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衝擊下的瑞典政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牛津網路研究中心發布了一份《Twitter與瑞典二○一八年選舉》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所有在Twitter分享的選舉訊息裡,共有高達3分之1是假新聞;報告更明確警告,Twitter在瑞典不但成為假新聞氾濫的通道,更是歐洲各國選舉中,災情最為慘重的國家。
文:劉彥甫
「當我在冰球場上奔馳,全身肌肉的痠痛全都煙消雲散」這一道道爆發力極強的黑色閃電,全都背負著索馬利亞移民的標籤。隨著瑞典冰球教練退休後開始帶隊集訓,移民至瑞典境內的索馬利亞青年,不僅罕見地代表來自熱帶國家,開始挑戰世界冰球大賽,更成為不分國籍移民的標竿與青年偶像。
只是,瑞典如此成功的共融政策,隨著假新聞操作移民議題衝擊瑞典大選,執政團隊社會民主工人黨被迫緊縮移民政策,衝擊良好的共融典範。自今年9月大選至今,朝野仍在彼此杯葛遲遲無法取得內閣首相任命的共識。
隨著左右派互相攻訐互不讓步的政治混局持續,打著反移民大旗的激進右翼,瑞典民主黨的支持度亦創下新高。這除了警示臺灣,社會體制強健的瑞典都難以在假新聞的操作下倖免,本文也將探討瑞典真正的難題「房價」,這被假新聞掩蓋的真實戰場。
瑞典大選與國會內閣首相難產
從德奧義等歐洲國家大選結果觀察,人民開始揚棄傳統的老牌政黨,全面向激進右翼政黨傾斜。瑞典作為社會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高度均富色彩鮮明的堡壘之一,能否阻擋右翼狂潮的席捲,全球都在審慎觀察屏息以待。歐洲國家雖困境各有不同,但境外勢力(多國皆指證以俄羅斯為主)屢屢操作移民議題得手翻轉政局,瑞典也難以幸免於難。

選前一個月,瑞典第二大城哥特堡(Gothenburg)發生大規模縱火燒車,一夜之間共有近80輛車被燒毀、瑞典第三大城馬爾摩(Malmö)和工業城特羅爾海坦(Trollhättan)也傳出縱火案。俄羅斯親官媒電視台RT(Russia Today)不僅24小時重播縱火畫面,利用社群媒體Twitter與Facebook快速轉傳之外,當極右政黨(AFS)宣傳遊行與移民發生推擠,RT亦會擴大渲染,企圖吹起瑞典治安堪憂的風向。
另一方面,臉書出現假帳號以阿拉伯文書寫虛假的政令宣傳,例如溫和聯合黨(Moderata samlingspartiet)、瑞典民主黨(Sverigedemokraterna)將關閉清真寺、回教學校、十八歲以下禁止在公共場合戴頭巾、遣返大量移民等標語,在高達7萬名會員的臉書社團中發文,呼籲票投社會民主工人黨(Sveriges Socialdemokratiska arbetarparti),假帳號不僅在激化各政黨衝突之後刪文,同時也讓各政黨互相指責彼此製造假新聞意圖影響選舉。
選情高度激化連帶投票率超越上屆大選,以近9成的投票比例,開出左、右翼聯盟(左翼由社民黨領軍、右翼由溫和黨領軍)各佔4成的票數。而激進右翼、親俄反移民的瑞典民主黨,連續9屆大選得票成長,拿下創黨以來的新高票,以近18%的得票成為瑞典第三大黨(見下圖二),快速獲得歐洲各國激進右翼政黨的祝賀電文,普遍視為歐洲民主防線潰堤的警鐘。

由於選後左右翼聯盟都拒絕與瑞典民主黨共同組閣,在政治光譜兩端的政黨,就必須要有政黨跨越路線與政見的鴻溝,願意在內閣首相的任命投票上妥協,才能過半數產生首相。遺憾的是,假新聞不僅衝擊了選舉結果,代表左翼聯盟勢力的社會民主工人黨黨魁兼現任首相勒夫文(Stefan Löfven),選後立即遭到右翼與激進右翼聯合罷黜,直到下任首相任命投票出爐前,勒夫文暫時出任看守內閣首相。
問題來了,國會議長諾倫(Andreas Norlen)過去3個月,召集國會8個政黨的領導人開會,先後兩次任命左右翼領袖勒夫文及溫和黨黨魁克里斯滕森(Ulf Kristersson),分別進行政見與路線的磋商,希望內閣首相人選盡速達成共識組閣上任,但終告失敗。
按照瑞典憲法,國會大選後共有4次首相任命投票的機會,按照先前各政黨磋商的進度,一旦首相人選最終無法取得共識,瑞典最快在明年春季就會重新舉行國會大選,而據最新民調顯示,最終得利者恐怕仍將是親俄的瑞典民主黨。
積極對抗假新聞的瑞典
除了政局的困頓,自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至2016年中,瑞典官方機構確定至少近30則假消息在瑞典出現,而大多數都出現在俄語的網站上,該消息主要目的是要減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波羅的海與瑞典的影響。
本屆國會大選選前,牛津網路研究中心(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發布了一份《Twitter與瑞典二○一八年選舉》研究報告,並被Euronews節目完整引用於重點時段撥出。報告顯示所有在Twitter分享的選舉訊息裡,共有高達3分之1是假新聞;報告更明確警告,Twitter在瑞典不但成為假新聞氾濫的通道,更是歐洲各國選舉中,災情最為慘重的國家,而且嚴重程度僅次於美國。
不過,瑞典因應假新聞衝擊,嘗試整合國內外資源,積極對抗假新聞的態度值得臺灣借鏡。
首先,從瑞典國防部民防應變署(Myndigheten för samhällsskydd och beredskap, MSB)近年頒行的《如果危機或戰爭來臨》的民防手冊來看,除了提醒人民在緊急狀態準備充足食物、飲水與避難地點,當國家遭遇緊急危難時,未經證實的假新聞必須反覆求證。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