與冰上派對,還有DJ及現場音樂表演。
Tags:
超越運動場上的勝利,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運動競賽中,總有站上頒獎台、榮獲金銀銅牌的高光時刻,但每每在賽事裡,即使遭逢意外受傷,仍要堅持運動精神、完成比賽的運動員們,也值得獲得全場觀眾們的熱烈鼓掌。場外勿以一時成敗論英雄,成功應由運動員自己來定義。如同Nike秉持Just do it的精神!鼓勵大眾全力以赴、放手一搏,何謂成功?將無所定義!

0.03秒,對日常生活中的你我,可能只是一個彈指的瞬間;解鎖手機的指尖滑動,可能都遠多於這剎那。但對於2023年成都世大運游泳賽道上的台灣選手王冠閎來說,這卻是奪得金牌或銀牌的差距。在200公尺蝶式的決賽中,與日本選手寺田拓未僅有0.03秒的差距,王冠閎以1分55秒69的成績奪下銀牌,也為接下來的亞運增添信心。無關排名,王冠閎在賽事中的全力拼搏,更值得所有人鼓掌喝采。事實上,從甫落幕的世大運,到即將登場的2023年杭州亞運,甚至延續到眾所期待的2024年巴黎奧運,贏與輸或許是運動場上寫實的成功象徵,但無論是否如願奪牌,展現竭盡所能對勝利渴望的運動員,或許更值得人們的尊敬與鼓勵。
個人的成功 需要時間來累積

逐漸受到國人關注的田徑場上,陳奎儒肯定是引起熱議的體壇新星。在2017年台北世大運的男子110公尺跨欄項目中,跑出了13.55秒的成績,不僅奪得銀牌,更打破全國紀錄。隔年2018雅加達亞運再以13.39秒紀錄突破自己樹立的全國紀錄,睽違48年由台灣選手拿下男子110公尺跨欄銀牌。但你可曾想過,幼年時的他曾需穿鐵甲衣、輔助器來協助正常行走。
陳奎儒身旁的訓練團隊成員們,總是會給予他「一直很努力地在進步」的評鑑,他也曾在媒體訪問中說道:「從小到大我都不是最好的,因為不被看好,所以每次我都想做到最好。」如鐵一般的意志,逐步精進、超越輸贏,達成看似不可能的目標,讓陳奎儒終能踏上東京奧運的最高殿堂,與美國、牙買加的頂尖選手們同場競爭。

「雖無法改變家庭環境,但我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拳擊甜心黃筱雯,從小父母離異、父親更多次吸毒入獄,仰賴爺爺開計程車扶養長大,接觸拳擊運動後,靠著自己的雙手,擊敗原生家庭的束縛,扭轉自己的命運,在東京奧運一舉奪銅,在2023年世錦賽更拿下第二面金牌。
無論在田徑場、拳擊場上的運動員們,即使有場邊教練與支援團隊的陪同,仍是需要一人扛起身心靈的龐大壓力。成功絕非一蹴可及,一時的輸贏並無法定奪每一位運動員的成就,因為往往在跌倒之後的重新邁步前進,步伐會更加地堅毅有力,運動員背後的故事也將更加的立體、鮮明而耀眼。
大我的勝利 不受限於運動場上
近年來,從持續吹起熱血旋風的HBL高中籃球聯賽,以及2023年成都世大運中華男籃締造隊史新猷的第11名佳績,加上赴日參加世界大學籃球系列賽,擊敗美國NCAA一級球隊與地主日本白鷗大學球隊的政大雄鷹籃球隊,再看到因COVID疫情睽違三年重啟的威廉瓊斯盃籃球邀請賽上,中華藍和中華白兩隊的拼搏表現,都讓台灣民眾們重拾起對於籃球運動的熱愛。在球類運動的團隊項目裡,成敗或許會因個人如英雄般的表現而影響輸贏,但藉由團隊凝聚眾志成城的力量與態度,更可讓球隊中的每一位球員都互相砥礪與交互成長,所展現出共好、共榮的團隊精神遠比隊伍能否奪牌的成果還更值得我們感動與學習。

另一方面,步出競技場外,運動員也能夠在社會中發揮其影響力,藉由不同方式來啟發更多新世代,感受運動的正向力量,進而創造更好的社會良性互動,這何嘗不也是一種運動的勝利呢?空手道競技場上的「小清新」文姿云,就曾在Nike與Teach For Taiwan團隊的邀請下前往花蓮,陪伴當地8所偏鄉小學的62位學童們,擔任一日老師,親自寫教案、帶領學童們上課、進行分組競賽,而文姿云也希望透過個人對於空手道運動的執著及拚勁,讓更多孩童們能體驗運動精神的重要性,進而對自我人生產生更多的決心與動力。
而身為中華男籃主控的陳盈駿,如同他控球後衛的角色,在籃球場外更是完美的詮釋「分享」的精神。陳盈駿攜手Nike,以他的生活口號「Have a nice Ray」,走訪偏鄉從事公益活動,透過籃球運動,教育基層孩童,更分享身為籃球運動員會面臨的挫折與挑戰,鼓勵偏鄉孩童勇於挑戰自己不設限。讓運動的成功定義不僅侷限場上的勝負,反而將運動的精神扎根全民心中,亦是一種廣義的勝利。
屬於未來的勝利,全世界共享

透過運動所彰顯出的成功,更可能是屬於全人類的。馬拉松界知名的Breaking 2計劃,就是一項無關世界排名與競賽輸贏的範例。挑戰人類在體能上的極限,當那1:59:40的紀錄終於達成,勝利並不僅屬於Eliud Kipchoge一人獨享,而是全人類共同努力的成就。
文化上的成就更可以透過運動的表現形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23年9月即將舉行的第19屆亞運,首度將Breaking(霹靂舞)列入正式競技比賽項目,同時亦將於2024年首次登上巴黎奧運,體壇人士更積極倡議將其延續至2028年洛杉磯奧運。目前正努力進行亞運培訓的台灣Breaking(霹靂舞)國手孫振就曾表示:「正因有著長達50年的嘻哈文化來支撐,才能孕育出Breaking如此獨特的競技舞蹈,進入奧運殿堂。」

更多女性投入運動領域的未來,也是全球體壇發展上的一大成功。身處變革最前線的全球女性,正重新定義著運動的意義,Nike全球女性品牌副總裁Liz Weldon曾說到:「在過去的50年裡,我們在展現了反叛精神的同時,也引領著進步的方向—Just Do It。我們一直鼓勵世界各地人們只管放手去做。」女性透過競技體育、健身等不同形式的運動,為體壇注入一股充滿靈魂、齊心團結,以及不受框架約束的感動。無分性別族群、人人皆能動起來的下一代,相信必將是運動的一大成功。

運動場上的贏與輸或許是運動成就的光與影,但頒獎台上的光榮僅僅只是一位運動員生涯的驚嘆號。但背後無數動人的運動故事與運動員展現的不服輸的精神,是一個接一個的逗號與未完待續。正如Nike持續支持各領域頂尖好手追求卓越,秉持Just Do It的精神,鼓勵運動員放手一搏,成就屬於自己定義的成功。
漫畫設計:劉若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