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首次超越連勝文 柯文哲這個月說了什麼?

民調首次超越連勝文 柯文哲這個月說了什麼?
Photo Credit: Ting Chen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Ting Chen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Ting Chen CC BY SA 2.0

最新一期的《時報周刊》報導,趨勢民調公司10月31日晚間執行民調,隨機訪問810位民眾,在連勝文與柯文哲一對一的情況下,柯文哲以39.1%的支持度,領先連勝文的33.5%。對此連勝文特助徐弘庭表示,尚未看到該民調取樣、樣本數、施測方式,因此無法評論。月初宣布參選的前副總統呂秀蓮對於落在柯文哲之後說,有些人已經喊了10個月要選市長,獨角戲唱了10個月,有的人現在才宣布,起跑點不是很公平。

這一個月來,柯文哲說了些什麼?

10月底呂秀蓮曾宴請同樣表態參選的台大醫師柯文哲夫婦等人,並說現在要加入民進黨也來不及了,因為黨有規定要選舉就必須在兩年前入黨才行。而當下柯文哲四兩撥千斤回應,入不入黨不預設立場,但2012年民進黨拿到628萬票,整個黨其實只有不到20萬位黨員,代表還有600多萬支持選民非民進黨人,所以呼籲「要有格局來思考非黨員能不能納入協調的問題」。

緊接著11月2日柯文哲說,猶豫加入民進黨的原因,是因為「兩個太陽(指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前主席蔡英文)」,擔心現在提名跟明年輔選的人可能不同,並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認為這對他是很大的困擾。

即便蘇貞昌回應到,柯文哲的話一定讓人聽得親痛仇快。柯文哲還是表示,講出的是綠營基層焦慮,建議民進黨要選黨主席的人,就不要再參選總統,才能解決民進黨的問題,且黨主席2年任期太短,任期改為3年,就沒有基層焦慮的問題。

7日柯文哲更語出驚人說道,「我可能不會有參選聲明,只有退選聲明」,現在就一路走下去,除非被擋住;何謂的「被擋住」?柯文哲說,「只要有一個比我更好的人,我就會退選」。

14日柯文哲談到談到參選目的,強調最大目的是改變台灣社會。外界質疑他沒有行政經驗,柯文哲說,其實領導者是鼓勵一個團隊去做事,監督團隊做好,找到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然後確定他會做對,這樣就好了。

還說加入民進黨和選市長沒關係,也可以無黨籍身分去選。並以「大聯盟」的概念來舉例:「不一定要掛民進黨的旗子去選,因為包括台聯、親民黨,甚至連新黨、綠黨,全部屬於大聯盟。」

16日利用南下高雄市取經,以行動表達他將參選台北市長,並且有照步驟在進行,已經開始進入「市政」。他若當台北市長,不會再從台北看天下。柯文哲指出,文化要本土化、有在地特色才有價值及意義;國際化不是一味西化,而失去自我及在地。他說,美國友人訪台北,除龍山寺及中正紀念堂,他不知還有什麼地方可代表台北,台北101大樓在美國人眼裡不稀罕。

柯文哲並以日前美國紐約市長選舉為例,指紐約市長選舉就是打價值選擇戰,他要重新塑造民眾價值觀,做自己的主人,找回做人的價值。他認為,台灣整個社會的活動不應該只剩下政治,政治只剩下選舉,選舉只是4年當中的1天,這樣不太對。

根據未來事件交易所19日所公布「柯文哲參選台北市長的黨籍預測」顯示,逾6成民眾支持柯文哲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其清算價格達61.5元;而支持柯文哲加入民進黨參選者比例約4成(40.1元)。

民進黨內部的聲音

20日召開的民主進步黨中執會,通過7名縣市長候選人提名,會中也討論到有意參選台北市長的台大醫師柯文哲入黨問題。中執委洪智坤希望,如果柯文哲願意以黨員身分參與民調,就應納入柯文哲。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表示,這次民進黨縣市長提名全部都採徵召,沒有任何入黨年限的問題,從頭到尾入黨多久都不是問題。

而對此22日綠營人士指出,柯文哲若要成為綠營整合推出的人選,有解套兩途徑,其一是趕在民進黨提名作業尚在徵詢階段,由黨主席蘇貞昌徵召他參選。其次,柯文哲必須趕在提名作業進入協調程序前加入民進黨,並由中執會修改黨規,延後直轄市長入黨時間限制,不過兩路徑難度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