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艙機密》:現代飛機全自動駕駛,機師只不過是後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航空領域總是充滿了陰謀論和都市傳說,我聽得可多了。然而,最讓我錯愕的,莫過於關於自動駕駛的迷思與誇大不實的傳言:以為現代飛機是由電腦操控,機師在場只不過是當做緊要關頭時的備胎,諸如此類的想法。
即使真的要把無人飛行載具的模型應用在商務航空領域,也必須砸下大筆資本,大幅修改現行民用航空制度與基礎架構,舉凡設計一代的新飛機並進行測試、建立新的飛航管制系統,諸如此類。連無人汽車、無人火車、無人船的概念都未臻完美了,就要一下子跳到商務客機,難度和成本都會呈次方成長,即使真的成功,還是要有人遠端控制那些飛機才行。我不是要說人類辦不到這種事,說不定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搭無人民航機旅行,就好比我們也可能在月球上或海底建造城市。說到最後,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科技是否做得到,而在於成本和實用性。離這個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前提是我們真的要走這一條路。
我知道這些話聽在你聽來有什麼感覺。對你來說,我不過是個反科技分子,抗拒逐步進逼的科技,只為保住終將被時代淘汰的飯碗;正因為我是民航機機師,所以我的論據不足採信。你大可這樣想無所謂,但我可以保證,我不是過於天真,說話也完全憑良心,更不反對科技進步;我只反對過度引申科技功用的愚昧之舉,以及那些明顯曲解機師在做些什麼的言論,因為我和同事賴以維生的工作絕不是那樣。
相關書摘 ►《機艙機密》:機師幾乎沒有「正常班表」?如何預防疲勞駕駛?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機艙機密:空中旅行大百科》,行路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派翠克・史密斯(Patrick Smith)
譯者:郭雅琳、陳思穎、溫澤元
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經典,航空從業人員與空中旅人必備書籍。
關於飛機、航空及與搭機旅行,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這一本!
——中華民航飛行員協會審定——
如今我們可說已經能自由飛行了——除了航空技術已十分發達、飛航的安全紀錄十分卓越,而且飛機票價便宜得驚人。然而現代人雖然習慣搭機前往各處旅遊,卻對飛抵目的地前的空中航程,乃至於提供服務的航空公司,充滿了疑慮與不信任。
商業航空向來是不良資訊的溫床,充斥著各種無根據的說法、謬論以及陰謀論,就連知識和經驗俱佳的飛行員,也未必全完通曉內情。本書作者派翠克.史密斯為線上雜誌《沙龍》著名的「請教機師」(Ask the Pilot)空中旅行系列撰稿十餘年,上過數百個廣播與電視節目,回答了無數來自各領域的人對於航空業與空中旅行的疑問。這本書除了整理了大眾最想了解的事情,經驗老道且博學的作者還漫談了航空業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內情與影響,並以專業機師身份提供見解,廣獲好評。
如果你是空中旅人,很可能疑懼過這些事情
- 起飛後沒多久我們就因「尾流擾動」而被猛力甩來甩去。那是什麼?有多危險?
- 要是飛機上的引擎全部失效,飛機能不能滑行降落?
- 我們曾盤旋一個小時才著陸。飛機都儲存多少燃油來應付這種情況?航空公司會不會為了省錢而偷吃步?
- 飛機被鳥撞上有多危險?冰雪會對飛機造成多大危害?
- 搭到比較舊的型號需要擔心嗎?
- 常聽說機艙的空氣不僅骯髒,而且充滿細菌。真的嗎?
- 聽說駕駛會降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好讓乘客規矩聽話?!
- 飛行途中,要是有誰想打開某扇門,他們辦得到嗎?別傻了……
- 聽說寵物都放在機艙底部沒有暖氣、沒有加壓的地方……
- 共用班號是啥?乘客要特別注意什麼嗎?
- 有些航線明明很短,為何航空公司動用大型客機?
- 飛行途中與其他飛機「空中接近」很危險吧?
- 過去免費,如今航空公司開始收費的項目有哪些?
如果你有志投身商業航空,或許想知道這些事
- 機長、副機長、機師、副機師的差別在哪裡?
- 如何才能成為航空公司機師呢?
- 要通過哪些考驗與試煉,才能達到航空公司的條件?
- 由誰來評鑑機師,予以加薪或升遷?評鑑依據是什麼?
- 以前大家都說機師薪水非常高,現在還是這樣嗎?
