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大灑幣補助後遺症多,墾丁負評就是台灣觀光的縮影

大灑幣補助後遺症多,墾丁負評就是台灣觀光的縮影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現行的各種觀光行銷方式,成效皆令人質疑,從清境農場亂象、九份雜亂、三峽老街到旗山老街、饒河夜市到墾丁大街又有何差異性可言?在位者們若要拚觀光,請開始做實事吧!

繼高雄代言人、冷泉加熱等議題,高雄市觀光局長潘恆旭再拋新點子,下月配合西洋情人節推出「墜入愛河」活動,號召想示愛的25名男子一同跳入愛河,有網友、精神醫師認為不妥,潘恆旭今天爆氣怒嗆,「逢韓必反」還提前朝活動相較。

觀光是五感產業,不是口水產業;觀光是迎客產業,不是樹敵產業。國際知名旅遊作家柯德(David Code)對臺灣有個極佳的評語:「臺灣是亞洲的秘密寶石,任何時間來此造訪,都值回票價」。從都市到鄉村,從文化到生態,從節慶到日常,臺灣的每一個鄉鎮、每一個角落,都有屬於在地的特色。各個城市有N種行銷方式。不論是溫泉說還是代言人又或是跳愛河推愛情產業鏈。

基此,身為潘局長舊日同僚,曾於選前與韓市長分享台灣觀光國際化觀念,筆者以為高雄最佳代言人還是韓市長本人,扮扮香蕉王子、蘿蔔公仔、溫泉酋長⋯都是無可取代的效果,從與人為善開始迎賓,不也是最佳起手式?是驢是馬騮一騮便知分曉,開始做實事吧,從高雄駁二特區營造青年劇團開始,創造旅遊高雄留客要素!

灑幣補助後遺症多,不如「國營事業教育訓練」用救國旅

民國80年代,國內旅遊「會議假期」帶動民間旅宿飯店等觀光相關產業榮景,飯店因應情勢百家爭鳴,爭相增設會議室因應,而這樣的投資在3年內即予回收。而今現況國營事業單位與民爭利,都設招待所、會館來與民爭利。

根據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機構106年度員工人數統計,中油、台水、台糖、台電不含約聘僱員工數總數為49928人,以台糖2017年度公司編列教育訓練費用為4706萬8千元,總支出4016萬7千元,以2017年12月31日實有人數3,556人,平均每位員工使用訓練經費為11296元來做計算基礎,單經濟部所屬每年教育訓練費用為5億6千3百萬元。這總數還不含退輔會所屬榮民醫院、欣北等機關;台船、台機、財政所屬央行、中央再保等國營行庫;交通部所屬中華電信、中華郵政等機關;勞動署所屬健保局⋯⋯

反觀政府不到12個月4次的救觀光產業補助,一次比一次規模龐大,這樣的補助不僅造成中央、地方和產業的三輸,更令社會其他產業不平。主政者如烹小鮮,唯耐心而已,若以前述數據分析,推估應有50幾萬公營事業人數,這樣的50-60億獎勵旅遊、教育訓練放到民間所創造出來的5倍效益何止3000億?也為社會立下公平與注入生命力。

筆者想到了,觀光主管機關上自行政院觀光推動委員會政委,下到交通部觀光局長您們想到了嗎?這事筆者曾聯系前吳部長建言,可惜吳部長太忙了。

自行車腳踏車日月潭
Photo Credit:中央社

台灣的觀光優勢不少,何不操作「話題行銷」?

不斷行銷夜市,所帶來的旅遊經濟效益令人存疑。看看印尼有「天譚秀」、泰國「人妖秀」、韓國幾個人組成的「亂打秀」、桂林「印象劉三姊」、日本「札幌雪祭」等旅遊祭活動;反觀我們台灣?舉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而言,原意是鼓勵青年創新產業卻變成餐飲聚集點;如果文化部或觀光局能補助青年劇團或夜間活動教育養成,對觀光產業絕對有示範效果。

2009年洲昆士蘭旅遊局向全世界甄選一名大堡礁島主、世界最棒工作,除領有高薪外,更可享無敵美景,成功打響名號。共有全球196個國家、33萬人應徵工作,包括時代雜誌、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等世界著名媒體獲得熱烈迴響。

相較之下,我們交通部觀光局將2018年定為「海灣旅遊年」,票選出10大魅力島嶼。觀光局並舉辦島主徵選活動,一星期薪水新台幣35000元,總共收件351件,本國人占比92%、外國人占比8%,香港人9人,觀光局選出10位島主,希望利用網路聲量,讓國際看見台灣島嶼特色。結果?有引起時代雜誌、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等世界著名媒體迴響?

2018年坎城創意節得獎作品:「52位鎮長」即是運用行銷話題,帶動小鎮旅遊風潮的案例。丹寨,地處貴州省黔東南州,極具苗寨風格,擁有令人醉心的自然風光,但在這樣的好風光之上,居民全年收入最低不到300人民幣。萬達集團投入了公益資源,包括建立職業技術學院、設立扶貧專項基金、引入苗族手工藝與苗藥等近30項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2位鎮長們不僅為丹寨帶來討論話題,更帶來450萬以上的遊客。創造了12000個就業機會,丹寨轉變成備受關注的旅遊聖地。

交通部觀光局將2019年訂為「小鎮漫遊年」,要讓全世界遊客認識台灣小鎮、進而喜歡台灣、嚮往台灣、體驗台灣。自2018年11月8日至26日以「19天時間」進行經典小鎮票選活動,遴選出30個經典小鎮,今活動已落幕,媒體成效如何?但看後續發酵!

從蔡厝古道登小柱堡遠眺 金門美景盡收眼底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墾丁旅遊的負評,就是台灣旅遊環境的縮影

墾丁多年來缺乏整體性規劃,觀光特色幾乎一成不變,不見景點加深旅遊深度,也是魅力降低的關鍵。不過筆者以為墾丁今天之所以會沈淪至此,地方勢力也是主因;髒、亂的市容,再加上幾乎沒有海洋元素,滿街的民宿卻無法突顯特色;加上墾管處的妥協無作為;就這樣辜負了40年來的名氣。

看看長灘島,想想自己,菲律賓政府能大刀闊斧整頓長灘島;台灣的墾丁為何不行?政府魄力而已。加上近幾年墾丁大街物價負評,不少旅遊業者,近3年來國旅市場,都不推薦墾丁行程,因為景點沒特色、小吃也與其他地區無異,無論怎麼帶,都只剩墾丁大街、貓鼻頭、鵝鑾鼻等,滿意度年年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