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堅持「九二共識」,但李登輝説「沒有共識」,國民黨其他人又如何解讀?

蔣萬安堅持「九二共識」,但李登輝説「沒有共識」,國民黨其他人又如何解讀?
圖片設計:關鍵評論網 高嘉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982年,當時的中國主席鄧小平提出了「一個兩制」,時任總統的蔣經國就說,「任何期望中共允許臺灣與大陸統一後能保留單獨的社會經濟制度,是不切實際的。」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上週在政論節目中力挺蔡英文元旦談話的「四個必須」,並且對於習近平近日所定義的「九二共識」表態無法接受,引起熱烈討論。今(7)日,他又在臉書上發表聲明,說明自己承認「九二共識」,但不支持一國兩制,再度引起話題。

蔣萬安反對「九二共識」?「我反對一國兩制」

蔣家後代、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在1月3日播出的政論節目《年代向錢看》中指出,習近平對於九二共識的定義,等於否認了台灣主體性,同時,他也四度強調他認同蔡英文所說的「四個必須」。

  • 必須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存在的事實。
  • 必須尊重兩千三百萬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
  • 必須以和平對等的方式來處理我們之間的歧異。
  • 必須是政府或政府所授權的公權力機構,坐下來談。

主持人詢問蔣萬安,針對習近平說「九二共識,一個中國,一國兩制」如果他是總統、國民黨主席,會怎麼回應?蔣萬安立刻表示「絕對是無法接受」,主持人反問,「那你可以接受什麼?」蔣萬安說「我可以接受蔡英文那四個堅持,」蔣萬安甚至說,「蔡英文出來回應的時機是對的,我覺得是必須的。」

節目中蔣萬安也兩度表示,無法接受習近平說要跟各政黨團體的代表協商,因為這等於「否定了中華民國單獨治理的客觀事實,等於把我們的主體性否認......主權這個事情是不容退讓的。」

但他也批評,蔡英文沒有對於於九合一民進黨敗選提出任何檢討跟反省,也說他雖然向對岸提了四個必須,但沒有提到「具體的作法」,只是「文青式的口號」。

由於蔣萬安是蔣家後代,也是不少泛藍支持者寄予厚望的政治新星,他的這番話引起廣大討論,許多泛藍支持者批評他,身為蔣家後代,居然附和蔡英文這個台獨分子,甚至有人批評他「不孝順」、要他「想想你爺爺」,國民黨政治人物蔡正元也說他「涉世未深」。但同時,也有不少泛綠人士站出來讚許他,民進黨大老林濁水就在臉書表示,蔣萬安的說法值得讚許。

今天,蔣萬安在臉書上,針對他的立場,做出完整說明,他的臉書寫道:

  1. 我反對「一國兩制」,台灣不是香港,台灣多數民眾也無法接受一國兩制。
  2. 不論誰當總統,都必須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與存在。
  3. 「九二共識」確實存在,也是過去兩岸交流的基礎。如果沒有九二共識,過去兩岸是如何交流的?所以我無法接受蔡英文總統所說「台灣從未接受九二共識」的說法。

他並重申,如果蔡總統不接受九二共識、甚至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存在,請蔡總統拿出具體可行的兩岸論述出來,而不是永遠文青式的口號,對三年來的兩岸僵局拿不出任何辦法。

蔣萬安的臉書發言,又引起討論,部分蔡英文、台獨支持者批評他「轉彎」,認為蔣萬安在節目中說無法接受「九二共識」,但又發文稱「九二共識」確實存在,批評他自相矛盾。

不過在1月3日的節目中,蔣萬安所說的是,無法接受習近平所說的「九二共識,一個中國,一國兩制」。而在今日的貼文中,他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分開談,表示,他反對「一國兩制」,但「九二共識」確實存在,也是過去兩岸交流的基礎。

蔣萬安
Photo credit: 中央社

1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習近平對台灣發表聲明。聲明中提到,70年來,為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目標,產生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並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

對此,我國總統蔡英文以「四個必須」在當天火速回應,並強調「我們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根本的原因,就是北京當局定義的九二共識,其實就是一個中國,一國兩制。」

但其實「一國兩制」的說法在1992年以前就存在,「九二共識」也不是第一次掀起討論,國民黨重要政治人物針對「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都有各自的解讀:

蔣經國曾回應一國兩制:兩種制度不可能同時存在一個國家

《風傳媒》報導,1982年1月,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鄧小平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說法,他說,「在實現國家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1983年6月,鄧說臺灣不能 「完全自治」,「『完全自治』就是 『兩個中國』,而不是一個中國。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時任總統的蔣經國在1982年10月,就對美國《新聞週刊》記者批判 「一國兩制」:中共不守信用,任何期望中共允許臺灣與大陸統一後能保留單獨的社會經濟制度,是不切實際的。蔣經國說,中共不允許大陸人民有自由,卻允許臺灣人民有自由,這種想法太天真;大陸人民不能隨時向中共建議改革,卻允許臺灣人民將來隨時提出改革建議,簡直是幻想。

1984年5月,蔣經國也告訴雷根總統特使説,中共「曾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說法。兩種制度同時存在於一個國家中,是不可能的。」並以「三不政策」來回應鄧小平的「一國兩制」,三不政策也成為1980年代我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政策。

蔣經國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而1992年,代表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的台灣民間團體「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和代表中華人民共合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的大陸民間團體「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在香港進行會談,會談後,「九二共識」一詞正是在那之後出現。

李登輝:九二會談沒共識

九二共識簽署時擔任總統的李登輝,2011年就曾在臉書上闡述他對九二共識的看法,當時,他的聲明標題就是「九二會談無共識」,李登輝提到,1992年兩岸香港會談,當時我國國統會的實質主張是「二個政治實體」,因為中國無法接受「二個政治實體」的「各自表述」,所以九二會談才沒有「共識」,直到現在也沒有「各自表述」的「共識」。

李登輝更說,中國所謂的「九二共識」只有「一個中國」,根本沒有馬英九所說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他不知道「共識」在哪裡?馬總統如果要一再主張有「九二共識」,請他先說明中國是否已經同意「各自表述」,並應要求中國政府公開宣示,是否同意「各自表述」,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李登輝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馬英九:「九二共識」存在,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


“九二共識”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