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奪睡眠等於剝奪注意力:工作安排應盡可能避免影響員工睡眠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缺乏睡眠及睏睡情況將使人注意力降低、犯錯的機會增加,同時也降低犯錯後的補救能力,導致一些重大意外事故的發生,例如美國三哩島核外洩事故。這些意外事件引起科學家關注睡眠不足對注意力影響。
文:柯政宏、蔡玲玲、謝淑蘭
重點提要
- 研究發現,連續一星期每晚僅睡約5小時會使個體白天睏睡程度逐日增加,活力則逐日降低。
- 心理學及神經科學研究顯示,睡眠不足將同時弱化個體外顯注意力行為及大腦注意力相關機制。
- 透過大腦生理的證據,可了解睡眠不足所弱化的認知功能無法藉由個人意志力來彌補,避免睡眠不足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1997年澳洲科學家發現:當人維持清醒超過17個小時,其行為表現相當於血液酒精濃度達0.05%,而持續清醒超過24小時後,行為表現更相當於血液酒精濃度達0.10%。台灣目前法規已將血液酒精濃度達0.03%視為酒醉駕駛,達0.05%則符合公共危險罪,由此可知睡眠不足對人的影響應如同酒駕一般被重視。
缺乏睡眠及睏睡情況將使人注意力降低、犯錯的機會增加,同時也降低犯錯後的補救能力,導致一些重大意外事故的發生。這類失誤在職場上佔有相當高的比例,例如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外洩事故。這些意外事件引起科學家關注睡眠不足對注意力影響,進一步了解這兩者的關係。

大腦何處先罷工?
睡眠剝奪將對認知功能(如注意力)造成的負面影響,包括使人無法持續注意某特定刺激一段時間、失去對某刺激的偵測能力、對環境刺激失去偵測警覺能力。研究發現在行為上,睡眠被剝奪者對刺激的反應時間變長,或無法於某時限範圍內偵測到刺激。此外,無法即時對目標刺激產生正確反應,也是睡眠被剝奪者另一個明顯的特徵,隨著被剝奪時間的增長,犯錯或發生失誤將更加頻繁。
功能性磁共振造影(fMRI)的研究顯示,睡眠剝奪達35小時會將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所引發的腦部活動區域,由顳葉(temporal lobe)改變至頂葉(parietal lobe),而額葉(frontal lobe)與工作記憶相關區域的活動量,於整夜睡眠剝奪後也會降低。工作記憶是指短暫儲存和操弄資訊的能力,注意力控制則是工作記憶的核心。腦波頻譜分析研究也支持上述結果,發現睡眠不足者在注意目標刺激時,額葉區域特定腦波會變弱,但頂葉特定腦波卻增加,表示大腦補償機制嘗試補強因睡眠不足而變弱的注意力。頂葉溝下緣區域(inferior parietal sulcus)於睡眠剝奪後在調節注意力機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頂葉皮質下緣雙側區域(bilateral inferior parietal cortex)的活動量在24小時不睡之後明顯降低。整體而言,熬夜不睡覺可能降低腦部頂葉與額葉相關區域的活動量,進而減化高層次認知功能的表現。
大腦補償機制雖可以暫時性維持個體注意力,來彌補因睡眠不足而減弱的認知功能,但補償效果並非可以持續性地補強變弱的注意力。睡眠不足者注意目標反應時間的變異性,明顯高於正常睡眠者,顯示睡眠不足者有時注意目標刺激的反應時間雖未減緩,但整體反應時間仍較正常睡眠者緩慢,依靠補償機制或個人意志力是無法克服睡眠不足的不良後果。
無法從錯誤中學習
缺乏睡眠者的犯錯率會增加。犯錯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新手情境不可避免,從錯誤中學習則是由新手轉為老手的必經途徑。錯誤監控能力是決定人是否會再犯錯的關鍵因素,錯誤監控能力意指人在不一致干擾的訊息出現或錯誤發生時,能即時且正確的偵測到問題。其運作方式包含錯誤偵測、立即補救措施,以及隨後的行為反應策略調整,策略調整包含改變反應速度(錯誤後反應變慢),或以他策略來提高正確率或降低錯誤率(即降低一錯再錯的發生率)。
大腦的前扣帶回區域為與錯誤監控有關的神經結構。筆者實驗室的一系列事件相關電生理研究顯示:睡眠被剝奪,與錯誤監控有關之特定腦波活動,顯著弱於正常夜晚睡眠後,行為上也可觀察人犯錯後的錯誤率未降反上升。研究結果反應出睡眠剝奪使人的錯誤偵測能力變弱,使犯錯後的行為調整完全失效。
綜合這一系列睡眠的生理研究顯示:缺乏睡眠會減弱人的注意力與錯誤監控能力。這樣的研究發現提供職場管理者大腦生理的證據,有助於職場主管了解職場工作者缺乏睡眠或睡眠不足情況下,可能導致重大意外事故。為避免此問題發生,職場主管在工作安排上應該盡可能避免影響員工睡眠,考量合理的工作時間長度或提升工作安全的有效措施。
本文獲《科學人雜誌》、《科學人粉絲團》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綠美圖上梁!台中水湳「中央公園特區」啟動,含金量更勝七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隨著都市綠洲概念崛起,台中水湳經貿園區開發備受矚目,環擁「台中綠肺」美名的中央公園、齊列的普立茲克建築,由區內最高豪宅「豐邑 PARK ONE」引領房市,形塑全台最美的國際重劃區。
結合美術館及圖書館共構的世界級地標「台中綠美圖」,座落於水湳經貿園區,於今年5月11日完成上梁,由兩大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日本知名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操刀設計,坐擁中央公園綠帶環繞,將體現國內首座「公園中的圖書館、森林中的美術館」,主體工程預計今年底竣工,2025年正式開館。
「水湳經貿園區」總開發面積達254公頃,以67公頃中央公園綠海串聯經貿、文商、文教、創研、生態住宅五大專用區,不僅規劃完善,園區內更匯集公共建設及國際建築,被譽為全台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重劃區,發展性有目共睹。

