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只是愛作實驗罷了!」學測僅60級分 大四生論文登上《Science》

「只是愛作實驗罷了!」學測僅60級分 大四生論文登上《Science》
Photo Credit: Hans Splinter @Flickr CC BY ND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趙彣受訪中一再強調,能登上「科學」主要是靠老師提出的想法,他只是愛作實驗罷了。

參與中研院捕捉大氣快閃神秘分子的22歲趙彣,大學學測只考60級分,靠著參加化學奧林匹亞培訓營的資格,面試上台大化學系,才大四就以第一作者的身分登上國際頂尖《科學(Science)》期刊,相當罕見。

(發表在Science的研究原文:Direct kinetic measurement of the reaction of the simplest Criegee intermediate with water vapor

中央社報導,趙彣參與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所研究員林志民領導的研究團隊,今年1月以「最簡單的Criegee中間體與水蒸氣反應的直接化學動力學測量」論文登上「科學」,獲得學界重視。

國內學者登上「科學」就屬不易,大四學生就能達到此成就,更是少之又少。趙彣全程參加論文研究過程,並負責實驗的部分。林志民說,當初他只想說給年輕人機會,請趙彣想辦法設計實驗,讓光線能在75公分長的管子通過6次,沒想到趙彣等人便做到了,「超出我的期待。」

林志民說,用鏡子反射光線看似簡單,實驗起來卻要克服很多的困難,趙彣最後以球面鏡和稜鏡搭配,成功達到要求。「大部分學生都是我要做什麼,他們照著做,趙彣則會自己想方法。」

蘋果報導,值得一提的是,該論文第一作者趙彣仍是台大化學系四年級學生、第二作者謝郡庭是美國史丹佛大學大二生、第三作者張俊宏是清大物理系碩士,都相當年輕。

趙彣表示,畢業於「後山」的花蓮高中的他學測只考了60級分,憑此成績無法考上台大,因曾參與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培訓,成績名列培訓生的前1/2,得以跳過第一階段的學測篩選,直接參加甄選的面試,最後如願考上台大化學系。

他說,高中時除了數理科,其他科目成績都不太好,上了大學後廢了1年半,大二下才開始跟林志民作研究,只覺得作實驗很好玩,也沒有想太多,沒想到能夠登上「科學」。他說,作實驗最大的樂趣是實驗中有期待,如果得到成果,會有成就感。

他受訪中一再強調,能登上「科學」主要是靠老師提出的想法,他只是愛作實驗罷了。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謝國清認為,趙彣算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台灣升學制度偏重學科能力,而且往往要各科都高分,才能進入一流大學就讀。謝國清表示,台灣的教育犧牲了很多趙彣這樣的人才,很多孩子有天分,喜歡動手做卻不擅長考試,在國中階段便會遇到許多挫折,很多人就這樣「被放棄」了。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說,觀察國中教學現場,像趙彣這樣的孩子「不算少」,許多人對生物、科學特別有興趣,語文卻有障礙,升學路上易受壓抑。張旭政表示,目前台灣在高中職升大學端,已經有許多「多元選才」的機制,例如繁星推薦、個人申請、保送等,但國中升高中職端,卻仍相對缺乏。

學測僅60級分 趙彣大四登Science(中央社)
學測60級分 台大生趙彣掛第一作者(自由)
【更新】捕捉神秘快閃分子 台大生登《科學》(蘋果)
大四生登Science 多元選才顯重要(中央社)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Hans Splinter @Flickr CC BY 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