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在媒體前「被分手」:以色列4月國會大選,各黨如何接招?

在媒體前「被分手」:以色列4月國會大選,各黨如何接招?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提及的兩個新政黨,「新右派」與被認為是中間派的「以色列強韌黨」,都極可能對現任總理納坦雅胡的政黨造成壓迫,使他領導的聯合黨喪失些許席次。「新右派」號稱將跨越宗教、世俗的藩籬,讓右派支持者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此外,新右派的兩位領袖都有在現任內閣擔任部長的政績,這也可能增加對某些右派選民的吸引力。

在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宣布於今年(2019年)4月提前舉行國會大選後,照慣例,許多政黨也開始有拆夥、合夥等動作(註1)。例如,在納坦雅胡宣布大選的5天、12月29日晚間安息日結束後,右派政黨「猶太家園黨」黨魁班奈特(Naftali Bennett),與被視為該黨第二把交椅的沙凱德(Ayelet Shaked)(註2)共同舉行記者會,宣布退出猶太家園黨(Bayit Hayehudi),成立名為「新右派」(Hayamin HaHadash)的新政黨(註3),以在4月即將來臨的國會選舉中角逐席次。這場宣告兩人脫黨又自立門戶的記者會有些耐人玩味,一直到記者會的前一刻,猶太家園黨的黨內同志幾乎無人知道兩人召開記者會的目的(註4)。

RTX2XXSX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宣布於今年(2019年)4月提前舉行國會大選

除了右派政黨與政治人物的動作頻頻,許多左派或中間偏左的政治人物也開始佈局。日前最讓人驚訝的,莫過於是中間偏左的「錫安主義聯盟」(Zionist Union)內部,工黨(Labor Party)與運動黨(Hatnuah)兩大黨領導人相當戲劇性的的共同記者會。在未事先先告的情況下,工黨領袖加布(Avi Gabbay),當著運動黨領袖利夫尼(Tzipi Livni)的面,宣布兩黨將在這次的選舉中分道揚鑣,且毫不留情地批評運動黨,讓一旁在媒體前、活生生「被分手」的利夫尼十分難堪。

另一個有趣且備受矚目的政黨,是以色列國防軍前參謀總長班傑明・甘茨(Benjamin Gantz)成立的新政黨。這位因與總理納坦雅胡同名,而被某些媒體稱為「另一個班傑明」、現年59歲的甘茨,在去年12月27日宣布成立「以色列強韌黨」(暫譯,英文為Israel Resilience Party)。在相繼出爐的民調中,甘茨所領導的新政黨都名列前茅,預估席次僅次於納坦雅胡的聯合黨(註5)。

未命名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民調預測以色列國會大選席次,根據左右政治光譜排列(圖片來源:作者製表,原始資料來源:HAARETZ

那麼,甘茨的政黨端出了什麼吸引人的「牛肉」,得以在民調中異軍突起?相當耐人尋味的是,截至目前為止分析家所能根據的,只有一個模模糊糊的黨章:

「本黨將秉持以色列獨立宣言中的錫安主義,繼續支持、強化以色列作為一個猶太民主國家。同時,調整下列議題的優先順序:教育,基本建設,農業,法治與內部安全,社會福利、和平與國安。」

暱稱「班尼」(Benny)的甘茨,軍旅生涯近四十年中,參與不少大小戰役與以色列軍隊行動,包括1982年的黎巴嫩戰爭,以色列全面撤出黎巴嫩前、於黎巴嫩境內的行動,以及2000年至2005年的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Second Intifada)。甘茨於2011至2015年間,擔任以色列國防軍參謀總長,算是軍旅生涯的高峰。在現今的以色列政治情勢,政治光譜頗為複雜,每個黨或政治人物,或多或少都有左右派、族群、世俗或宗教等標籤;目前為止,甘茨反其道而行,大走中間路線,且至今尚未表明他的政黨或個人政治立場,到底是左傾或右傾(註6)。

MIDEAST ISRAEL PALESTINIANS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2007年11月25日,一名巴勒斯坦男子走在耶路撒冷郊區,約旦河西岸阿布迪斯的一個隔離圍牆旁邊。

