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Michel Legrand:不只為電影配樂,更是做「可用在電影的音樂」

緬懷Michel Legrand:不只為電影配樂,更是做「可用在電影的音樂」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事實上在多次的訪談中,米榭・李葛蘭都強調假如真的要說他有什麼成功的秘訣,那大概就是常保初學者的心態吧!初學者心態讓我們變得大膽、願意嘗試新事物,比較容易突破既有框架去思考問題。

去(2018)年夏天的某個夜晚,和幾位朋友相約到巴黎東北邊、位於19區內的維萊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看露天電影,這天晚上放映的是法國導演雅克・德米(Jacques Demy)的《瑟堡的雨傘》(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中文也翻《秋水伊人》),先姑且不論演員的演技或是故事劇情,這部電影的畫面和配樂就已經讓人印象深刻。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影片拍攝於1960年代初期,畫面始終有種復古的朦朧感,而相對樸素的背景色調則讓演員們就算身著的配色簡單的衣服,也依舊顯得活潑繽紛,視線不自覺地會放在人物的互動上。觀賞這部電影時,很快可以發現每一句台詞其實都是用唱的,不管是再怎麼日常生活的對話,例如修理汽車或在餐廳點酒,劇中的演員總能隨著旋律優雅地唱出,這不禁令人想到2016年叫好又叫座的好萊塢歌舞浪漫喜劇《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而當男、女主角即將分離、在酒吧內合唱主題曲 「Je ne pourrai pas vivre sans toi」時更是經典的一幕,在沒有即時通訊科技的年代,短短2年的分別就足以讓一對戀人先前銘心刻骨的愛情灰飛煙滅。

14138269_576769935842944_199835737576617
Photo Credit: La La Land

《瑟堡的雨傘》歌唱每一句台詞的手法在當時的法國前所未見、非常新穎,1964年上映後隨即捧紅了導演雅克・德米,也使得幕後的靈魂人物——米榭・李葛蘭(Michel Legrand)瞬間成為家喻戶曉的電影編曲家。但其實《瑟》片並非2人合作的第一部電影,早在3年前雅克・德米拍攝個人首部長片《蘿拉》(Lola)時,米榭・李葛蘭就因共同朋友(雅克・德米未來的太太、同樣也是知名法國導演的Agnès Varda)的介紹而替該片製作音樂,開啟了這對完美搭檔的合作之路。

2人前前後後一共合作完成了9部電影,其中比較知名的還有1967年的《柳媚花嬌》(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和1970年的《驢頭公主》(Peau d'âne),不過他們最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還是《瑟》片,《樂來越愛你》的導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就曾經和米榭・李葛蘭表示,他是因為看了《瑟》片(23次!)才有拍攝《樂》片的靈感,因此《樂》片其實也是在向雅克・德米和米榭・李葛蘭兩人致敬。

但其實米榭・李葛蘭一開始所接受的音樂訓練並不是要成為一名電影編曲師。從小父母離異的關係,他是由媽媽、阿姨和外婆一起拉拔長大的,當時陪伴他最多時間的是一台老舊的鋼琴,他會試圖重新彈奏出廣播電台所播出的音樂,就算每天彈上好幾個小時也樂此不疲。

擁有極高音樂天份的他,10歲時順利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Paris)就讀,在法國知名古典樂教師娜迪亞・布朗熱(Nadia Boulanger)的指導下學習音樂理論、作曲、編曲、指揮和小提琴等樂器,據說娜迪亞・布朗熱為了把米榭・李葛蘭留在身邊久一點、多磨練他,不惜多次讓他重考,使他在音樂學院待了共7年的時光。

多年的音樂培訓事後證明沒有白費,畢業後的米榭・李葛蘭很快就在唱片產業嶄露頭角,替知名歌手如賈桂琳・弗朗索瓦(Jacqueline François)、亨利・薩爾瓦多(Henri Salvador)、夏勒・特雷內(Charles Trenet)和凱瑟琳・索瓦日(Catherine Sauvage)等人編曲跟伴奏。此時的米榭・李葛蘭雖然在法國歌手圈、唱片界小有名氣,但他發現這並不是他想創作的音樂類型,比起古典樂和流行音樂,他其實更喜歡毫無拘束、能夠即興發揮的爵士樂。

剛好1954年時,美國唱片公司哥倫比亞(Columbia)認為法式風情的爵士樂在美國本土有市場,主動向米榭・李葛蘭提出邀約,替他錄製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l love Paris》,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張專輯雖然僅替他賺得了約200美金的報酬,卻成為米榭・李葛蘭在美國爵士樂界的敲門磚,不但結識了一群音樂同好,也讓他有機會繼續錄製其他專輯,像是隔年發行的《Holiday in Rome》,或是1958年和美國爵士樂大師們如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和比爾・艾文斯(Bill Evans)合作的專輯「Legrand Jazz」,這時米榭・李葛蘭還不到30歲。

1960年代對米榭・李葛蘭來說則是人生的另一個重要轉捩點,法國新浪潮(La Nouvelle Vague)的出現將他完全捲入了電影音樂的世界裡,他開始替法國導演的電影編曲,包括安妮・華達(Agnès Varda)的「Cléo de 5 à 7」、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的「Une femme est une femme」、「Vivre sa vie」等,當然也別忘記了和雅克・德米的多部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