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地球餐單」:天天很多蔬果,但每星期吃一個漢堡包/每月一塊牛排

「救救地球餐單」:天天很多蔬果,但每星期吃一個漢堡包/每月一塊牛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群科學家提出了「救救地球餐單」,宏圖看來遙遠,但這絕對不是「明日餐單」,而是要所有人一起作出改變。

大魚大肉傷身又傷地球。近年有人主張飲食全素甚至純素(vegan)救地球,但被批評太激進。一群科學家認真地花了兩年時間,研究出一份「不負地球不負卿」,既保護環境又有益健康的「救救地球餐單」,目標「客戶」是全球100億人。

認真看一下餐單(每日份量):

  1. 每天50克堅果
  2. 每天75克豆類
  3. 每天28克魚
  4. 每天13克蛋,換言之,每星期吃一只至兩只雞蛋
  5. 每天14克紅肉和29克雞肉
  6. 每天232克麵包、米飯全穀物+50克澱粉類蔬菜(碳水化合物)
  7. 每天250克乳製品,相當於一杯牛奶
  8. 每天300克蔬菜+200克水果
餐單容許每天攝取31克糖、50克油(如橄欖油)。總的來說,提供約2500卡路里。
article

如果你天天無肉不歡,要符合救救地球餐單,得作出一點犧牲。餐單中紅肉的份量大概相當於每星期吃一個漢堡包,又或者每月吃一塊牛排。好消息是每星期還是可吃點(約兩份)魚和雞肉。植物將會成為蛋白質主要來源。研究員建議每天都要進食堅果和豆類(如鷹嘴豆、扁豆)。

主菜中的主菜是蔬果,大概每餐都要佔一半份量。只有含豐富澱粉質的馬鈴薯或木薯被稍為削減份量。

簡單來說,全球進食紅肉和糖的比例平均要減半,蔬菜、生果、豆類和堅果的份量要升一倍。當然,某些地區如北美的變動要更大,北美進食紅肉的份量要減少84%,豆類和扁豆的數量要提升6倍。對於歐洲人來說,紅肉要減少77%,堅果和種子的份量要大幅提升15倍。

這份餐單由全球37名科學家組成的EAT-Lancet委員會製定,當中包括農業、氣候變化專家、營養師。他們花了兩年時間,製出這份地球與人類的「雙贏」方案,並於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發表報告。看看重點:

說認真的嗎?

這份餐單要求全球合力實行,包括你同我,東亞地區的人要減少吃魚,非洲人減少別澱粉與蔬菜,歐洲人和北美人的大幅減少食紅肉。

「人類從未試過如此大幅度調整食物系統,姑勿論這是否科學家的幻想,這幻想也是為大家好的......是時候想像一個美好的世界了。」斯德哥爾摩復原力中心(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助理教授Line Gordon說。

為什麼需要製定全球餐單?

目前全球人口約為77億,預料到2050年,即是31年後,達到100億,並預料會繼續攀升。很多人的飲食的都健康或被迫不健康,帶來多種疾病健康問題。全球每天有8.2億人吃不飽。1.5億名兒童長期捱餓,嚴重影響發育,5000萬名兒童處於極度飢餓。但,同一時間,全球人口的肥胖問題也愈來愈嚴重;超過20億成年人是過重及肥胖。與飲食有關的非傳染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癌症和心臟病,成為主要死亡原因。

推動良好飲食對下一代非常重要,可以改變個人習慣,以至整個飲食文化,向市場、農業界發出清晰的訊息——我們是時候要真正「吃得好」了。

餐單可以救命?

研究員表示,如果餐單落實執行,每年可以防止1100萬人死亡,主要是減少同飲食習慣相關的疾病,包括中風、心臟病和部分癌症。

餐單如何救地球?

農業佔全球土地近40%,使農業生態系統成為地球上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全球30%溫室氣體排放,以及70%水資源消耗是源於食物生產。而把土地改為生產食物是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的最關鍵因素。當中尤以紅肉生產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較大。研究人員希望,這份餐單為更多人提供食物的同時,能夠:

  •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 防止物種滅絕
  • 不再擴大耕地
  • 保護水資源

為達到以上目標,計劃包括減少一半的食物浪費,並增加當前的農作糧食產量。

為什麼不索性純素?

有份參與研究的哈佛大學教授Walter Willet說,如果只是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叫大家全部轉為純素(vegan)就可以了,問題是不能確認純素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健康之選。

如何推行?

EAT-Lancet委員會會向世界各地政府以及國際機構,例如世界衛生組織,講解主張,希望說服他們協力推動救救地球餐單,改變全球飲食習慣。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