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國際影展紀事】2018羅馬電影節:我所知道黑手黨的二三事

【國際影展紀事】2018羅馬電影節:我所知道黑手黨的二三事
《柯里昂之權力、血腥與衰敗》劇照,Photo Credit:Roma Tre Radio臉書專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即使是2018年,西西里島首府巴勒摩仍然有高達80%的店家要交所謂的「pizzo」(保護費)⋯不論是反黑手黨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法蘭西斯柯波拉《教父》、還是《柯里昂之權力、血腥與衰敗》,其實要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有人的地方,就有黑手黨。

文:Buff

大家應該都有看過經典浪漫愛情喜劇《網上情緣》(You've Got Mail)吧?在20世紀末紐約最美的秋天,湯姆漢克斯與梅格萊恩終於相遇了。那時的湯姆還會說這樣的台詞:《教父》是所有智慧的結晶。所有問題在《教父》裡都可以找到答案:

夏天度假時該帶什麼?「把槍放下,卡諾里卷帶走」。今天是禮拜幾?「禮拜一,禮拜二,禮拜四,禮拜三」。湯姆邊說還邊模仿角色說話的口音,手指搔了搔下巴,還蹦出一句「麥可」。那口音對那時連美腔與英腔都分不清楚的我來說,也許根本沒想到,他是在「模仿」,而不只是念台詞而已。這是我與《教父》的第一次相遇,而我連《教父》是什麼都不知道。

電影結尾兩人幸福廝守,湯姆對《教父》的狂熱執著是否有幫助到這段戀情就不得而知了,倒是我還真的看完了《教父》3集,馬龍白蘭度艾爾帕西諾、馬頭、卡諾里卷、柳橙,大胖子克萊蒙札煮意大利麵那一段的台詞還倒背如流。當然,尚年輕的我看完雖然不怎麼同情麥可,卻覺得惆悵。對何人何事惆悵?

文章內圖2_反黑手黨博物館一景
Photo Credit:作者Buff提供
反黑手黨博物館一景

看完《教父》的我,也尚未意識到真實世界裡的黑手黨與《教父》裡的黑手黨之差別。後來想通了:那種惆悵,是對麥可走向不歸路感到惆悵。

《教父》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如何成功「浪漫化」黑手黨,從這裡即可窺知一二。不論是我日後真的踏足西西里島柯里昂(Corleone)的「反黑手黨博物館」(CIDMA)、意大利導演馬泰歐賈洛尼描寫那不勒斯黑手黨的《娥摩拉罪惡之城》(Gomorrah),以及這次入選羅馬電影節「正式選映」單元的紀錄片《柯里昂之權力、血腥與衰敗》(Corleone Il Potere Ed Il Sangue, Corleone La Caduta,暫譯),有憤怒、有恐懼、有傷心、有勇氣,也許有遺憾,但惆悵這種情緒還真的沒有。

此紀錄片導演莫斯可(Mosco Levi Boucault)為保加利亞裔法國籍,之前拍過惡名昭彰的意大利前總理貝魯斯孔尼(Silvio Berlusconi)【註1】與意大利極左恐怖組織「赤軍旅」【註2】。

《柯》一片追溯所謂「老大中的老大」、真實世界的黑手黨教父里納(Salvatore Riina)的崛起與衰落,採集正(法官、警察)反(污點證人、里納手下)角度,配合大量史料、電視畫面,確實梳理出西西里黑手黨的大致輪廓。然而,《柯》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紀錄片,倒不如說是「影像化的歷史整理」。

莫斯可外來者的身份也並沒有為此片帶來新的觀點,我反而認為《柯》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反面角度的採集,尤其是對里納身邊4位殺手(包括著名1992年反黑手黨法官暗殺事件的執行者)的訪談,他們在片中現身的樣子,是戴著頭套,只露出兩隻眼睛的。

這些殺手,意大利人現在叫他們「pentito」,勉強可解釋為「污點證人」。其他人有隱姓埋名的需要可以理解,但是其中一位殺手喬凡尼被判終生監禁。而且其實關於里納的資料多如牛毛,隨便上網搜一搜,你就知道1992年暗殺法官法爾科內(Giovanni Falcone)的喬凡尼布魯斯卡(Giovanni Brusca)到底長什麼樣子。

為什麼要戴頭套?為什麼是頭套?當喬凡尼說他數不清他到底犯下多少起謀殺,我心中揣想他頭套下的表情會是什麼樣子。恐懼的來源是未知,頭套雖然是小細節,但無論是哪方提出這個要求的,都極有趣,值得深思。

所以,我對黑手黨,到底知道了什麼事?我知道西西里黑手黨喜歡用炸彈攻擊,我知道即使是2018年,西西里島首府巴勒摩(Palermo)仍然有高達80%的店家要交所謂的「pizzo」(保護費),我知道原來真正的黑手黨也會看《教父》,我還知道喬凡尼犯下的罪行包括謀殺一個11歲的小男孩之後,以強酸溶解他的屍體。

MV5BMjA0MDIwMDYwNl5BMl5BanBnXkFtZTcwMjY0
Photo Credit:IMDb
《教父》劇照

不論是反黑手黨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法蘭西斯柯波拉《教父》、還是《柯里昂之權力、血腥與衰敗》,其實要說的都是同一件事,而且都是我們早已知道的事:「黑手黨」是一種心態(Mafia is a state of mind)。有人的地方,就有黑手黨。


【註1】Berlusconi, Affaire Mondadori (Berlusconi, Mondadori case, 2006)
【註2】Ils étaient les Brigades Rouges (They were the Red Brigades, 2011)

責任編輯:游千慧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