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北野武」:說話看似殘忍,卻看透了現實人生

正解「北野武」:說話看似殘忍,卻看透了現實人生
Photo Credit: Jean-Paul Pelissier /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北野武向來不乏過激言論,曾在個人著作中看似大言不慚打擊「追夢者」,但這是他真正的意思嗎?就這些爭論,作者以不同角度加以分享。

在日本70年代,搞笑表演人出身活像是「乞丐」

RTR2DZU7
Photo Credit: Jean-Paul Pelissier / Reuters / 達志影像

真是罪該萬死,直到關注「北野武」這位如此有趣人物的時候,已臨近筆者在《關鍵評論網》撰寫最後兩篇文章,意味在這裏跟各位讀者分享,所餘不多了,這篇是第609篇(此筆名則是第580篇)。

近來,有些朋友看到北野武在《北野武的下流哲學》的一些說話後,忍不住叫罵起來,大意是:幹嘛貶低追求夢想的人啊!甚麼女人微整容也弄不出味道啊!全都是羞辱他人的屁話,有甚麼資格談論別人有沒有品?

筆者看來,他是另一位容易叫人誤解的人。

凡是擁有強烈「真實感」的人,總希望思索出現實真象,無論那真象是如何難以接受,無論是關於自己抑或他人,好的、壞的、灰暗的、光明的,先弄清了再談其他。

的確,北野武在書中不乏看似「大言不慚」的狂妄段落,但只要夠耐性整本讀完的話,便知道「好戲在後頭」,他所說的道理自有其根源,全都是從殘忍、苦澀、不安、亂糟等人生閱歷而來,只要了解他的心路歷程,前半部分那些態度和情緒,就不難理解了:

「我在淺草表演的1970年代,日本正從高度成長期進入穩定成長期,日本人也開始過起豐裕的生活。然而,淺草的表演人卻可以說是乞丐。不只是沒有錢,心靈上也像是乞丐。」

北野武談自己出身一點沒有避忌,他正是上述「乞丐堆」當中之一員,日本通稱這些搞笑表演人為:漫才。雖然後來他與拍擋組成「Two Beat」成功走紅,但事後完全不覺得有何理所當然,其實說不出任何理由,就跟其他少數走紅的組合一樣,只能說是運氣使然,至少懂得自我反省。

北野武撫心自問「後來」事業成功都很巧合,一開始純粹只是離家出走退學,窮途末路之下試試做漫才,怎料一做就成了終身事業,繼後更成為導演:

「我在接受採訪時也常說,漫才並未帶給我喜悅,我不是想當漫才師才當的。以我的狀況來說,當時我放棄讀大學,是走投無路了才開始漫才路,我的成功就像是中了樂透。

電影導演也是,一開始完全是機運使然。我並沒有一直想著要當電影導演。說自己連中兩次樂透的確有點厚臉皮。

⋯⋯我當不成首相,如果說電影導演的身分與首相同等級的話,由這個身分的我來扮起小丑,想必能博得觀眾的哄堂大笑。⋯⋯有些人建議『北野武已經是海外獲獎的導演了,是不是該有品一點』。說這種話的人最沒品。

我是漫才師起家,又不是電影導演起家。先有搞笑藝人的『Beat Takeshi』才有今天的我,逗笑觀眾是我身為藝人的使命。」

那些不紅的漫才,說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RTR37FH4
Photo Credit: Max Rossi / Reuters / 達志影像

就是他深信運氣大過天,回想起來,才看不順眼當年滿嘴藉口的漫才,那些不紅的組合拆夥如同家常便飯,因為大家都埋怨是「拍擋不好」,想不出任何理由要合作下去,還可以數列一堆別人的問題:

觀眾太笨、跟錯師父、時機不對、運氣不好、這個社會不好等等,就是沒有人把「這是我的錯、是我的問題」說出口。

總之,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社會的錯。

所以他才這樣說:

「走紅的人被問及『認為自己為什麼走紅』時總是回答不出來,不紅的傢伙被問到『認為自己為什麼不會紅』時,就能舉出一百個理由。」

未止於此,那年代又有些搞笑藝人,不紅到心如死灰的地步,命還在,又會再做些更沒品的事,就是利用寂寞的女人騙財騙色。

其中有些人會看準脫衣舞場的舞孃,這些女人的錢都是出賣身體而來,一天到晚在男人面前裸體跳舞,心靈壓抑大得難以想像,為了有些男伴聊天和上床,就間接成了一些漫才的「金主」,給吃、給睡甚或長期供養,由於在淺草不紅的漫才真的很多,是以這種「小白臉」男人多不勝數。

更過分的還有,例如,有些男人挑逗在咖啡店工作的「純情少女」,得手後哄騙她們的錢過活,到花光這些少女身家,便跪求對方直接做脫衣舞孃;又曾經出現過一對師生組合,學校老師勾引女學生成功,私奔後男方不久失去財政支柱,很快要靠女學生做舞孃過活,有次北野武碰見那「前老師」竟然在休息室教導女生數學。如此生態簡直是不倫不類。

你聽過日本版的「戲子無情」嗎?

RTR2DZQ4
Photo Credit: Eric Gaillard / Reuters / 達志影像

這些事情確實令人難過。話說回來,我們應該聽過「戲子無情」四字,即使各地文化解讀不同,人性都有類近之處,其實不只演藝界別,置身於愈殘忍、愈大壓抑的工作圈,那些人隨著所受的挫折感愈大,彷若變得愈來愈變態,北野武就提到「日本版『戲子無情』」的真實意義,嘗試更正坊間的誤解:

「經常聽人說『藝人見不到父母最後一面』。因為觀眾還在等,即使父母死了,也只能擦乾眼淚站上舞台。其實這種解讀是錯的。

正確來說,是指藝人即使父母過世也能像沒事般站上舞台,是沒有感情的人。即使父母死了還是能平心靜氣地逗觀眾發笑,才具有藝人的資質。那句俗語的意思並非藝人『見不到父母最後一面』,而是指藝人『就算父母死了,自己也沒事』。

演員不是一天到晚都在說些假話嗎?一切無關自己的喜怒哀樂,哭是假哭,笑也是假笑。戲子就是這麼無情喔。不但可以做出殺人犯的表情,也可以扮成善良的人。不是以自己真正的情感,而是以另一份情感在行動。」(這是屬於北野武的個人解讀,非學術層面的討論)

北野武在這些「漫才堆」之中走出來,那怕面對無數人性陰暗面,他在未紅之前,尚算做到一定操守和分寸,無法接受那些沒品沒格的行徑,殊不知後來是運氣還是甚麼的,最後自己還是紅了,想了又想,那些早就不擇手段、放縱情慾過日子的傢伙,亦不見得如何成功,這樣的話,人們幹嘛不先正視基本的待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