水湳機場華麗轉身,綠海為王超越南北
水湳經貿園區前身為水湳機場原址,具備大面積國有土地的特殊條件,政府斥資500億元打造中央公園、水湳國際會展中心、水湳轉運中心、中台灣電影中心等公共設施,產業、藝文、交通並駕齊驅,受惠重大建設先行,預估10年內將轉身完整新都心。
綜觀全台,唯獨台北松山機場與水湳經貿園區相似,雖遷移話題浮出檯面多年,至今仍謂海市蜃樓。萬群地產開發董事長謝坤成接受專訪,憑著多年房市經驗分析:「大台北生活圈缺乏土地好好重劃,如果將松山機場規劃為經貿科技與住宅,價值可望超越信義計畫區;回頭看台中,水湳經貿園區就具備如此優勢,未來也難以複製。」
值得關注的是,都市綠洲儼然成為全球各大城市不可或缺的發展要素,如紐約中央公園、倫敦海德公園、東京新宿御苑等,高綠覆結合商業重鎮,連帶周邊房市相輔相成,可見名流聚居、一線豪宅林立;國內目前當屬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擁26公頃綠地、高雄美術特區41公頃、七期新市政中心13公頃,坐實三大豪宅聚落。
如今水湳中央公園好比2.6個大安森林公園,躍升全台最大綠地,謝坤成也形容「這一次,台中人終於不用羨慕歐美人士,回家就是住進綠帶。」

劃開水湳天際線,「豐邑 PARK ONE」引進中日德建築智慧
於水湳經貿園區占地不到10%的文商區,堪稱「中央公園特區」最精華地段,相較位於中央公園首排「文商一」建築限高100米,第二排「文商二」樓高可達160米,具備更大的建築揮灑空間,珍稀土地吸引品牌建商卡位插旗,描繪同時擁抱水湳中央公園及大肚山景的綠意住宅,獨特優勢助攻房市,預計區域行情將突破百萬大關,躍升台中最精華地段。
一探中央公園特區,首發登場為重量級大案「豐邑 PARK ONE」,豐邑機構秉持獨到選地眼光,該基地位於啟航路、經貿五路口,是水湳唯一正對公園且雙面臨路角地,周邊中央公園宛若社區中庭、緊鄰的綠美圖就如專屬公設;全案規劃53-57坪三房產品及61-74坪四房產品,以地上34層、地下7層建築,成為目前園區內最高指標豪宅,擘劃最美天際線。


七座普立茲克建築是水湳最大亮點,「豐邑 PARK ONE」也集結中、日、德三大建築團隊聯手打造。其中,特別延請隸屬德國IGI STUDIO、喜達屋酒店集團指定設計師Ines Gerlach操刀,跳脫用色框架,創造歷久彌新的公共空間;以及曾主導礁溪老爺酒店的日本高野景觀設計師石村敏哉、執手過總統府及圓山飯店的國際首席燈光設計師姚仁恭,結合中央公園意象,共同刻劃世代好宅。
豐邑機構同步展現全台唯一擁有五星級飯店體系的軟實力,將「新竹豐邑喜來登大飯店」五星級飯店管理帶入建案中,由內而外有別一般豪宅層次,更一舉拿下綠建築標章、低碳建築認證、智慧建築標章及耐震標章四大殊榮,實至名歸。

水湳金三角啟動,「台中第五大道」立足七期之上
論起台中豪宅聚落,七期重劃區仰賴企業、政府齊心,歷時25年形塑高樓簇擁的建築天際線,成為台中獨一無二的美景,無奈礙於腹地受限,同時予人水泥叢林的壓迫感,讓謝坤成不禁感慨:「七期是政府和地主妥協的成果,天際線著實很美,但大量新古典風格建築複製貼上,景觀已經越來越侷促,不如十年前來得迷人。」
反觀水湳經貿園區具備高綠覆優勢,尤以「中央公園特區」所處的北端,重大建設包括水湳轉運中心、國際會展中心及綠美圖,象徵交通、產業、藝文金三角,且擁有聯通市區及中部科學園區的中科路,加上新光三越、環球購物中心進駐話題以及六星級國際酒店招商計畫加持,中台灣房地產專家深入剖析,「論發展速度抑或含金量,水湳應在七期之上,未來有望複製美國紐約第五大道、東京表參道的「精品大道」模式,與台北信義區互別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