本文提及的兩個新政黨,「新右派」與被認為是中間派的「以色列強韌黨」,都極可能對現任總理納坦雅胡的政黨造成壓迫,使他領導的聯合黨喪失些許席次。「新右派」號稱將跨越宗教、世俗的藩籬,讓右派支持者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此外,新右派的兩位領袖都有在現任內閣擔任部長的政績,這也可能增加對某些右派選民的吸引力。而「以色列強韌黨」的甘茨聲望節節高漲,不僅在民調中空降第二或第三,絕大多數的媒體也對他多有好評、或至少相對友善。甘茨豐富的軍旅經驗,也可能拉攏一些,認為以色列政府在以巴衝突上太過鴿派的、中間偏右選民。若然,納坦雅胡將可能要面臨一場不簡單的硬仗。

雖然多數觀察家仍認為,納坦雅胡在這次選後仍會繼續擔任總理,但飽受貪污指控的他,若在選後只能勉勉強強地,仗著不增反減的聯合黨席次,再次組織聯合內閣,勢必會進一步削弱他已經下跌的聲勢。再者,許多觀察家認為,以色列檢察總長仍可能就貪污指控,起訴納坦雅胡;若屆時納坦雅胡無法以更多的國會席次提高他的聲望,檢調對他的查察就可能就會更沒有民意的牽絆。

然而,長期關注納坦雅胡的評論家,還是認為老謀深算的納坦雅胡,仍有可能在當前這樣的氛圍中,突破重圍。前文中提過、成立「新右派」、曾在納坦雅胡手下工作的沙凱德,曾憶及她在納坦雅胡政治生涯相對落魄的時候,到納坦雅胡的辦公室應徵工作;當時,納坦雅胡曾對她說:「我現在正處在政治的沙漠,但是我一定會東山再起!」也許這樣具有韌性的納坦雅胡,還是能想方設法,挺過深陷的貪污醜聞,與來自右派與中間偏右各個新政黨的挑戰。

註釋

  1. 以色列政黨的這些合縱連橫常發生在國會大選前候,由於以色列國會選舉採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加上其他在此無法贅述的政治、社會等因素,政治人物或政黨可能會藉由組成新的黨派或新的黨團,作為選舉的策略之一。
  2. 現年42歲的沙凱德是以色列國會中,少見的女性議員之一,也是現任的司法部長。她在30歲左右,自高科技業轉行、投身政治圈後,便逐漸竄起成為知名的右派政治人物。她與班奈特都曾為以色列聯合黨的黨員,且曾為納坦雅胡的親信。但沙凱德於2013年退出聯合黨,追隨班奈特的腳步,加入具有相當宗教色彩的右派政黨猶太家園黨,儘管她並非虔誠的猶太教徒。許多右派支持者認為,沙凱德在未來有可能成為以色列總理。她的問政風格犀利,自2015年上任司法部長一職以來,著手進行許多備受左派批評的改革,也強烈主張要對常被視為深具左派色彩的以色列最高法院,予以限制權力。
  3. 目前為止,除了班奈特與沙凱德以外,已經確定加入「新右派」的,還包括同樣來自猶太家園黨的女性國會議員穆阿萊-拉芙利(Shuli Mualem-Rafaeli),以及耶路撒冷郵報女記者兼政治評論家格里克(Caroline Glick)。3位女性與1位男性(班奈特)的少見組合,也被認為可能吸引更多女性選票。
  4. 由於猶太家園黨兩大政治明星、班奈特與沙凱德的脫黨,猶太家園黨在最近幾項民調中都吊車尾,被預估可能無法跨過3.25%的得票率門檻(或4席)。極可能無法在下屆以色列國會取得任何席次。
  5. 以3項以色列媒體民調為例,納坦雅胡的聯合黨估計會獲得27到31的席次,甘茨的政黨在其中2項民調排名亞軍,估計將獲得13到15席。與甘茨的政黨旗鼓相當的,是由人氣亦頗高的政二代拉皮德(Yair Lapid)的領導的中間派「未來黨」(Yesh Atid)。資料來源:https://www.haaretz.com/israel-news/elections/.premium-israel-elections-far-right-parties-mull-next-steps-after-bennett-s-bombshell-1.678954
  6. 根據以色列媒體報導,目前為止,被認為可能加入甘茨政黨的,多為比較中間偏左或左傾的政治人物、前軍隊領袖、以及專業人士。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