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曼的人生伴侶與歸宿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阿琳逝世很多年後,費曼曾經提到說,他人生最驕傲的事「是我能盡我所能的深愛我第一任妻子」。
文:林志忠(台灣交通大學物理研究所及電子物理系)
費曼的一生之中有過三段婚姻,其中第二段婚姻只維持了短暫4年(1952–1956),費曼本人以及他的各種傳記文本中,幾乎都不曾觸及,應是頗為尷尬或難堪的一段關係。
費曼的第一任妻子阿琳(Arline Greenbaum)是他的高中同學,在他們結婚之前,已經發現阿琳罹患了(肺)結核病,在當時是不治之症。雖然雙方家長都不贊同,阻撓婚姻,但費曼還是堅定地在獲得博士學位後(1942年)——他覺得可以自立養家之時——立即與阿琳結婚,想要盡力照顧她。阿琳於1945年6月,「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原子彈試爆即將成功前一個月病逝,才26歲年華。
阿琳逝世很多年後,費曼曾經提到,他人生最驕傲的事「是我能盡我所能的深愛我第一任妻子」。在1966年——阿琳去世21年之後——接受採訪時,他說:「因為她對這些東西(藝術家身份、人文學科)有興趣,以及我們之間滋長的愛情,使我很注意這方面的事,我的個性也因此變得溫和。和她成為伴侶,並且傾聽她的想法,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註]美麗精靈的阿琳,是費曼的「精神伴侶」。

蘇軾一生有過兩段(正式)婚姻,他與第一任妻子王弗的婚姻只持續了11年(王弗16歲與蘇軾結婚,27歲病逝)。蘇軾一生僅寫過7篇墓誌銘,其中一篇即是〈亡妻王氏墓誌銘〉。蘇軾寫道:「其始,未嘗自言其知書也。見軾讀書,則終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後軾有所忘,君輒能記之。問其他書,則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靜也。」蘇軾天資穎異,飽讀詩書,(年輕時)曠放不羈——費曼也有曠放不羈的一面——卻驚訝欽佩於王弗的博聞強識而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他對王弗有最高的禮讚:「敏而靜」。她是他的「精神伴侶」。
蘇軾對王弗的深切情意,最廣為大眾熟知的,是他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太守任上,當「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聲勢排闥,外在意氣風發之時,心中卻隱埋著最深沈的刻骨思念,因之寫下了傳誦千古的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時候,相距王弗去世已經遠隔10年之久,蘇軾也已幾度任官,轉徙江、淮、杭、密之間。
費曼的第三任妻子溫妮絲(Gweneth Howarth)是他的「生活伴侶」,他們於1960年(非常充滿戲劇性地)結婚。費曼於1988年因癌症逝世(70歲),隔年,溫妮絲也同樣因癌症猝逝,才55歲。溫妮絲病歿後與費曼合葬在介於加州理工學院所在地帕薩迪納(Pasadena)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所屬「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中途的一個當地公共墓園中。倆人的生前死後,都適得其所。他們的墓碑非常地「謙卑」,碑上只刻著4行字,上2行是:「IN LOVING MEMORY / FEYNMAN」(圖1),可以解讀為「(深情)懷念,費曼」——這可能是溫妮絲對早她一年去世的費曼的懷念,也可能是費曼的一子(親生)一女(收養)對他們的雙親的懷念。
蘇軾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她性情溫順,與蘇軾度過許多春風得意,大風大浪,和孤苦艱難的歲月,他們一起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多年後,忠厚敬謹,視兄嫂如父母的蘇轍將她與蘇軾合墓,她是他的「生活伴侶」。
費曼的墓園,寧靜,天然,清風徐來(圖2)。王弗的墳墓遠在四川眉山,埋葬之後,蘇軾終生未能夠再返回蜀地一趟,她的墓塚獨自在山風中映照著「明月夜,短松岡」。

誌謝:感謝Tim Jones先生攝影並提供本文中引用的兩張費曼墓碑/園照片。Tim Jones的探訪美國加州費曼墓園文章 “Richard Feynman’s Grave, California”,張貼網址為:http://www.bshs.org.uk/travel-guide/richard-feynmans-grave-california。
註釋:引用自《科學頑童 費曼語錄》,鄧子衿譯(時報出版社,台北,2018年)。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