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爆145名兒童接種「過期疫苗」,家長怒揭「不只這些」爆衝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除了這次的小兒麻痺疫苗,家長發現先前接種的其他疫苗也有問題;中國政府2016年底才開始強制登記疫苗批號等資訊,此前批號更新不及,可能與實際接種情形有異,以致出現過期、無訊息。
繼去年夏天爆發長生生物、武漢生物疫苗造假系列事件,中國又有新的疫苗安全事件。這次發生在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雖然當局僅對外承認,有145名嬰幼兒接種過期的小兒麻痹疫苗並有多人出現不良反應,但民眾質疑長年下來已有超過2萬名孩童受害,全案爆發後家長抗爭並圍毆縣府官員引發暴力衝突,當局從各地調派上千名特警並封鎖網路,但家長抗爭遭鎮壓的影片已經在網路上到處流傳,引發社群網站上的關注熱議。
這次出問題的是什麼疫苗?
這次被發現過期的是「小兒麻痺疫苗」,在中國稱為「脊髓灰質炎疫苗」,《北京青年報》等媒體報導,脊灰疫苗是二價減毒活疫苗(OPV),俗稱「小糖丸」,是中國免費提供的一類疫苗,由疾控中心負責配送及回收。
這批過期疫苗的批號為201612158,有效期至2018年12月11日,不過,直到這批疫苗有效期滿後近一個月,仍有嬰幼兒在用該批次疫苗。
《自由時報》報導,政府9日時,對外公開承認1個月以來有145名嬰幼兒陸續接種,其中多人「發熱發到39度多,持續了半個月,咳嗽、感冒,還有輕微嘔吐」,還有人全身紅疹。
《BBC》報導,社群媒體上還有段影像是1名自稱孩子打了過期疫苗並出現不良反應的家長,在金湖縣政府召開的對話會上說,孩子在打了A群流腦疫苗和乙肝疫苗後3天,突然發「高燒」、「昏迷」,住院1個月後還出現了肺炎和敗血症。
《大紀元》報導,1位媽媽說,小孩今年4歲在金湖實驗幼兒園,班裡小朋友都注射過這類疫苗,一感冒都10個人左右,一批一批輪著感冒。還有位媽媽說,自己的孩子在此前接種過期疫苗後,出現了面癱、左耳神經性耳聾、中耳炎,抵抗力特別差。
《BBC》報導,金湖縣宣傳部長周廣峰稱,此次出現過期脊灰疫苗,主因是「管理混亂、工作失職、監管失靈」。根據當地政府發佈的公告指出,該批次疫苗是2017年5月9日,由淮安市疾控中心冷鏈配送至金湖縣疾控中心,金湖縣疾控中心於當年5月18日冷鏈配送至黎城衛生院,12月27日,金湖縣疾控中心通知要求各接種單位將過期疫苗送至縣疾控中心銷毀,但黎城衛生院卻沒有報送「過期疫苗」。
金湖縣當局10日發佈公告,表示已對疾控中心分管副主任楊萬琴等相關負責人予免職處理,對黎城衛生院3名工作人員、縣疾控中心2名工作人員立案調查,同時開始進行受影響兒童的體檢,《中央社》報導,11日縣府又再表示,目前已對金湖縣副縣長高昌萍政務立案,並對縣衛生部門和發現問題的黎城衛生院等17名負責人分別調查、開除黨籍和公職等處分。
家長質疑受害者應超過2萬人
《自由時報》報導,但除了這次的小兒麻痺疫苗,該縣部分家長上官方登錄系統查詢後,現孩子先前接種的其他疫苗也有問題,包括過期數月至數年不等,或根本查無批號,可能有2萬多個孩子都已經在過去幾年間接種了可能有問題的疫苗。
《大紀元》報導,有個媽媽表示,自己7歲大的女兒打過20多針疫苗,有16針是無效的,包括過期的、查不到批號的,甚至其中有已經過期4、5年的,現在政府只承認145個孩子(打了過期疫苗),其他都不承認,實質上10到12歲以下打的都是過期疫苗,
「我的孩子目前沒發現異樣,但以後會出現什麼問題誰知道啊,疫苗的潛伏期比較長,現在有些小毛病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疫苗的影響。我女兒的班級群裡全部是打過期的,老百姓去政府鬧,他們就調警力鎮壓,這個已經不是個體了,是群體事件了,家家戶戶都有孩子,整個縣城都是這樣的情況。」
