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位「紅色高棉」倖存者的家族故事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位「紅色高棉」倖存者的家族故事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美國大學畢業後的黃良,於1995年25歲那年回到柬埔寨,得知她有20多名親人被「紅色高棉」屠殺,這個令人震驚又痛苦的體悟,讓她決定為自己的家鄉與正義獻身。

文:陳美儒(親子教育家、名作家)

很少有一本書從首頁到卷末,始終一直緊緊地吸引我的閱讀視線;每一字每一行每一段落,讀來是如此震懾我的心扉;顫動顫痛甚至無法抑遏地落淚,卻讓我欲罷不能地追逐那每個遭遇的情節。

本書作者黃良出生於1970年,柬埔寨金邊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家中孩子3男4女,她排行第6。

1975年4月,當波爾布特的共產黨執政,扳倒了朗諾政府時,在全國開始實施大規模社會改造,屠殺知識分子、廢除貨幣交易、搗毀學校、宣布婚姻制度無效,不允許宗教存在,把僧人趕出廟宇,逼他們從事農工勞動。

1975至1979短短不到四年,柬埔寨全國充滿種族滅絕、飢荒、酷刑的年代,被世人稱為「赤柬」,也就是「紅色高棉」。在紅色高棉的天空下,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是否能活過明天。

從1979至今,40年過去了,仍有許多當年的倖存者擺脫不了深深的「創傷症候群」。

歷經血腥的洗禮,這個本來綻放微笑的幸福國度,如今貧窮卻成了日常。雖然每年吸引世界上百萬觀光客來憑弔的吳哥窟依然屹立,在首都金邊或鄉間還是會遇見斷腿缺腳的人,成為當年赤柬與越南大戰所埋下地雷的殘酷見證。

1980年,黃良和她大哥乘船逃到泰國,在難民營度過了五個月,幸運地獲得美國伯靈頓聖家教會贊助,重新安置到佛蒙特州。

在美國大學畢業後的黃良,於1995年25歲那年回到柬埔寨,得知她有20多名親人被「紅色高棉」屠殺,這個令人震驚又痛苦的體悟,讓她決定為自己的家鄉與正義獻身。她用文字真實地追述那段邪惡的歷史,讓世人了解在柬埔寨,殘餘不可知數的地雷依舊存在,同時宣傳這些濫殺、濫傷武器的危險性;她目前是「柬埔寨兒童兵與無地雷」的發言人,該中心積極幫助戰爭中殘疾的受害者與地雷爆炸中的倖存者。

與我合著《青春的滋味》的翁仕明博士,於2011年在柬埔寨進行了近2個月的義診,而後年年前往不缺席。

進出金邊這8年,仕明告訴我,近年外資大量湧入柬埔寨,金邊建築擴展十分快速。而最讓他傷感的是,柬埔寨人在8月中有一個「亡人節」,這節日類似我們的「清明節」。柬埔寨舉國上下包括學校,都要停課休息20多天,讓家家戶戶到各地祭拜,因為當年的「紅色高棉」殺了3百多萬人,大體、墳場散落全國。

除了柬埔寨,仕明也前往越南、寮國、泰國診療接觸,他悄悄對我說:「我認為柬埔寨人最善良又樂天。」

看了黃良的《他們先殺了我父親》,心情其實十分沉重,卻也深感生活在台灣的人民是多麼幸福,是多麼值得珍惜。

全力推薦這本充滿積極、鼓舞正向能量的書,能為你在人生遭遇起伏挫折時,激發人性向善、堅毅、勇敢求活的精神。

(黃良與安潔莉娜裘莉新片《他們先殺了我父親》)

書籍介紹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柬埔寨女兒的回憶錄,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一九七五年,柬埔寨這片美麗的土地被紅色高棉政權佔領,一夜之間化為人間煉獄,生靈塗炭。
年僅五歲的柬埔寨女孩黃良沒有被暴行粉碎,她以愛與勇氣,堅韌地存活下來,在恐怖與黑暗之中,綻放了生命的燦爛。

雄偉華美的吳哥窟何以幻滅為一座衰頹的廢墟?終年沐浴燦爛陽光之中的柬埔寨人民臉上為何失去了笑靨?

身為一位政府高官的女兒,黃良在柬埔寨的首都金邊過著無憂而富足的生活──直到她五歲那年。
一九七五年四月,波爾布特的紅色高棉軍隊入侵金邊。毀滅性的飢荒與疾病吞噬全國,泯滅人性的暴政碾碎千萬人民,黃良一家人被迫展開逃亡,流離失所。

作者:黃良

NW179-他們先殺了我父親_立體書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李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