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與家鄉總鋪師學做河粉湯頭,如今成虎尾夜市唯一的越南美食攤位

與家鄉總鋪師學做河粉湯頭,如今成虎尾夜市唯一的越南美食攤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販賣這些越南美食的便是來自越南南部永隆省的阮金芝,她也是虎尾夜市中唯一一間販賣越南美食的攤位,更具特殊性。金芝嫁來台灣已經15年了,本身住在嘉義縣的大林鎮。

採訪捕手:鄧國全

夜市可說是最好尋找台灣小吃的地方,舉凡在地的蚵仔煎、薑母鴨、滷肉飯都能輕易在夜市中找到。而禮拜六的虎尾夜市內卻有一個攤位,同樣是以一台貨車載滿了烹煮食物的器材,但所賣的食物卻會讓逛夜市的人感到好奇。

銷售台上擺放的並非傳統的台灣小吃,而是越南麵包、河粉捲,還有連在外面越南小吃店都難以見到的越南甜點。在冬天,若聞到清香的湯頭,代表老闆今天有賣熱騰騰又暖心的河粉湯了!

28954137_1858831454151175_49711653563006
Photo Credit:民進黨婦女部

販賣這些越南美食的便是來自越南南部永隆省的阮金芝,她也是虎尾夜市中唯一一間販賣越南美食的攤位,更具特殊性。金芝嫁來台灣已經15年了,本身住在嘉義縣的大林鎮。但在經營夜市擺攤生意後,就開著貨車、載著器具,雲林和嘉義兩邊往返,目前固定跑虎尾、斗南、大林和梅山四場。若以虎尾場來說,她下午3點半就要從大林出發,晚上收工回大林也差不多凌晨1點了。這樣的往返聽起來很辛苦,但跟過去的工廠工作相比,金芝反而較滿意現在的擺攤生活。

「我知道工廠沒有那麼好,我想要自己做生意,想要自己當老闆!」金芝說出這句話的堅定背後,其實是在三間工廠做工經驗下的心得。嫁來台灣之後,金芝陸續做了三份工作,每份工作都僅做了3年。並不是金芝個人能力不足,反而是在工廠縮減人事費用的情況下,讓工作備感壓力的金芝選擇辭職,尋找新的工作。在辭掉了第三份工作後,自己開店做老闆,便成了不甘心再受僱於他人的唯一選擇。

不像多數越南新移民以開固定店面為主,金芝則是選擇在夜市裡經營小吃攤,也成為雲林、嘉義這幾間夜市內唯一販賣越南料理的攤位。其實金芝也不是不想開店,她甚至早有房子等著她整理後開店,但對於經營這件事,她卻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這個小生意是我自己慢慢賺來的。」她不想要一開始就投資太多的資本,反而是用按部就班的經營做法。

「今天我欠這個,我明天就買那個,那天晚上就賣那個。」就這樣慢慢賺,到現在一年多,這間在夜市內的越南小吃攤也才穩定下來。她認為要開店,要先在外面做穩定,有了知名度、客人多,你的店才會穩定。

29060530_1858831627484491_49631350455586

金芝更指出了,經營越南料理店的穩定秘訣在於「湯頭」。她認為許多越南料理店經營不善的情況多是湯頭料理的很隨便,只是用大骨去熬湯而已。事實上,湯頭是河粉的精髓,能經營下去的越南料理店都有自己獨特的湯頭秘方,這樣牛肉會跟著香,才會好吃,這些差別客人都是吃得出來的。為了在台開店賣河粉,金芝特別回越南家鄉,與她在家鄉擔任總鋪師的親戚學習做湯頭。從這件事能看出,在追求穩定的腳步中,金芝對飲食的堅持態度,也是她能夠穩定在夜市經營的原因。

然而,金芝這一年多的夜市擺攤經驗中,也不是事事順暢。作為夜市中唯一一攤販賣越南料理的攤位,雖然給夜市帶來多元性,卻也因少數民眾對「新住民」的錯誤印象而成為箭靶。

她提到一次在梅山的擺攤經驗,有一位年紀約四、五十歲的阿姨,跑到她的攤位前面,跟自己的朋友說:「這個是越南美食耶!怎麼還沒跑?」當下,金枝覺得尷尬且生氣,大聲地回應:「阿姨,我為什麼要跑?要跑去哪裡啊?」

雖然在訪談中,金芝的口氣聽來似乎整件事已雲淡風輕,也表示阿姨的動作很可愛,畢竟她的回應也讓那位阿姨感到抱歉。但她也強烈指出,「有時候你出來你要很強,你才能站得穩,我有小孩和父母,我一定要站好,再累我也要站起來!」我相信,憑著金芝的信念,從夜市小吃攤到獨立店面的日子應該不遠了。

捕手介紹:鄧國全 想做一隻「地方・賊」,在移動的過程中,偷走地方的故事。

本文獲民進黨婦女部─新島嶼故事捕手計畫授權刊登,原文請見此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