《自由時報》報導,對此,金湖當局11日的公告聲稱,中國政府2016年底才開始強制登記疫苗批號等資訊,此前批號更新不及,可能與實際接種情形有異,以致出現過期、無訊息。雖然金湖縣政府10日晚間承諾後續免費診治及所有賠償責任將由金湖縣醫院集團買單,12日更處分17人,但外界認為,他們和黎城衛生院只是當局隱瞞大規模過期疫苗的「代罪羔羊」。
而還有家長揭露政府相關單位為了「破壞證據」竄改資料,因為出現漏洞才被家長發現,1位媽媽就對《大紀元》表示,「女兒群裡有個家長,孩子是在防保所裡打的(疫苗),防保所要家長把本子都交上去,然後他們把電腦數據都改掉了。改完後,電腦裡的數據跟家長上本子寫的對不上。我拿本子去查,他們不讓查。」
她說,家長們去查發現,防保所改記錄把孩子性別都搞錯了,接種本上的信息也相當混亂,有的只有接種時間沒有疫苗批號,連疫苗的名稱都沒有。
警方強力鎮壓家長釀衝突
家長的不滿越來越擴大,《Nownews》報導,金湖縣委書記張志勇11日親自出面面對家長,但堅稱只有145名孩童受害,官腔回應被指隱瞞實情而惹眾怒,民眾與官員警方推擠造成衝突,其中數十人圍毆1名男子,據悉被圍毆的人正是張志勇,被家長圍毆暴打後經公安強力營救後才脫險。
今天,江苏金湖县委书记张志勇确认该县有 145 名儿童注射了过期脊灰疫苗,同时强调过期疫苗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只会降低防疫效果,引起民愤。《北京青年报》:这批疫苗批号为 201612158,有效期至去年12月11日。最新消息是县委书记被群殴,示威群众被大批警察镇压 ... pic.twitter.com/mXhdUlzuPw
— 晚云起 (@hunteryan1219) 2019年1月12日
但此事件並未因此落幕,《中央社》報導,推特上開始流傳當地受害家長上街示威遊行遭武裝警力鎮壓的影片。有網民表示,當局從淮安、南京、盱眙、洪澤、還有上海調來的特警鎮壓,最後還出動了防暴警察,當晚事件迅速升級,現場一片混亂,金湖更已對網路進行封鎖,推特上仍有部分影片和推文表達關注和憤怒。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毒疫苗续】雨地里全县人民被淮安、南京、盱眙、洪泽、还有上海调来的特警殴打!望外地朋友多多扩散转播,孩子从出生打的全是过期疫苗!基本14岁以下无一幸免!另外金湖已经对网络进行封锁,各大网络平台已经发布不了消息! pic.twitter.com/fb6PDVpeqs
— 心悦白云 (@Xybaiyun2018) 2019年1月11日
《BBC》報導,中國自1978年開始,逐步實施「國家免疫規劃」,按照不同省份和地區確定疫苗品種和方案,在人群中進行預防接種。目前,中國在全國範圍內免費提供脊灰、乙肝和百白破等一類疫苗接種,甲肝、水痘、狂犬病疫苗等則屬二類自費疫苗。
根據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所撰寫的〈中國大陸假疫苗事件看未來大陸的疫苗市場〉一文,中國近十幾年來已經發生數起大量嬰兒、兒童疫苗致死事件,其中影響層面最大為2007年山西省疫苗長時間脫離冷藏保存系統、注射後導致殘障甚至死亡,2013年南部省份出現嬰兒接種乙肝疫苗致死傷,2016年山東疫苗事件9家公司供應25種無效與過期二類疫苗,以及2018年長生生物與武漢生物的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的不合格事件。
Tags: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