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遺忘的新聞:6名消防員在敬鵬大火「送死」之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5年新屋保齡球館惡火造成6名消防員死亡,2018年敬鵬工廠大火一樣有6名消防員殉職,消防員在火場送命的案例層出不窮,近20年來,就有72名消防員因公殉職。
2018年的2月花蓮大地震、蘭嶼直升機墜毀、4月敬鵬大火、8月衛福部醫院大火、南台灣大水、10月發生台鐵28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普悠瑪出軌,多次重大災害造成70人死亡,至少702人受傷。那些受傷的人,可能還在醫院;因為親人逝世而破碎的家庭,可能還在療傷,但事後政府提出的檢討、改善措施又做了多少?《關鍵評論網》為大家一一檢視。
2018年4月28日,桃園市製造影印機電路板的「敬鵬工廠」發生大火,火勢燃燒超過40小時,最終造成8死6傷,死者中包括6名消防員,跑著進去,卻被抬著出來。
由於事發之初一樓只有濃煙,尚未出現火光,且傳出有2名移工失聯,可能受困,加上當時收到的資訊表明,敬鵬工廠不是化學工廠,消防人員於是進入工廠救人。但因為工廠內充滿排風管,火勢迅速延燒到各個樓層,又有大型機台被燒毀掉落,消防員受困火場,最終造成6名消防員殉職,是11年來消防員死亡人數最高的火災。
事後檢討,發現救災現場資訊混亂。敬鵬公司直到火災發生6小時後(衝進去救人的消防員都被抬出來)才告訴工廠外的消防人員,失聯的2名移工是在隔壁棟沒著火的宿舍內,不在工廠裡。另外,還發現敬鵬工廠內囤放2400公升柴油,雖然囤放處與起火處不同,但若延燒到柴油,火勢將更難控制。
工廠安檢都合格,貫通各樓層的「排風管」卻讓大火迅速蔓延
雖然造成如此嚴重的傷亡,但敬鵬工廠近3年消防檢查都符合規定,柴油存放也合法,顯現目前法規不足以阻擋化工廠快速延燒,也無法保障消防員救災時的安全,根據內政部的檢討報告,火勢快速延燒,消防人員殉職主要是因為以下2個原因:
- 工廠內充滿排風管,且通到各樓層,排風管又無法防火,讓火勢快速蔓延
- 化學物品、大型機械配置不清楚,救災現場資訊混亂,影響消防人員救災
針對排風管無法防火的問題,經濟部工業局表示,目前已經請「台灣電路板協會」研擬新規定,打算擬定排風管的防火安全標準,最近一次開會討論是在2018年12月26日,但新規定目前尚未定案。
而內政部去年5月時承諾,將針對全國2159家「高風險工廠」做消防、建築、環保等「總體檢」,截至2018年底,已經完成97%。其中,消防部分全台有240家工廠消防法規不合格,159家已經完成改善。(安檢結果)
內政部修改法規:申報危險物品沒有用,必須同時申報「配置圖」
針對資訊混亂的部分,內政部則修訂《工廠危險物品申報辦法》第10條,要求工廠不只要申報危險物品有哪些、放在哪,還要申報工廠「大型機械配置圖」,法規已在2018年10月1日實施。此外,也訂定詳細規定,要求工廠必須把危險物品的詳細配置圖,放在24小時有人的警衛室,確保發生緊急事件時消防人員能快速拿到。截至2018年底,全台1936家化學工廠已經全部完成配置圖,並放置警衛室。
消防署也在2018年5月28日修正《消防機關火場指揮及搶救作業要點》,新增一條規定,規定消防人員進行搶救時應該考慮自身安全。2018年8月7日又修訂《消防機關配合執行危害性化學品災害搶救指導原則》,規定發生危害性化學品災害時,災害廠房必須提供配置圖、並有專人提供救災資訊。另外如果災區無人傷亡、資訊不夠充足,消防員應該先考慮自身安全。
消防員要求修法:請讓我們有「不送死」的權利
但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消權會)認為,修改上述幾條法規,仍然無法徹底解決救災現場資訊混亂的問題。消權會秘書長朱智宇受訪表示,以化學災害來說,現場資訊之所以一團亂,是因為「危害性化學品」一直沒有統一的管理機關,資訊散落各處,比如「消防署管柴油、經濟部管工業性化學品、農委會管農藥等」,然而如果發生災害,通通是消防員的責任。
就算有了統一的管理機關,如果管理機關的資料沒有即時跟各地區消防隊的資訊串接,救災當下還是無法即時取得資料。朱智宇表示,雖然行政院環保署早就建置了「化學物品雲端資料庫」(稱作「化學雲」),但這些化學物質沒有和災防資訊做連結,要救災時消防人員根本拿不到資料。
此外,就算消防人員能取得資料,評估發現火場內的危險到「不該」衝進去救火,但消防隊現場指揮官礙於輿論壓力、上級壓力,也很難拒絕進入火場。
因此,消權會希望修改《消防法》和《災害防救法》(災防法),並提出4項要求:
- 統一化學品的管理機關
- 化學資料庫串接消防資料庫
- 專業人員協助救災
- 給予消防員「不衝火場」的選擇權
針對第1點和第2點,消權會希望修改《災防法》第2條、第3條和第22條,先明定「危害性化學品」由行政院環保署管轄,並由行政院災防辦公室建置「全國防災資料庫」,連結各地方的消防隊,災害發生時,才不會徒有資料,但無法取得。
此外,化學災害牽涉到複雜的化學知識,朱智宇説,就算是環保署「化學局毒災應變隊」,都必須是化學相關科系畢業、受訓數百小時才能出勤。因此,消權會也針對「危害性化學品」修改《消防法》21-1條,特別訂定,化學廠房平時就必須備妥配置圖,如果發生災害,必須提供配置圖,並由工廠的專人提供救災資訊。《消防法》43-1條也明訂罰則,如果沒有提供足夠資訊,可能處以30萬~150萬罰鍰,要是因為資訊不足造成消防員傷亡,甚至可以處以最高500萬罰金,或最高7年有期徒刑。
有了以上資訊,就能夠在場外評估消防人員進入救災是否安全。消權會接著希望修改《消防法》20-1條,規定災區如果無人受困,或屬於「複合式災害」(比如這次敬鵬大火可能就需要化學知識)但專業人員沒到場,或是人力裝備水源不符合安全原則,那麼現場消防揮官可以選擇不讓消防員進入火場。
雖然上述內容大多在《消防機關配合執行危害性化學品災害搶救指導原則》和《消防機關火場指揮及搶救作業要點》都有規範,但朱智宇說,仍然希望透過《消防法》和《災防法》以提高法律位階,「讓指揮官能夠依法行事,不用再靠經驗救災」。
如今《消防法》的修法版本在立法院已經通過內政委員會的二讀,還在等待黨團協商,而《災防法》則還未過一讀,朱智宇說,目前包括國民黨、民進黨、時代力量黨團都有立法委員在推動。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