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教堂連環爆炸案死傷破百,為何百年穆斯林原民棲地成了抗戰區?

菲律賓教堂連環爆炸案死傷破百,為何百年穆斯林原民棲地成了抗戰區?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菲律賓南部和魯鎮大教堂27日發生連環爆炸案,死傷人數破百,警方宣佈首都大馬尼拉地區進入全面警戒狀態。爆炸案前兩天,菲南公投才剛通過成立「莫洛國」。

(中央社)菲律賓南部和魯鎮大教堂27日發生連環爆炸案,死傷人數破百,保安單位已封鎖和魯鎮,警方宣布,首都大馬尼拉地區進入「全面警戒」狀態。而菲南數省分才剛舉辦公投,外界懷疑此案與公投有關。

和魯鎮(Jolo)大教堂27日上午8時15分接連發生兩起爆炸事件,今晨最新數據顯示,至少20人死亡、111人受傷,傷亡者當中有21人是馳援的軍警及海防隊人員。

菲律賓軍方今(28)在日一份公告中說,軍警人員已封鎖和魯鎮,除了軍警、政府官員以及其他勤務人員,任何人都不得出入和魯鎮。

《Channel News Asia》報導,在週日彌撒期間,第一次強大的爆破震垮教堂的長椅、震碎窗戶,屍體散落在四處,正當軍隊正急於幫助受傷的民眾,教堂外頭又發生了第二起爆炸。

專家表示,即使政府採取和平措施,該地區的武裝份子仍對當地造成很大的威脅。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得知此案,在巴拿馬表示對暴力的強力譴責。

和魯鎮是菲國西南隅蘇祿省(Sulu)的省會,距馬尼拉大約1,500公里。保安單位同時已在蘇祿群島廣設臨檢站,追捕疑犯,避免這個群島省分再受恐怖攻擊。

菲律賓首都區警長艾里薩(Guillermo Eleazar)早上也在廣播節目中說,大馬尼拉地區警方已進入「全面警戒」狀態,意味著所有警員必須取消休假待命,加強臨檢、巡邏與情報蒐集。

大馬尼拉地區過去多次遭遇炸彈攻擊,包括2000年的黎薩日連環爆炸案、2004年的馬尼拉灣渡船爆炸案,以及2017年的奎艾波(Quiapo)爆炸案。

配合警方的「全面警戒」,大馬尼拉地區各捷運站、車站、商場及其他公共場所已同步加強恐怖攻擊防範措施,進出時的搜身、隨身物品檢查更加嚴格。

伊斯蘭國(IS)宣稱為和魯爆炸案負責,但菲律賓軍方發言人阿雷巴洛(Edgard Arevalo)引據初步線索說,犯案者應是菲國恐怖組織「阿布沙伊夫」(Abu Sayyaf)。此組織分為數個派系,其中一支據信於數年前向IS效忠。

菲律賓南部數個省分21日才剛舉辦公投,決定是否成立莫洛國自治區。選舉委員會25日宣布公投過關,但單就蘇祿省而言,卻是投反對票的民眾居多,不排除爆炸案與公投結果有關。

蘇祿及週邊島嶼是恐怖分子活躍的地區,中華民國長年以來一直對這片區域發布紅色警戒,代表國人「不宜前往,宜儘速離境」。

《CBS News》報導,根據社群媒體上流傳的照片,目前通往教堂的主要道路都被裝甲運兵車及士兵封鎖。國防部長德爾芬・洛倫扎納(Delfin Lorenzana)批此恐怖攻擊是「卑鄙的行為」,並表示將利用法律及政府力量將肇事者繩之以法。

AP_19027212828791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菲南蘇祿省和魯鎮大教堂接連發生爆炸,教堂內滿目瘡痍。

爆炸案前兩天,菲南公投才剛通過成立「莫洛國」

《中央社》報導,菲律賓南部21日舉行第一階段公民投票,由公民決定是否同意成立「穆斯林民答那峨莫洛國自治區」(BARMM)。公投地區包含民答那峨穆斯林自治區(ARMM)、可塔巴托市(Cotabato City)和伊薩貝拉市(Isabela City)。

25日結果揭曉,約170萬人同意通過這項公投,僅約25萬4600票反對,壓倒性通過設立莫洛國自治區。公投通過後,莫洛國自治區將取代目前的穆斯林自治區。第二階段公投將於2月6日登場,由北蘭佬省(Lanao del Norte)和北可塔巴托省(North Cotabato)的部分城鎮決定是否加入莫洛國自治區。

莫洛國自治區名為「莫洛國」(Bangsamoro),滿足穆斯林原住民當家作主的渴望,政府也同意給予更多自治權,希望透過這樣的安排能換取長久和平。

為什麼要設立這樣的自治區?

這源起於穆斯林分離團體為獨立建國而起的長期武裝動亂。菲國南部民答那峨(Mindanao)地區穆斯林原住民自稱為「莫洛人」。歷史文獻記載,早在14世紀,莫洛人即已定居在民答那峨島,並有多支蘇丹部落分別統治。

大約200年後,西班牙殖民者統治了菲律賓並傳入天主教,當時遭遇民答那峨島穆斯林原住民的激烈反抗,使得民答那峨成為西班牙未能完全控制的地區。

從1898年開始,美國人從西班人手中接管了菲律賓,開始把菲律賓其他地區的居民大舉遷徒到民答那峨島,這樣的政策一直延續到馬可仕總統的時代。

眾多外來移民中有許多是基督徒,反而使得穆斯林在自己的家園成為少數民族,甚至被迫離開祖地,這樣的境遇讓憎恨的種子在穆斯林原住民心中萌芽。

1968年3月18日,駐紮在馬尼拉灣口柯里幾多島(Corregidor)上的菲律賓政府軍士兵,屠殺了一批被指密謀「叛變」的穆斯林士兵,史稱「賈比達大屠殺」(Jabidah massacre)。

歷史學家說,這批穆斯林士兵被馬可仕招募,打算「以夷制夷」賦予奪回沙巴州(Sabah)的秘密任務,但穆斯林士兵得知真相後,不願與有著同樣信仰的馬來西亞士兵作戰,因而被菲律賓政府軍滅口,但有一人逃脫。

這宗事件使得莫洛人長年積怨爆發,1969年,多支穆斯林武裝組織開始為獨立建國而與馬可仕政府對抗。其中一支派系逐漸壯大,於1972年組成「莫洛民族解放陣線」(MNLF),成為穆斯林與中央政府對抗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