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進化》:如果你有第三隻眼睛,你希望可以看到什麼

《思維進化》:如果你有第三隻眼睛,你希望可以看到什麼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類並沒有天生發現第三力的本能,大多數人對選擇的態度都是「一就一,二就二」的非黑即白。但只要打破這種非黑即白的思維牢籠,你會發現在生活中的許多事情,第三力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你回看某件事的發生時,你會發現第三力能帶來許多可能性。

文:楊大輝

我有無可能獲得成功?

這是人人都關心的問題。

但大部分人所知道的「成功因素」,不過是事實的局部而已,並不是成功的全部,因為沒有任何單一的因素是可以概括成功的過程的,你有熱情不代表你可以成功,你付出了全部也不代表你可以成功,你有夢想也不代表你可以成功,你堅持到底也不代表就能成功。

所有這些因素都不過是「成功因素之一」,是地圖裡的一小塊,是森林裡的一棵樹。

「成功因素」是個小石子,各種不同的小石子分別寫著「努力」、「創意」、「團隊」、「運氣」、「機會」、「產品」、「時間」、「性格」、「方法」……

而夢想是一個空瓶子,瓶子大小因人而異,把小石子堆滿了大瓶子就能達成夢想。每個小石子都重要,每個小石子都在扮演堆疊的角色,慢慢的將小石子都丟進瓶子,你就能完成夢想,獲得成功。

1
Photo Credit:4THINK

但這只不過是理想的藍圖,是完美的想像而已。現實中的情況要殘酷一些,是這樣的:

1
Photo Credit:4THINK

為什麼呢?

第一,大部分人並沒有具備足夠的「成功因素」,絕大部分的「成功因素」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培養的,換言之,所有的「成功因素」事實上都需要經過人為的生產。

第二,就算有了足夠的「成功因素」,大部分的人依然面對著另一項問題——無法準確的把小石子投入瓶子中。

這些被浪費在外的小石子有些是「時間」,有些是「機會」,有些是「努力」。有些是我們自己丟在瓶子之外的,例如,把「時間」浪費在無關痛癢的事情上;有的則是我們有心無力,來不及把握的「機會」,錯誤的「努力」方向。

然而,這一種描述依然不夠現實,不夠真實!我所理解的真實世界是這樣的:

1
Photo Credit:4THINK

第一,有些人連瓶子都看不見,有些人看得見,但看起來朦朧,有的人是因為還沒找到目標與夢想,有的則是在尋找途中,卻還未看見任何完成目標的入口。

第二,你不知道如何正確的運用自己的技巧把小石子投入瓶中,於是開始亂丟、亂拋,結果意外的打破了瓶子,放棄了夢想。

第三.你不懂得如何好好的瞄準,也不懂得衡量幾時該投入這個小石子,幾時該投入那一個小石子,讓整個瓶子鋪排得更完美。

第四,在你對著夢想的瓶子投石子時,所有其他人也都在投。你會受其他人影響,有些激勵了你,有些啟發了你,督促了你,他們分別給了你一些小石子,也有的從你身上拿走了一些小石子。然而,大多數情況,這些人都和你一樣,浪費了為數不多的小石子,面對和你同樣的困境。

這才是真實的世界,從「情感」上來看,它是模糊的,混亂的,甚至是殘忍的灰暗世界。

但你若試著思考,你或許能找到對的瓶子,抓緊機會,瞄準洞口,辨別意見,做對決策。

開始思考,你才能知道你還欠缺什麼石子,要怎麼製造石子,要如何投出這些石子。

只有持續思考,你才能看清這一世界,明白它的規律,發現它的可愛和有趣。

現實世界是殘忍而灰暗的,但在「思考」這一雙眼睛裡,這是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而專注於思維進化的人,就是一群堅信只要持續進化思考,就能夠更好地看清世界的人。

跳出死胡同

我曾經問過朋友一個古怪的問題:「如果你有第三只眼睛,你希望可以看到什麼?」

她遲疑了一下,回答說:「別人內心的真實想法吧。」

「為什麼呢?」

「呵呵,我也不知道,忽然第一個想起的就是這個……或許是為了更好的與人溝通吧。」

若能直接看到別人的真實想法,那的確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能力。市場上有許多的讀心術、肢體語言解讀等書籍都十分暢銷,這證明瞭許多人都期望能更清楚別人的真實想法。

但人們忽略了一點,問題其實從來不在於他們知不知道別人的想法,問題是就算他們知道了,也一樣解決不了問題。

舉個例子:一對夫婦晚上看電視,丈夫想看新聞,而妻子想看綜藝節目,但電視機就只有一台,兩人堅持己見,互不相讓,終於吵了起來。

試想,這時的他們難道不知道彼此要的是什麼嗎?當然知道啊!雙方都很清楚各自想看的節目,也都知道對方希望自己妥協,但有用嗎?衝突還不是一樣發生嗎?

如果只看到對方的想法,但看不見解決方法,那問題一樣還是解決不了。

朋友反問我:「那你的第三只眼睛看得見什麼?」

我說:「可能性。」

被譽為20世紀的達摩的喬治.葛吉夫(George Gurdjieff)創建了一個名為「第四道」的哲學體系,其中有一個很實用的哲理,稱作「三力一體」,其假設世間萬物都存在三力一體的作用。

明白這哲理對思考和解決問題是有極大的幫助的。

什麼是三力?

簡單來說,三力的第一力叫「積極力」,是你想達到的目標。而第二力是積極力的對立面「消極力」,是你達到目標的對立因素,障礙。

現在,回顧剛才那對夫婦的爭執,丈夫和妻子各自都有本身的「積極力」,他們眼中的對方相對的都是「消極力」,兩人都想用自己的力量控制對方。

男的方法或許是講道理,以讓自己的「力」更大,女的則可能用委婉的方法逼迫,用情緒來加強自己的「力」,兩人表面上是為公平而爭執,暗地裡其實雙方都想讓對方附和自己,想讓自己的「力」大於對方,並獲得主控權。

兩種力碰撞造成的結果只會是互相抵觸碰撞,一方面的施壓只會讓另一方更大力的反彈,碰撞的結果是兩夫妻開始了爭吵,最後兩人都不再有心情去看什麼節目,什麼事情都沒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