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民進黨正面臨「信任崩壞」的危機,許多中間選民越發覺得在清廉上「藍綠都一樣」,統獨上獨派認為民進黨不夠獨、統派認為兩套標準,支持維持現狀的又無法被現有論述說服,信任感一崩潰,那是講什麼都成謊言了。
過去我曾是國民黨的支持者,所以我很了解國民黨的支持者角度的切入點,民進黨這次會輸得這麼慘,除了中央執政不利的原因之外,我認為最大的原因,還是出在泛綠的論述,完全無法打進泛藍,甚至在今年已經完全失去了中間選民的支持,而只剩下同溫層的支持。
然而這個問題,是泛綠在同溫層內根本感受不到的事實。
深綠跟急獨派最擅長的選舉操作,就是立一個假想敵,並且建立打倒假想敵的原因,然後以仇恨跟敵對的語言做發動,並訴求如果不站在一起的人就是政治不正確者,利用群體的同儕效應,來讓泛綠同盟逐漸影響同溫層向外擴張。這個戰術在過去國民黨黑金時期的時候十分有效,民進黨確實靠著這樣的戰術,逐漸拉到不少對黑金政權厭惡的民眾,可是這個對國民黨黑金政權、殺人政權的印象跟描述,已經逐漸隨著兩個點而淡化。
第一個點就是台灣的民主化與民進黨兩次輪替上台執政;第二個點就是民進黨屢屢爆出弊案,讓許多中間選民跟泛藍有了不信任民進黨政權的原因,泛綠一定無法想像,阿扁的貪汙在泛藍族群當中,有多深化民進黨的貪腐印象,現在民進黨屢爆慶富案、大創案、台鐵等,這些案子在泛藍族群中,早已深深抵銷對國民黨黑金政權的描述。
選民覺得「藍綠本質一樣」,自然會用選票懲罰「執政不利」
泛綠有一個最大的麻煩點,就是深綠跟急獨派的音量發聲非常大,再加上深綠、急獨派也確實掌握了很多政治上的主動,比如白綠分手。大家會發現,泛綠同盟裡面主張走中間路線的聲音其實是勢單力薄,而深綠急獨派的音量,卻是又大又廣,這讓許多泛藍同盟跟中間選民感受到一件事情:民進黨是深綠急獨派當家作主,或者深藍或泛藍也會簡化認為,深綠急獨派就代表了民進黨,所謂的淺綠已經不在民進黨中了,在柯文哲的白色裡面。
換句話說,白綠分手所造成對民進黨最大的衝擊,是印象上民進黨沒有辦法讓大家覺得民進黨有走中間路線的能量,獨立建國、深化台獨、激發仇恨對立、檢討台灣價值等等種種,這些能被貼上對立的標籤,已經在泛藍同盟中固定下來,想擺脫也擺脫不掉了。
所以你們會發現,哪怕是什麼泛綠粉專在述說那些泛藍不正當的想法時,這些傳播力量傳達不到泛藍同盟中,他們看到也只是笑一笑,就當你網路新聞、網路笑話看一看,你講什麼中天新聞雙重標準怎樣怎樣,這些都沒用,因為雙重標準最大的,就是民進黨,而泛藍同盟裡面只要不斷的告訴大家,民進黨就是那一個最大的雙重標準的標的。
再來,民進黨只要不處理慶富案,不管你要怎樣講國民黨是黑金復辟,都無法打入泛藍同盟,因為他根本就覺得你民進黨黑金政權,當然,他也了解國民黨是黑金政權,但他要換上國民黨就是因為你做不好,這個是無論你想怎樣論述,都是無法扭轉泛藍同盟的整群大觀感,所以民進黨無論做什麼小改變小花招,都沒辦法讓他起死回生,除非他願意在根本性上處理這些弊案。
不處理,別說泛藍同盟就當你是黑金政權,更還有一堆泛綠也這麼看待你。

民進黨「維持現狀」的論述,已經失去了說服力
台灣的幾次輪替,對選民而言有如破解了民進黨深綠的台獨論述,就讓許多中間選民跟泛藍,都不認為民進黨的台獨論述有正當性,當然這是角度的觀察切入點不同,但是如果泛綠永遠都無法正視這個事實的話,你會發現你講的話,都只能在你的同溫層中流傳,只能讓同溫層點頭,但比人頭比人數,會輸就是會輸,這就是政治現實。
民進黨如果想要力挽狂瀾,就該認清楚你的政治現實:你知道你的整體形象已經讓泛藍認為你完全沒有泛綠淺綠了嗎?你知道泛藍深藍,覺得民進黨就是台獨,就是急獨,就是深綠這些人在把持在決定嗎?
當整個民進黨甚至整個泛綠都套上這一層色彩,你說你是中間路線的維持現狀,那已經是一個天大的謊言了,中間選民在2020年一定會用選票強力來回應你;當你用仇恨發動去追殺白色力量時,藍色同樣冷眼看待你,他會深深認為你狡兔死走狗烹,對你泛綠的評價是堅決不可信,民進黨說的謊言都不能相信,政見都是騙子,因為柯文哲是這樣的下場,那我們如果泛藍還傻到相信你,那我們不是天下最笨的傻子嗎?
白綠分手對泛藍來講,某方面象徵了民進黨的信任感,信任感一崩潰,那是講什麼都當你謊言了,我相信這個切入點,也是泛綠同盟所看不見的。
所以,我認為民進黨最該擔心的並不是掉了2020年的政權,而是如果這樣的標籤完全的套上去,以後民進黨的任何論述,只怕都難以再跨過半數,或獲得大多數民眾信任,民進黨該擔心的絕對不是眼前的2020大選,而是那一個永久,跳進哪條河都洗不清的形象。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