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隨著馴化會逐漸變小?被馴化的家貓反而越來越大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般而言,物種會隨著馴化體型逐漸變小,不過,在使用電子卡鉗將遺骸一一測量與比較後,研究人員發現自維京時期(Viking Age)開始,貓的體型便隨時間推移而增加。相較於維京時期的貓,現今的家貓體型也顯著增加16%。
文:李依庭(集敏感和孤寂於一身,執著日常中的字字珠璣,科學月刊主編)
「喵~」在天還未亮的冬日清晨,走在無人的街道上,待想快速穿越天橋,到達馬路另一頭的河濱公園慢跑時,被橋下一聲突如其來貓叫聲所吸引。走近一看,是隻黃色虎斑貓,蜷在角落正瑟瑟發抖,透漏著飢寒交迫的眼神。忘了當初慢跑的目的,隨即找尋就近的便利超商,購買貓罐頭後匆匆回到橋下,餵食飢腸轆轆的牠。
運動過後,旭日也已東昇,漫步回住處,走近門口、拿出鑰匙欲旋開門,便聽到門的另一頭傳來細微的喵叫聲,打開門,迎面而來的是一隻趴在沙發上、想從映著落地窗灑進客廳的一抹陽光中,尋求一絲冬日暖和的白色金吉拉(chinchilla)。走到飼料櫃前,金吉拉隨即跳下沙發,亦步亦趨地跟在腳邊,等待著屬於牠的食糧。

現代人將貓視為寵物是數千年來馴化的結果,文獻顯示,現代家貓皆是由至今還存在於中東沙漠中的小型、黃褐色非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 lybica)後代。而最早的馴化紀錄可追溯至西元前7500年、在現今地中海島國賽普勒斯(Cyprus)的遺址中所發現埋葬在人類旁的貓墳墓,代表古埃及人嘗試將貓培育成可愛、親近人類的家貓。從考古文獻中也可發現古埃及人對貓的喜愛更是不在話下,若家中所飼養的貓過世,飼主會剃掉一邊眉毛以示哀悼,而蓄意殺貓則會被處以死刑。
西元前1700年,貓開始被人們帶上船以消滅囓齒動物,如老鼠。自此,貓便跨越地中海,逐漸被廣為飼養。西元200年,北歐的丹麥人也有飼養貓的跡象,考古學家在此時期的火葬遺骸中,發現帶有洞孔的貓踝骨,推測當時的人們將此做為護身符配戴。西元8世紀,維京人則因其溫暖的毛皮和具有消滅老鼠功用而飼養,貓毛皮在此時期也成為一項能賣得高價的珍品。
然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考古學家卻在這段馴化的歷史中,發現一件特別的事情。研究人員從哥本哈根動物博物館長期至丹麥各地考古所採集的遺址、數十袋混合各種動物骨骼的麻布中,挑出所有貓遺骸,包含頭骨、股骨和脛骨等。隨後,研究人員將其收集並分類,發現這些遺骸橫跨青銅器時代(Bronze Age)晚期至17世紀末,所涵蓋的年代超過2000年。
一般而言,物種會隨著馴化體型逐漸變小,不過,在使用電子卡鉗將遺骸一一測量與比較後,研究人員發現自維京時期(Viking Age)開始,貓的體型便隨時間推移而增加。相較於維京時期的貓,現今的家貓體型也顯著增加16%。
儘管此研究只針對在丹麥地區生活的貓,或許不能代表世界其他地區的貓。不過,1987年一項德國的研究中也支持這項結果,透過貓遺骸的量測,發現中世紀時期的貓體型小於現今家貓。
研究人員表示,此改變可能是食物量增加和生活條件產生改變等因素。由於中世紀時期人口成長、城鎮不斷擴大,大量的垃圾堆積造成囓齒動物的增加,使貓在食物取得上更為容易。另外,從中世紀晚期至今,貓也漸漸從具捕鼠功能的動物轉變為依靠人類餵養、受到良好照顧的寵物。因此,在減少狩獵活動和食物無虞之下,使牠們的體型越來越大。
但是,也有其他研究貓馴化的學者提出不同看法,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是由於吃得多或其體內的基因產生改變,導致體型變得更大。並且,認為若想找出問題的答案,未來或許需要從遺骸中的DNA分析和不斷改變的飲食型態著手,才能釐清馴化背後的真相。
讀到這裡,順手摸著躺在地板上慵懶的金吉拉,不禁想著會不會有一天在人類的「悉心呵護」下,體型逐漸趨近其他貓科動物,應該不會……吧?
參考資料:
- Emily Underwood, Viking cat skeletons reveal a surprising growth in the size of felines over time, Science, 2018/12/18.
- Bitz-Thorsen and Gotfredsen,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 in Denmark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ize since the Viking Age, Danish Journal of Archaeology, Vol. 7: 241-254, 2018.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