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恐怖份子槍擊的《查理週刊》是份怎樣的雜誌?

遭恐怖份子槍擊的《查理週刊》是份怎樣的雜誌?
WSJ報導截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該雜誌辦公室在2011年遭遇過汽油彈襲擊,網站被駭客攻擊過,它的執行主編也曾收到過死亡威脅。週三,該雜誌社再遭恐怖襲擊,已導致12人死亡

法國雜誌《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因發表先知穆罕默德(Prophet Muhammad)的諷刺漫畫,一直在穆斯林世界飽受爭議。

這家雜誌社2006年因重印出現於丹麥雜誌的先知穆罕默德圖片,而在整個穆斯林世界引起爭議;2011年,雜誌社多個辦公室在一期特刊發行前幾小時遭汽油彈襲擊,該期據說由「穆罕默德」客座編輯,特刊後來更被改名為《伊斯蘭教義週刊》;2012年,在該週刊發表了一系列描繪一位裸身穆罕默德的漫畫後,法國因而關閉了位於20個國家內的使館和學校。

該雜誌辦公室在2011年遭遇過汽油彈襲擊,網站被駭客攻擊過,它的執行主編也曾收到過死亡威脅。週三,該雜誌社再遭恐怖襲擊,已導致12人死亡。影片中,《華爾街日報》記者Niki Blasina介紹了它的歷史。封面圖片來自EPA。

相關報導與評論:

本影音由華爾街日報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原文請見〈《查理週刊》是份怎樣的雜誌?〉,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爾街日報》 ,推薦影片: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