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寶石文化:除了代表神聖權力的皇冠,呈獻新王的「五大御器」象徵什麼?

泰國寶石文化:除了代表神聖權力的皇冠,呈獻新王的「五大御器」象徵什麼?
Photo Credit: Wikipedia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此得知,泰國十世王雖已在法律意義上「繼位」,但仍須完成文化意涵上的「加冕」(ราชาภิเษก)及「登基」,方被泰人視為完全意義上的新任君王,才有資格使用「陛下」(/ฝ่าพระบาท)之尊稱。

2019年1月3日泰國「世界日報」頭版刊登頭條「十世王將於5月5日加冕大典」,根據報導,泰國皇室宮務處公告指出,加冕儀式將舉行3天,包括國王加冕、頒佈國王和各王室成員封號等,報導中也介紹,「瑪哈哇棲拉隆功(也稱哇集拉隆功)國王生於1952年7月28日,為拉瑪九世蒲美蓬陛下和詩麗王后殿下的獨子。在蒲美蓬陛下於2016年10月駕崩之後,當時爵位為皇儲殿下的瑪哈哇棲拉隆功於當年12月接受國家立法議會主席的奏請繼位,成為泰國拉瑪十世王,在循慣例舉行加冕典禮之後,將能正式稱其為『陛下』。」

由此得知,泰國十世王雖已在法律意義上「繼位」,但仍須完成文化意涵上的「加冕」(ราชาภิเษก)及「登基」,方被泰人視為完全意義上的新任君王,才有資格使用「陛下」(/ฝ่าพระบาท)之尊稱。

450px-King_Rama_IX_being_presented_with_
Photo Credit: Wikipedia
拉瑪9世王登基加冕典禮

「加冕」是歐洲君主制度的概念。歐洲皇室君主登基,需要最高宗教領袖(如梵蒂岡的羅馬教皇、新教大主教或東正教大牧首)親手將王冠加戴君主頭頂,以示「君權神授」。泰國是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國家,迄今宮廷內仍保留許多婆羅門教信仰與儀式,其中加冕典禮上是由婆羅門祭司將象徵君權的「五大御器(เครื่องเบญจราชกกุธภัณฑ์):皇冠、寶劍、權仗、金扇與金拂塵、寶履」親手呈獻新君,並以「皇冠」代表至高無上的神聖權力與絕對地位,整個儀式象徵國王成為毗濕奴神(พระวิษณุ)的化身,以達「君權神化」的目的。

เครื่องราชกกุธภัณฑ์
Photo Credit: kingprajadhipokstudy
五大御器(เครื่องเบญจราชกกุธภัณฑ์)

皇冠藉由金銀寶石彰顯權力與地位

皇冠一般分為三類:1. 加冕皇冠:加冕典禮用的皇冠,只有在君王加冕時自行戴上或由教會主教加戴;2. 王冠:君王平時所戴的皇冠,象徵至高無上之權力; 3. 后冠:皇后所戴皇冠,彰顯其尊貴的身份地位。

皇冠是王權的象權,因此常被籠上一層神秘色彩,而國王(王后)的皇冠當屬最奢華的寶石飾品,甚至可說是國力的代言,因為各國君王會從全球或全國境內蒐羅珍稀珠寶,亦會毫不吝惜地用以打造皇冠,使其成為最珍稀的珠寶集合載體,亦是當代最精湛的工藝技術表現。

王后詩麗吉
Photo Credit: XiengyodCC BY SA 3.0
泰國九世王后詩麗吉后冠

珍貴的彩色寶石向來是皇冠上不可或缺的裝飾焦點,頂級工藝家藉由人類賦予不同寶石的非凡氣質,如鑽石的「高貴」、祖母綠的「優雅」、紅寶石的「熱情」及藍寶石的「清澈」等意涵及魔幻想像,加以精心組合鑲嵌在皇冠之上,以昭示君王的權力與地位。呈現泰國傳統三界宇宙觀的九層寶塔式加冕皇冠,是由純金、各類寶石及在冠頂鑲嵌一顆巨鑽打造而成,冠身高度51公分(不含耳飾15公分),重量7.3公斤,可謂名符其實的「國之重寶」。泰國國王徽紋(ตราสัญลักษณ์ประจำรัชกาล)即是以冠頂鑽石四射的17道光芒籠罩皇冠及圓形文織字母組成,象徵國王的崇高地位及絕對權力。

