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比基尼登山客」墜谷凍死的兩個疑問:做足準備為何不申請?搜救費該誰出?

「比基尼登山客」墜谷凍死的兩個疑問:做足準備為何不申請?搜救費該誰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吳季芸既然已經將登山計畫書都準備好,為何不直接向玉山國家公園申請入山?登山部落客雪羊認為,那是因為「台灣國家公園入園申請系統,對有實力的登山者而言,根本是一塊絆腳石。」

以「比基尼登山客」著稱的專業登山客吳季芸19日在南投縣內的盆駒山附近墜谷,打衛星電話求救43小時後,消防人員於今(21)日中午尋獲,但已無生命跡象,消防人員研判是大雨加上山區低溫,導致吳季芸凍死。不過,南投縣警局和玉山國家公園都表示,沒有收到死者的「入山申請」,也引起台灣登山管制、搜救費用的討論。

《中央社》報導,36歲的專業登山客吳季芸因爬山登頂時喜歡穿比基尼拍照留念,因此被山友們稱為「比基尼登山客」,吳季芸本月11日獨自從南投縣信義鄉的東埔入山,規劃攀登八通關、盆駒山、無雙社等地點,原本計畫24日沿郡大林道下山,但吳女19日撥打衛星電話求救指出,人在盆駒山往無雙社路段摔落約30公尺深山谷,意識清醒、上半身受傷,但下半身無法動彈。

南投縣消防局第三大隊長林正宜今天指出,搜救人員今天抵達吳季芸求救墜谷地點,約中午12時左右,回報發現她,但已無生命跡象,身體凍僵且明顯死亡。從吳季芸墜谷向友人求救到搜救人員找到她,時間超過43小時,研判吳季芸可能是因失溫而死亡。

南投縣警察局信義分局三組指出,未接到吳季芸的登山申請,她沒有跟分局申請入山許可,所以是違法登山。

《蘋果日報》報導,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玉管處)副處長林文和也表示,查無任何吳女申請入園證明,對她的登山計畫、登山路線一無所悉。

不過《蘋果日報》報導也指出,南投消防局長林聰吉表示,吳女不幸往生,將不會對她及家屬開罰或追償搜救費用。

《蘋果日報》報導,根據吳季芸的「G哥比基尼的高山足跡」臉書粉絲專頁,她曾攀登過「南三段」、「奇萊東稜」等高難度的山岳,2018年就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山上度過。根據山友描述,一般男性登山大約背12公斤的裝備,但她可以一個人背20公斤,綽號Gigi的她,甚至因登山能力強而被稱作「G哥」。登山部落客《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也稱她是「能獨攀冷門與探勘路線的高手級人物」。

衛星手機、GPS、登山路線圖,準備萬全仍摔落山谷

根據《蘋果日報》,吳季芸摔落山谷後,能以衛星電話打電話給楊姓山友求援,並清楚提供她的座標,也早已將登山計畫書(寫明攀登路線、行程等)留給友人,才讓搜救隊能快速掌握她的位置。

但其實攜帶衛星手機、留下登山計畫、路線圖,都是入山申請時必備的措施。目前如果要登山,必須先查詢要攀登的山是否屬於內政部警政署的「山地管制區」,或是否在國家公園境內。

如果屬於前者,必須向內政部警政署申請入山,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入山案件申辦系統」,登山者必續提供個人資料、緊急聯絡人、停留期間、前往地點、登山路線圖及入山計畫書。如果在國家公園境內,則必須向「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入園許可,依據「園入山線上申請服務」,除了填寫入山者、領隊個人資料、登山路線、時間、也要求必須攜帶GPS、衛星電話上山,同時也要寫明「留守人」的資料。留守人指會固定與登山者通訊的親友,入山者須隨時向留守人報平安,如果過久沒有聯絡,留守人就能適時報案。

而這次吳季芸出事地在南投縣境內,根據《南投縣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南投縣山域分為「一般管制山域」和「特殊管制山域」,根據《管制山域區域表》,「特殊管制山域」包括台灣百岳或必須向警政署申請的山域,其他的則劃為「一般管制山域」,吳季芸這次失事的山區「駒盆山」就列在「特殊管制山域」。

南投縣政府也規定,進入「一般管制山域」就必須攜帶具有定位功能的GPS系統和衛星電話,但若攀登的屬於「特殊管制山域」,就必須有領隊帶領,並辦理登山保險,領隊也得有基本救命術證書或初級救護技術員證照。

路線圖、計畫書都準備了,為何不申請?

但吳季芸既然已經將登山計畫書、路線圖交付給留守的楊姓山友,也登山多年,為何不直接向玉山國家公園、警政署申請入山?

登山部落客雪羊認為,那是因為「台灣國家公園入園申請系統,對有實力的登山者而言,根本是一塊絆腳石,因為路線選擇非常僵化」。實際進入玉山國家公園「登山路線開放狀態」網站,整個玉山國家公園,只有14條山道路線開放申請,而申請系統的「行程」欄是下拉式選單,無法自行輸入14條路線以外的路。

玉管處副處長林文和接受《關鍵評論網》訪問時表示,這次吳季芸攀登的路線是「東埔入山-八通關山道-馬博橫斷-盆駒山-南三段-郡大林道出山」,前半段從「東埔」到「馬博橫斷」是玉管處開放的14條路線之一,可以用系統申請。但林文和表示,從「馬博橫斷」一直到「郡大林道」這段,就不在開放範圍內,必須「專案申請」。

林文和表示,如果想要踏勘14條路線以外的路線,就必須撰寫「踏勘計畫」向玉管處「入園小組」申請,下山後也必須繳交「踏勘報告」。林文和表示,玉管處會評估探勘理由、路況、自然步道屬性、行程、能源使用、安全準備等,決定是否核准。林文和強調,「我們也不是完全不開放」,「可能有些人覺得比較麻煩就沒有申請」,「那個報告(下山後的踏勘報告)也沒有很嚴格規定要看哪些東西啦」,

但當記者詢問有沒有公開的專案申請範本?林文和說沒有,表示計畫書很不一定。記者再進一步詢問,這個「專案申請」的往年申請件數跟通過審核件數時,林文和説,「不確定,這個要回去去找資料欸。」因此沒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