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1小時多900人力恐經營不下去,華航罷工因「多航段訴求」協商再度破局

差1小時多900人力恐經營不下去,華航罷工因「多航段訴求」協商再度破局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華航罷工第4日,勞資雙方再度進行勞資協商,卻因「多航段」的疲勞航班是否應派遣 3 名機師執勤,雙方對此僵持不下。

華航機師罷工今(11)日來到第4天,已有79個航班取消、影響1萬2400人次。交通部傍晚5時舉行第2次勞資協商,商談長達近4小時仍無共識,晚間9點多確定協商破局,罷工將持續。

華航勞資雙方9日首次進行協商,但雙方對改善疲勞航班未達共識,機師工會要求飛航時間7小時以上需派遣3名機師,希望納通案處理,華航公司則堅持8小時航班才改3人派遣,並宣稱華航有4成的航班都是7小時以上,恐造成華航現行機師人力缺口,罷工僵局至今難解。

雙方今日費時4小時,過程中暫停3次,直到晚間9點左右,工會協商代表離開會議現場,會議宣告暫停,隨後3方召開記者會說明,但對談項目並未聚焦,此次會議未達共識。

破局焦點:機師工會「多航段」訴求卡關

工會常務理事長陳蓓蓓表示,這次協商工會已經做了許多退讓,首先是華航公司堅持要以「飛航時間」(Flight Time)計算,不將包含報到、報離2.5小時的「飛航執勤時間」(Flight Duty Time)納入,工會退讓同意用「飛航時間」來進行協商;另外工會原本主張是超過7小時就必須派遣3個人,後來也同意華航主張的飛航超過8個小時派遣3人、12個小時4人,但也提出「短飛行時間多航段」的例外狀態。

工會表示,有些特別的航班,工作時間很長,但飛行時間非常短,例如上海、廣州、深圳等半夜貨機,工時在正半夜、可能凌晨才落地的大夜班,飛行時間雖然只有1、2個小時,但過程中有2、3個小時的「地停時間」,因此堅持只要多於1個起飛落地,就算「多航段」,而在「多航段」的班次要求7小時改3人、11小時改4人,而非其他航班的8小時3人、12小時4人。

陳蓓蓓說,因為天色已晚,又沒有結論,工會決定停止今天的會議,罷工繼續。工會主張是:多航段2人派遣不能超過7小時,也就是低於7小時2個人、多於7小時3個人。陳蓓蓓現場也與大眾和地勤人員道歉,至於停損點,她表示只能請華航表態,也表示已收到大概620張檢定證。

逐條考慮方案,陳蓓蓓說,沒有一定會拒絕,但要求華航拿出對策,不然逐條逐條談,在勞資雙方資訊不對稱的狀態下,工會罷工很久也會累。

華航:工會訴求將增900人次,繼續罷工是全軍覆沒

華航總經理謝世謙晚間表示,公司已釋出非常大的善意,針對12小時航班同意改為4人派遣、8小時以上改為3人,紅眼班機7至8小時也從2人改為3人,另外交通部也建議特殊航班在1個月內逐一檢討,但工會不能接受。

航務處協理陳淳德則指出,上次協商最後,工會提出了7小時的數字,雖然華航表示已經說明7小時的「紅眼班機」可已改3人派遣,但工會這次提出「多航段」的航班,只要7小時以上,就需從2人改為3人派遣(華航主張8小時以上才派遣3人),這點華航無法接受。

根據謝世謙說法,華航1個月有將近5000班的區域線,其中超過7小時的占了20%(約914個班),如果依照工會訴求,若要3人派遣會多出900多人次,一年要多增加91個飛行員,公司經營成本會大幅增加。

謝世謙表示,希望工會能繼續協商,但很遺憾協商代表離席。他也說,這次罷工造成公司重挫,希望飛行同仁盡快回到工作崗位,讓公司盡快恢復正常。謝世謙表示,人事成本驟增的幅度,已經不是公司能承受,他強調,繼續罷工不只是兩敗俱傷,而是「勞資全軍覆沒」。

交通部次長王國材晚間也表示,華航提出7小時以上的「紅眼班次」(凌晨2點 - 5點的疲勞航班)願意7小時以上讓步,達3人派遣,但現場沒有討論,反而糾結在7小時以上「多航段」的爭議上。

針對這點,《關鍵評論網》致電陳蓓蓓求證,她表示並不清楚有「紅眼班次」的條件,這點在今日的協商會議並無討論。至於為何堅持「多航段」的訴求,她則表示「每一個起飛落地,都是一次的危險,2個以上的起飛落地,是冒2個危險,需要更多的專注」,才會有此堅持。

王國材表示,他自己原本也以為,多航段是3個「腿」,沒想到工會認為是2個「腿」,在某個地方來回、短途的,只要來回超過7小時通通要3人派遣,交通部中間休息請華航再做研究,但華航無法接受,認為派不出這麼多機師,可能未來全球都會收回航線,王國材說,工會再怎麼要求,都必須考量永續經營,否則「傷害了公司,也傷害了自己」。

《關鍵評論網》12日接獲讀者反映,王國材這裡的表述有誤,業界稱為「腿」是指「一個起飛+一個降落」,「多航段」是指2腿以上(2個起飛+2個降落)、或是超過2腿的航段。如果從台北飛香港,在香港加完油、等乘客登機後,再飛往下一個目的地(無論是回台北或是其他地方),都算是2腿「多航段」。

王國材表示,對這次談判的結果「非常失望」,原本以為這次的版本是大家都可以接受,但沒想到破局,會要求華航再去精算需要的成本,還會有下一次協商。而下一次如果雙方同意,也不排除直播談判的考慮。

不過針對未來利益,工會要求13個月全薪,只能工會會員獨享,但華航發出新聞稿,表示公司感謝支援的所有機師,也必須照顧所有員工,日後對工會所談的任何條件也絕對會「一視同仁」,這與華航工會提出的「禁搭便車條款」不合,是否等於前面的協商還沒達成共識,就已經先推翻了後面的訴求?為此王國材表示,華航站在公司的經營角度有自己的想法,希望一視同仁;勞動部則表示,依照《團體協商法》,這部分需工會和公司之間做出約定。

交通部晚間也發出通知,預計於12日下午邀集勞資雙方進行第3次座談會,如順利舉行,會議將順應雙方及媒體要求開放轉播。

而截至11日晚間21時,明、後天影響的航班已擴大到33個,罷工自8日至13日將有117個班次受到影響。

日期、航班狀態 班號、航線

2019-02-13 (三)

航班取消

CI011 紐約 - 台北

CI052 雪梨 - 台北

CI076 羅馬 - 台北

CI073/074 台北 - 阿姆斯特丹 來回

2019-02-12 (二)

航班取消

CI064 維也納 - 台北

CI052 雪梨 - 台北

CI177 大阪 - 高雄

CI012 台北 - 紐約

CI024/023 台北 - 安大略 來回

CI641/642 台北 - 香港 來回

CI919/920 台北 - 香港 來回

CI188/189 台北 - 釜山 來回

CI791/792 台北 - 河內 來回

AE991/992 台北 - 廈門 來回

CI051 台北 - 雪梨

CI055 台北 - 雪梨

CI753/754 台北 - 新加坡 來回

CI075 台北 - 羅馬

CI192/193 台南 - 大阪 來回

CI166 高雄 - 大阪

CI711/712 高雄 - 馬尼拉 來回

CI933/934 高雄 - 香港 來回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