泰國九世王蒲美蓬國王徽紋 
Photo Credit: SodacanCC BY SA 3.0
泰國九世王蒲美蓬國王徽紋

泰國寶石的設計美學及意涵

泰人除喜愛金銀等稀有貴金屬飾品外,對於寶石的偏好則如同西方人熱愛色彩瑰麗、晶瑩剔透、堅硬耐久及可琢磨成首飾的單礦物晶體,例如鑽石、紅/藍寶石及祖母綠等珍寶,因為這些寶石經過特殊工法切割後,可以呈現不同造型及璀璨光芒,符合泰人心理追求炫目、張揚、誇飾、火彩及金光閃閃的民族性格及美學觀念。

泰人認為彩色寶石除具璀璨亮眼的裝飾美感外,並相信9類彩寶(แก้วนพรัตน์)可賦予佩戴之人獲得幸運及護佑能量,例如象徵太陽的「紅寶石」可以獲得成功,象徵月亮的「珍珠」可以幸福美滿,象徵火星的「藍寶石」可以聚集財富,象徵水星的「翡翠」可以帶來信心,象徵木星的「黃寶石」可招無窮魅力,象徵金星的「鑽石」具有強大力量,象徵土星的「綠寶石」可增慈愛,象徵天王星的「石榴石」可增健康長壽及象徵海王星的「瑪瑙」能防災避險等神秘效果。

泰國寶石運用的在地實踐

泰國除國王加冕用皇冠外,另有二頂同樣以黃金及寶石打造的皇冠:大皇宮玉佛所戴皇冠。泰國鎮國之寶-玉佛是由整塊翡翠雕塑而成,佛像膝寬48.3公分、高度66公分。依據泰國皇室習俗,每年3月(熱季)、8月(雨季)及11月(涼季)須由國王親自主持玉佛更衣大典(เปลี่ยนอาพรพระพุทธมหามณีรัตนปฏิมากร),為玉佛相應換上不同季節的皇冠及金縷寶衣,象徵全國季節的變換更替,其中熱季皇冠完全仿製加冕用皇冠打造,而雨季及涼季玉佛所戴皇冠則在冠頂改以紅寶石及藍寶石裝飾成火焰造型,同時三季不同的金縷寶衣及瓔珞配飾亦均以紅寶石及其他珠寶玉石裝飾,用以彰顯玉佛的神聖莊嚴意象。

(泰國十世王瑪哈哇棲拉隆功親自為大皇宮玉佛更換金縷寶衣)

1851年泰王拉瑪四世仿效歐洲騎士勳章精神設立「古典暨吉祥九寶勳章(เครื่องราชอิสริยาภรณ์อันเป็นโบราณมงคล นพรัตนราชวราภรณ์)」。此等勳章限量27枚且限制受勳人必須為佛教徒,它是泰國頒予王室成員及對國家有特殊貢獻人士之最高榮譽象徵,也是泰王加冕典禮時所需佩掛的一款勳章。

這款勳章鑲嵌9種彩色寶石,各自代表不同意涵,例如「鑽石」象徵偉大、勝利及財富,「紅寶石」代表成功、長壽及幸運,「綠寶石」意寓勇氣與安全,「黃寶石」表示魅力和氣質,「石榴石」則是健康及長壽,「藍寶石」具有博愛、仁慈與富有,「珍珠或月光石」象徵純淨、和平和快樂,「黃晶或鋯石」則是財富與成功,「貓眼石」即表神佑及護衞心靈等意涵。泰人將傑出人士應具備的人格特質與世間最渴求獲得的美好祝願,藉由不同寶石的色澤呈現,賦予其特定的象徵意義,以彰顯配掛勳章者的榮耀與地位。

古典暨吉祥九寶勳章
Photo Credit: Wikipedia
古典暨吉祥九寶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