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經濟學人:柏林,你累了嗎?你看起來沒那麼「酷」了

經濟學人:柏林,你累了嗎?你看起來沒那麼「酷」了
Photo Credit: Hydrocore Photography @ Flickr CC BY ND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經濟學人》雜誌本週發表了一篇文章「Losing its cool」說柏林不再那麼酷了,柏林真的風華老去了嗎?

德國首都柏林,集戰爭、屠殺等各種歷史傷痕於一身,在二戰後努力復甦,成為一座兼具歷史感及現代感的偉大城市。《經濟學人》雜誌本週發表了一篇文章「Losing its cool」說柏林不再那麼酷了,柏林真的風華老去?

文章是這樣開頭的。

如果某本雜誌封面說「某某城市是世界上最『酷』的城市」,那個城市可能要小心了,因為很可能表示,現在是那座城市的最高點,接著要開始走下坡了。美國的《新聞周刊》曾經在1996年這樣形容過倫敦,但當時倫敦的高物價,已經讓許多很「酷」的人生活不下去了。

而最近被點名的是德國首都柏林。德國最大的時事雜誌,發行量達百萬份、讀者接近800萬人的週刊《亮點》(Stern),在10月時說柏林是世界上最酷的城市,並特別介紹了許多著名夜店。

眾多夜店中,最出名的莫過於2004年開幕,以電音為主的Berghain(這間夜店除了電音,還有一位非常出名的保鑣Sven Marquardt,他可能也是全世界保鑣中唯一有經紀人的)。但真正的行家懷念柏林圍牆剛倒榻時,那段有些混亂晦澀的歲月。各式各樣的夜店,在以往廢棄的地帶出現,走在枯燥消防法規的前頭。

柏林圍牆遺跡|筆者攝於柏林

某些柏林人懷念的是更久遠的年代。當時最火紅的展覽主題,就是被東德環繞,崇尚自由、放蕩不羈的狹小西柏林。但看看現在的日子,這些老柏林人,看著過去原本前衛的街廓,被改成迎合大量觀光客的中產小資風格,感到說不出的厭煩。

即使相較於其他西歐大城,柏林的物價房價還算低廉。但許多柏林人跟藝術家仍抱怨年年增長的房價讓他們喘不過氣(但同時他們也反對蓋新房子)。更糟糕的是,原本美麗的柏林,許多地方因為施工而變得醜陋或不堪使用;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柏林新機場的興建。

柏林的主要機場為泰格爾(Tegel)機場,早已老舊不敷使用。因此新機場從2006年開始興建,原本預計2011年可以使用,但工期一再延誤,最新的計畫是要2017年才能開始啟用,成為一大笑話。還有城區內對普魯士國王城堡的修復工程;多數柏林人對於此工事感到厭煩,而工期拉長,剩餘資金可能也不足以作完整的修復,變得騎虎難下。

猶太受難紀念碑|筆者攝於柏林

此外,教育問題也是柏林父母的痛。柏林學校的表現,在德國16個邦裡面排名倒數第一。執政的社會民主黨進行了多達23次的教育改革,但多數的改革目標並非追求卓越,而是在思想上輕描淡寫地一撇。而現在對英語教學的新規定,讓許多國際學校綁手綁腳,更讓許多由國外移居至柏林的民眾感到不滿。

文章最後說,數十年來,柏林被其他富裕的邦看輕,好不容易站起來的柏林,正如剛成年的青年人,亟於證明自己。無論申辦2024或是2028年的奧運,放眼全德,甚至全歐洲,都沒有比柏林更振奮人心的城市了。但也許如那些老柏林所說,柏林最好的日子,可能已經過去了。

筆者曾在2009年造訪柏林,當時甚為這座偉大的城市震懾。正如開頭所寫的,這真的是一座兼具歷史感跟現代感的城市,即便求學期間身處歷史悠久的倫敦,但造訪柏林的視覺、心靈衝擊,卻是前所未有的大。

打個比方,華沙跟柏林都是二戰後重建的都市,華沙市中心舊城區,更是按照二戰前還沒遭到破壞時的原圖重建(用新材料),這也是非常動人的故事。但身處華沙舊城,那些批著新外衣,實際上沒那麼古老的建築物,讓筆者有些距離感。但當我佇立在柏林市中心,原地保留二戰遭炸毀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ächtnis Kirche),或是片段的柏林圍牆,都令人感受到歷史的脈動是如此鮮活。

1895年建造,二戰時遭轟炸破壞。不過並沒有整修而是留下了殘破的面貌,提醒世人戰爭的恐怖。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1895年建造,二戰時遭轟炸破壞。不過並沒有整修而是留下了殘破的面貌,提醒世人戰爭的恐怖。|筆者攝於柏林

無論柏林是否如《經濟學人》所說不再那麼酷,筆者都建議來柏林走走。筆者當年造訪的心得是這樣寫的:「日治時期日本政府邀請各部落首領至東京參觀,是想讓他們了解到日本帝國的強盛,不要動歪腦筋;我現在完全可以體會那種想法,來過柏林一趟的人,應該會對這國家產生敬畏之心,因她的進步而震懾。」

Photo Credit: Hydrocore Photography @ Flickr CC BY ND 2.0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