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台18年,考取中餐證照也開了印尼料理店分享家鄉美食

她來台18年,考取中餐證照也開了印尼料理店分享家鄉美食
Photo Credit:民進黨婦女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阿英來台灣已有18年,兼顧家庭和生意。雖然每天都很忙,但是她對女兒的教育也從不懈怠,她與女兒的溝通中參雜一些印尼話,慢慢地教她說印尼話。阿英的印尼菜也深受家人及客人的喜愛,對於現在的她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幸福的家庭,以及自己夢想中的店面。

採訪捕手:譚艷薇、潘薪宇

呂阿英出生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年輕時因為工作緣故就有出國工作的經驗,來到台灣之前,就去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所以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後來也因為一些工作上的因素輾轉來到了這塊寶島台灣。

阿英來到台灣時,因為有在新加坡工作的經驗,所以還算適應台灣的文化和飲食,不久後和朋友出去玩時,認識了她生命中的另一半,並在台灣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結婚後阿英還是在原本的工廠工作,但因為她想要交到更多朋友,也想要和大家分享印尼美食,所以心中就有了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店的想法。但是其實阿英不太會煮印尼的家鄉菜,所以她媽媽來的時候,她便抓緊了這個機會向媽媽學習怎麼烹飪好吃的家鄉菜。

29871616_1878259102208410_40011333976010
Photo Credit:民進黨婦女部

但是一開始並不順利,因為要調理印尼菜需要知道很多種香料,導致在學習烹飪的情況並不順利,但是阿英憑藉著決心慢慢一步一腳印的學習,與家人的鼓勵和意見交流之下,好不容易才把媽媽的功夫學起來。不過阿英真正的難題並不是學習怎麼煮印尼菜,而是中餐丙級證照。

29982847_1878259235541730_68199679028573
Photo Credit:民進黨婦女部

因為阿英來自印尼,對中文還不是很理解,和其他台灣人一起考證照,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挫折,縱使能輕鬆的考過術科考試,卻在學科考試上失足,因為中文能力,她與快要到手的中餐證照擦身而過。在如此挫折下,她身心俱疲,也有了放棄的念頭。

一日,阿英帶著家人到教堂禱告,向神祈禱並說道,如果這次再沒考上,她便放棄開店。後來奇蹟便發生了,阿英考取第一張證照,為她開店的夢想打下了結實的基礎,在去年,她開了夢想中的印尼料理店。雖然開店接待客人時難免遇上困難,也因為生意興隆每天忙不過來,但是阿英一看到客人們滿足的笑容,便有繼續下去的動力。

30052067_1878259395541714_74499626182659
Photo Credit:民進黨婦女部

阿英對於口味上也有自己的堅持,為了料理出真正道地的印尼菜,她每年都會從印尼把香料帶來,每天持續練習。我吃下她煮的菜後,每一口都能品嚐出她對料理的堅持,讓我感受到無比的感動與敬佩。

29982793_1878259532208367_72094913891525
Photo Credit:民進黨婦女部
30414642_1878259962208324_22593891699115
Photo Credit:民進黨婦女部

阿英來台灣已有18年,兼顧家庭和生意。雖然每天都很忙,但是她對女兒的教育也從不懈怠,她與女兒的溝通中參雜一些印尼話,慢慢地教她說印尼話。阿英的印尼菜也深受家人及客人的喜愛,對於現在的她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幸福的家庭,以及自己夢想中的店面。

印尼美食Warung pondok lampung地點:彰化市長樂里陳稜路208號電話:098308058

捕手介紹:譚艷薇/潘薪宇 因為我媽媽譚艷薇是印尼人,從小時候就有接觸到外國的文化, 因為這樣的刺激,激起了我對於媽媽的故鄉-印尼的好奇心, 從小和媽媽一起去演講,因為媽媽是文化 講師、也是印尼語老師、媽媽也是新移民協會的監事,讓我的好奇心更上一層樓,因此我去了印尼留學了一年,體驗了印尼的生活,回來後我也想要分享更多人的故事,讓大家更了解新住民的文化與生活。

本文獲民進黨婦女部─新島嶼故事捕手計畫授權刊登,原文請見此

相關評論: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李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