- 航空業內部文化會不會讓女機師較難生存?
- 業內人員可以享有什麼樣的旅遊福利?
- 聽說商務客機基本上已可全自動駕駛,真的嗎?機師是不是快要失業了?
倘若你對航空史上知名事件深感好奇,這本書有
- 空中犯罪活動鼎盛期的幾起事件。
- 史上最悲慘的十起空難。
- 史上最慘烈空難:特內里費島空難的恐怖與荒謬。
- 九一一恐怖攻擊當日作者的遭遇。
- 九一一事件後,飛航法規與機場規定有什麼變化?哪些合理?哪些荒謬?
要是你好奇一些飛航方面的科學
- 機翼尾端翹起的小翅膀作用是什麼?
- 波音飛機跟空中巴士的品質有差嗎?
- 噴射發動機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 頻繁飛行跟環境保護,這兩者能否兼顧?
- 飛機輪胎一定承受很大的壓力。爆胎是不是很常見呢?
- 手機與可攜式電子設備真的會威脅飛航安全嗎?
你可能還對以下事情有興趣。本書作者超會聊
- 假如搭飛機真的很安全,航空公司怎麼不公告周知呢?
- 天空變得這麼擁擠,飛機相撞的危機有多大?還有,地面相撞意外呢?
- 幾乎每一樁著名墜機事故都有幾個陰謀論,挑幾則出來澄清流傳已久的疑點吧。
- 全球各家航空公司的商標演變與塗裝風格。
- 美國國內航空公司的服務標準,對比全球信譽頂尖的航空公司服務內容。
- 航空業的競爭這麼激烈,有沒有給消費者帶來什麼好處呢?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永豐「DAWHO之夜」帶大戶看大勢:展望2024經濟走向,深度解析股房雙市投資契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11月29日,關鍵評論網攜手永豐銀行舉辦直播活動《DAWHO之夜》,邀請到吳怡霈主持,以及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樂居創辦人李奕農兩位投資專家,與大家分析2024年的經濟、房市,以及持續發燒的AI議題,尋覓投資契機!
去年開始,關鍵評論網攜手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舉辦系列直播活動《DAWHO之夜》。每次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帶來實用的生活、理財知識,播出至今深受觀眾喜愛,像是2月播出的「行為財務學實踐大戶方舟策略」、或是6月播出的「大戶的日本秘境攻略」,也都好評如潮。
今年11月29日傍晚,雙方再次合作舉辦大戶們敲碗已久的直播活動──「DAWHO之夜:2024經濟展望」,本次邀請到知性主播吳怡霈擔綱主持,以及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樂居創辦人李奕農兩位股市房市投資專家,與大家細細分析2024年的經濟、房市,以及持續發燒的AI議題,在溫和衰退中尋覓投資契機!
2024經濟「審慎樂觀」!做好資產分配是投資成功關鍵
隨著2023年越來越接近尾聲, 2024年臺灣經濟預測也紛紛出爐,綜觀各界預測報告*,2024年經濟成長率預估落在3%上下,較2023年增長約1.5個百分點。對於明年臺灣的景氣觀察,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以烏俄戰爭、美中科技角力等國際事件的影響力式微為例,說明過去影響經濟的風險事件都已漸漸被認為「可控」,再加上近期作為經濟先行指標的股市也回穩、上漲,因此認為未來景氣將會緩慢恢復正常。
周教授提醒,雖然樂觀看待未來趨勢,但還是必須關注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政策」和「以巴衝突」的後續情形。不管是債市還是股市,只要利率政策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此外他也提到,雖然從過去歷史看來,地緣政治事件對市場影響短暫,但仍建議投資人要多加注意,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
談到投資心法,周冠男也強調,「投資絕對不是短線賺大錢的事情,不能急。為什麼『經濟循環』裡面有『循環』?因為它不可能永遠都不好。所以我們要做好資產配置,長期它就可能會自然而然地往上增值。」除此之外,他也分享資產配置比例的建議,「我覺得更精確的比例是『100-年齡』。」例如30歲年輕人的配置方向就是70%股票、30%債券,然後每個人再根據個別的風險承受能力調節。最後,周冠男也建議大家在選擇標的時要落實分散的動作,避免一注獨壓某檔標的,因為市場到底最後誰會存活、誰能出線都是未知數。

2024房市「量」重於「價」!給首購族與投資人的建議
除了股市,房市的發展也是許多投資人關注的重點,尤其在臺灣號稱年度最重的打「炒房」政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正式實施以後,不少人認為房市好像活力不再。對此,樂居創辦人李奕農以國泰房價指數及央行報告*推論,認為未來房市將出現「價格緩漲、成交量萎縮、建商推案量縮」三大趨勢,建議2024年投資人可以從「成交量」觀察房屋的剛性需求強烈與否,進而判斷未來房市走勢。

