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五星旗是言論自由?你知道德國為什麼發展出「防衛性民主」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民主是我們的最高價值,那我們就應該用憲法的民主原則來排除他們參與政治的權利,而不是一昧地強調所有人都有參政權、所有意見都享有言論自由,這些未經思考、不了解民主脆弱的語言,最容易被有心人士用來傷害民主。
監察委員陳師孟建議行政院可依《國安法》來禁插五星旗,不意外又引起一堆反彈聲浪,如果這些都是威權支持者就算了,但更慘的是,有些相信民主價值的人也在說這是侵犯言論自由,應該要保護那些舉五星旗的人的主張跟權利。
不懂的事情真的不要講,否則一步步把自己賣了都不知道。
要拿言論自由說嘴前,請先記得,民主是言論自由的前提,唯有民主政體的人民才能擁有較完整的言論自由。而民主政體並不是多數人想怎樣就怎樣,民主也有一定的範圍,幾乎民主各國都有的最明顯限制就是如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規定的「民主共和國原則」,也就是施行民主的第一個原則就是,無論如何,都必須維持民主政體。
在兩岸關係上,任何人都知道所謂的一國兩制是不可能的,看看西藏(圖博)、新疆(東突厥斯坦)跟香港,當你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就是要接受獨裁跟威權、就是不可能擁有民主。因此,基於民主共和國原則,主張統一的政治人物、政黨或是公投題目,根本不能是這個政體下的選項,因為一旦選擇他們、接受了統一,我們就無法維持民主政體。

這不是單純的「就算投票我們也不會輸」、「正義、真理、民主必勝」,不是這樣的,如果民主價值是我們共同相信、不能動搖的最高價值,那會撼動民主的人、黨或公投,就根本不能是投票的選項,這樣才是真正保護民主的底線。
這也是德國在經歷納粹黨的希特勒,透由民主掌權而成為獨裁政體,進而發動二次大戰的慘痛教訓後,衍生出來的「防衛性民主」概念,再給德國人一次機會的話,希特勒連選舉資格都不會有。
德國憲法法庭在2017年有過類似的判例,德國聯邦參議院申請對「德意志國家民主黨」宣告違憲解散,因為該黨的各項活動及倡議,如:拒絕非德意志族群參與、要求廢除代議政治、公開宣示對納粹領導人物的認同等等,都再再顯示出該黨對自由民主基本秩序的不尊重。
根據〈德國聯邦基本法第21條第2項〉:「政黨依其目的及其黨員之行為,意圖損害或廢除自由、民主之基本秩序或意圖危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存在者,為違憲。」德國憲法法庭受理了這項申請。不過,他們最終判決該黨無須解散,但不是因為破壞民主不用懲罰,相反的,法院譴責了這個政黨,只是因為法律上「意圖」這個要件上不成立才宣布無須解散。

在法院的新聞稿上指出,受理廢除一個政黨的申請,並不是要禁止特定觀點或意識型態,而是這個政黨確實以實際行動威脅到自由民主基本秩序。德意志國家民主黨的確追求廢除民主,但沒有指標顯示該政黨有機會成功(在聯邦議會709席中,他們沒有拿到任何席次),從而也沒有辦法主張它有構成憲法上違憲政黨的「意圖」這一要件。
簡單來說,就是法庭認為這個黨是傷害民主的,如果付諸實行的話絕對是違憲,但這個黨太弱了,根本沒有辦法對民主造成威脅,因此它更像是個體的、可以被保障的言論,而不像是集體的、需要被禁止的行為。
透過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知道,民主並不是漫無邊際的,民主的邊緣就是民主本身,當有人或政黨確實傷害了民主、甚至有可能推翻民主時,他(們)傷害民主的行為舉止跟言論,就不再受到民主之下平等參政權的保護。
就像是讓殺人犯坐牢一樣,我們並不是剝奪他們所有的公民權利,而是如果民主如同生命一樣,是這個社會共同相信的基本價值的話,那當這個價值被傷害,就要有相對應的處置方式,絕不是毫無限制地保護他們的權利。如同,你不能主張人都應該享有人身自由,就說殺人放火都不用關,民主也是,你不能主張人都享有參政權跟言論自由,所以就可以藉此任意傷害民主。
回到台灣,有可能傷害甚至顛覆民主的途徑就是兩岸統一,所以當某個政治人物或政黨把人民往統一的方向帶去時,我們都應該有所警覺,只是通常他們都把話講得很模糊。
以國民黨為例,雖然在2015年把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納入黨綱,但除了洪秀柱等少數人敢直接說「一中同表」(也就是兩岸同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多數國民黨依然喊著虛偽的「一中各表」,即使連他們自己都知道,中華民國根本不可能去統一對岸成為那個「一中」。

所謂九二共識,無論各表或是同表,都是對中國下跪投降的意思,但透過這樣模糊的話術,就會造成判定是否「意圖統一、違反民主原則」的困難。
這是一個從紅到藍的光譜,也許對馬英九、吳敦義、韓國瑜等人會有判定困難,他們雖然跟中國親近,但你較難有確切證據證明他們是在促統還是用了錯誤的方式拚經濟;可是,最紅的如同新黨、洪秀柱、統促黨、愛國同心會,還有那些大搖大擺拿著五星旗在台灣搖的,擺明了就是要利用民主自由讓台灣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
如果民主是我們的最高價值,那我們就應該用憲法的民主原則來排除他們參與政治的權利,而不是一昧地強調所有人都有參政權、所有意見都享有言論自由,這些未經思考、不了解民主脆弱的語言,最容易被有心人士用來傷害民主。
你可以讓民主之下的人民選擇藍綠,那是因為藍的不好,下次你可以換綠的,這就是民主的可貴;但你可以讓人民選擇統獨嗎?難道當你發現統一不好時,你還有辦法選擇獨立嗎?不,你沒有辦法,跟中國統一是沒有回頭路的,屆時,我們已經萬劫不復、哭叫無人。
最新發展: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