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歐EPA生效:全球最大自貿區誕生,影響逾6億人

日歐EPA生效:全球最大自貿區誕生,影響逾6億人
日本首相與歐盟主席握手(2018年10月18日 布魯塞爾)|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CPTPP及日歐EPA生效後,日本未來會全力促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簽署;三個FTA共包括47國,過去對市場開放躊躇猶豫的日本,將成為帶動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火車頭。

(中央社)日本與歐盟經濟夥伴協定(EPA)於2月1日正式生效,占全世界GDP約28%的日歐自由貿易圈上路。日本官員表示,日歐EPA是向全球宣示雙方將合力大步邁向自由貿易,絕不動搖。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歐雙方去年12月各自完成日歐EPA的國內審議手續,2月1日零時正式生效上路。

日歐EPA涵蓋雙方人口達6億4000萬人,進出口貿易額占全球37%,雙方加總國內生產毛額(GDP)規模占全球28%,是一項巨大的經濟合作協定。

日本方面將取消包括農林水產品等共94%的品項關稅,但汽車關稅將在EPA生效後第8年才取消;歐盟方面也取消99%的品項關稅,但保留五項敏感領域的農產品關稅,包括大米、小麥、牛豬肉、乳製品和砂糖。日歐雙方也將在投資、服務、政府採購等廣泛領域進一步邁向自由化。

日本政府試算,日歐EPA生效後將擴大投資與貿易,讓日本實質GDP成長約1%,也會增加約29萬個就業機會。

歐盟在日歐EPA生效後,可大幅增加對日本的出口,例如加工食品出口可望增加51%,其中以起司為主的乳製品可成長215%、金額高達逾900億日圓(約新台幣254億元)。

另外,在衣服原料等纖維製品可成長220%、金額高達約6500億日圓。

《民視》報導,Q彈爽口的蕎麥麵,以後賣到歐洲,不用再扣重重關稅,包含乾麵類產品、還有牛肉、日本酒,以及調味用的和風醬油和味噌,2月1日開始都免關稅,汽車也會在7年後,逐步調降為零。而來自歐洲的香濃起司,想便宜吃到,得再等14年,而義大利麵、還有情人節必買的巧克力,則會在10年後,將關稅調降為零。

日歐EPA生效後,雙方在多數品項取消關稅或降低關稅,但英國如果脫離歐盟,跟英國間的關稅就可能回到本來的規定。

如果英國脫歐屬於「無協議脫歐」,在企業等毫無準備時間情況下,關稅課徵將回到本來的規定,屆時可能會出現相當程度的混亂場面。

因此,日本政府也希望英國與歐盟應設法避免出現無協議脫歐的情況,及在關稅若要回到本來的規定前,應設有一定的過渡緩衝期。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茂木敏充在內閣會議後受訪表示,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蔓延的現況下,剛生效的日歐EPA是向全球宣示,日本與歐盟將合力大步邁向自由貿易,絕不動搖。

他說,期待日歐EPA將跟TPP11(即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成為日本經濟新的成長引擎,為了發揮最大限度的經濟效果,將確實實施農林水產業的體質強化及經營安定對策等因應措施。

取代過去「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於2018年12月30日在墨西哥、日本、新加坡、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越南、馬來西亞、汶萊、智利及秘魯等11個成員國共同簽署後正式生效,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13%、逾5億人口的新經濟圈誕生,目的在於促進市場開放、打擊貿易保護主義、並取消95%以上產品的關稅。

《聯合報》報導,面對美中貿易戰,日本擬透過這兩個框架作為貿易政策核心,推進與歐盟等地區的自由貿易,對抗保護主義勢力。此外,日歐EPA生效將使美國產品在日歐市場的競爭力減弱。日本是美國農產品出口的重要市場,日本政府認為此舉將可促使美國重新思考重回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美國與日本預計在年初啟動貿易談判。安倍1日也表達了擴大CPTPP、加速「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的意願。

《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歐等有意願國家希望在美國和中國也加入的WTO打造同樣的規則。不過,被指功能紊亂的WTO難以迅速制定規則。日本和歐洲的戰略是首先通過日歐EPA和TPP設置高水平規則,然後納入其他國家。

還決定不對日歐間數據交流徵收關稅。關於知識産權,將著作物的保護期限延長至著作者死後70年。還將相互保護與産地密切相關的名牌食品和酒類。例如「神戶牛肉」和「香檳」等生産者可防止倣冒品導致的權利侵害。

中華經研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撰文指出:

日歐EPA對於台灣影響並不大,主要是歐盟市場的石化、紡織及金屬製品等,在日本市場上,則是以食品加工及紡織類產品會受到衝擊。

不過日歐EPA將驅動全球自由化到另一階段,由於世界貿易組織(WTO)多邊自由化進展停滯;再加上美國杯葛,未來若不大幅改革,功能將會持續弱化;對於過去主要利用WTO平台的台灣不利。而各國為了要彌補因美國貿易保護所產生影響,區域經濟整合將成自由化的主流。在大型FTA的刺激下,FTA會走向高品質,廣度及深度會不斷強化,遠高過台灣過去所簽署的FTA。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