此外,李奕農進一步指出,「看似條例實施壓縮了預售屋的淨轉手空間,整體市場萎縮、監理轉嚴,預售屋受傷應該比較嚴重,但實際上預售屋還是交易最熱絡的。」原因出在預售市場分期支付款項的特性,所以他認為未來預售屋的成交量還是持續看漲,且整體房市也不會過於疲弱。他接著解釋,「就像實價登錄不能稱為打房手段,近期政府只是增加監管力道,整頓市場的交易狀況,讓房地產交易回歸正常化,所以我不認為這些政策會導致房市走緩。」
面對首購族的聽眾,李奕農認為可以跟著政策走,例如現在提供利率補貼、寬限期延長、貸款年限延長的「新青年安心成家房貸」就是不錯的機會;但如果是投資人,李奕農則建議要等到政府把限貸政策移除的時候,才比較是進場投資的時機。

AI話題持續發燒,股房雙市怎麼看?
活動過程中,也談到近年熱門的AI話題。對此,李奕農分享美國房產領域已經有運用AI預測房地產價值的成熟案例,說明AI未來很可能成為房市中預測物件價值的工具,無論是投資還是自住都能幫助到想買房的購屋族。周冠男也認同AI崛起的趨勢,並從兩大觀點進一步分析,「第一,市場最近剛從AI熱潮冷靜下來,市場和投資人也能更客觀的看待產業未來的前景;第二,回到生活面來看,AI也只會越來越強,不管是金融商品推薦、醫藥應用、電信通訊、傳播應用,甚至是娛樂產業都是一片藍海,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
不過論及「出手」時,他也鄭重的再次提醒,「還是那一句,出手之前要做研究、不要單押某一家股票;最好AI相關標的都要有所涉獵,或是挑選一個投資組合,盡量把風險透過資產配置分散開。」就像周冠男教授不斷強調的,投資最忌諱人云亦云,哪個故事好聽走哪邊。因為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度不同,投資理財的規劃、資產配置的方式也不同,投資人必須仔細思考,做好功課,然後才能在一次次的配置和操作過程,領悟到屬於自己的投資心法,並在2024年把握市場大勢,享受被動投資的甜美果實。

*註1:綜觀中央銀行、行政院主計總處、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院等單位所公布之經濟報告中的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
*註2:2023年10月3日,中央銀行業務報告暨 113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行政院歲入預算有關中央銀行股息紅利繳庫部分之說明,第33頁。
* 來賓言論不代表永豐銀行之立場,直播活動體驗旨在提供趣味性互動,因每個人的狀況不盡相同,使用者應自行評估與參考,切勿以此直播內容作為生活規劃的唯一依據。
* 注意事項:
1. 基金: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請至永豐銀行基金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mma.sinopac.com/mma/SinopacFundSearch/search/FundIndex.aspx
2. 美股:
(1). 投資人投資海外股票之決定應依本身判斷為之,且應自行負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本行並不分擔投資風險或為任何收益保證。投資海外股票有投資風險(包括但不限於信用、價格、匯率、下市、政治之風險),亦可能發生部分或全部本金之損失,最大可能損失為全部投資本金及利息。申購前請至永豐銀行美股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bank.sinopac.com/sinopacBT/webevents/USStock/index.html
(2). 投資一定有風險,股票/ETF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請至永豐銀行 ShareShares 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mma.sinopac.com/ShareShares/Index.aspx
3. ibrAin:永豐商業銀行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09年9月10日金管證投字第1090352215號函核准辦理兼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請至永豐銀行ibrAin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bank.sinopac.com/sinopacBT/webevents/ibrain/index.html
4. 大戶投:「大戶投」為永豐金證券提供之服務,詳情請至大戶投網站參考完整說明:https://dawho.tw/hot/dawhotou/
5.房貸:「理財型房貸」為永豐銀行提供之服務,請評估投資風險及自身償債能力,詳情請至房貸網站參考完整說明:https://dawho.tw/hot/mortg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