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為了空氣,挑戰彰化「鐵藍」選區的「理科伯伯」楊澤民

【專訪】為了空氣,挑戰彰化「鐵藍」選區的「理科伯伯」楊澤民
Photo Credit: 楊澤民辦公室 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彰化第一選區將在3月16日進行立委補選,過去在彰化從來沒有拿下一席立委的時代力量,這次推出了「理科伯伯」楊澤民參選。但楊澤民是誰?他為什麼會成為一時之選?

(2019.2.19 更新喪失選舉資格)

經確認,楊澤民因戶籍遷入時間晚於中選會選舉公告,確定喪失補選資格,不過楊澤民辦公室表示,確定將投身2020年立委選舉,未來將持續關心環境、政治。

接到消息後,楊澤民表示內心很平靜,他說「這次中選會不讓我選,但還是會持續下去,要走出一條改變的路。」至於未來要到哪個選區參選,楊澤民說大家都希望他不要退到其他選區,但目前還不確定,鹿港、和美的辦公室租約到期後,也還是會四處拜訪民眾,先緩一下,再決定下一步如何出發。

彰化第一選區另3名候選人(國民黨籍柯呈枋、民進黨籍黃振彥、無黨籍紀慶堂)的選舉名單,則將於3月5日公告。

(以下專訪原刊於2/18)

九合一大選之後,地方勢力跟著洗牌。今年3月16日,新北、台南、彰化及金門將同步進行立委補選,雖然只是地方選舉,但因距離2020大選不到一年,這次的補選無疑是一場地方前哨戰,格外受到注目。

其中,人口超過百萬的彰化縣,選區重劃後立委只剩4席,區域立委握有的資源可想而知。歷年來這裡都是藍綠兩黨之爭——2008年4席立委全是國民黨籍,不過到了2016年國民黨只保住1席,另外3席全被民進黨給拿下,堪稱民進黨選得最好的一年,而當時國民黨唯一屹立不搖的,就是這次要補選的第一選區。

位在彰化西北邊的第一選區,是當地人口中的「海線」,除了傳統農漁業,更重要的是這裡密集的工業區——彰化縣面積最大的「彰濱工業區」就橫跨其中3個區域(鹿港、線西、伸港),和美鎮也有水五金產業聚落,6個行政區域裡,幾乎每個行政區域都有工業區。

而立委王惠美去年挑戰縣長大位,截斷前縣長魏明谷的連任之路,成了彰化新縣長。這次補選,國民黨派出曾任彰化副縣長的柯呈枋,由王惠美的競選主任謝式穀親自操盤;民進黨也不遑多讓,由曾擔任鹿港鎮長黃振彥出馬角逐。

代表第三勢力的時代力量,過去在彰化從來沒有拿下一席立委,這次推出了號稱「理科伯伯」的楊澤民,再加上無黨籍的紀慶堂,構成了四搶一的局面,為這次補選增添了一些變數。

但「楊澤民」是誰?他為什麼會在這時候出來選?

眾神爭奪之地,派出的卻是「非典型」政治人物

客運從彰化開往鹿港,沿路經過製作神轎的小型工廠,最後在正興路旁的轉運站停了下來,沿著小巷走到時代力量在中山路臨時成立的競選辦公室,熱鬧的街口,走到底就是天后宮,下個月的補選之前,這裡將成「眾神」爭奪之地。

但這選區的爭奪戰,「移駕」來的卻是隔壁選區的人物。【註】

在鹿港以南的溪湖鎮,「楊」是大姓,據稱那裡有一半的人姓楊。楊澤民的父親楊春木是當地赫赫有名的人物,日本時代當過溪湖庄長,也做過彰化縣議長,彰化兩大客運——跑北線(彰化南投北邊)的彰化客運和跑南線(彰化南投南部)的員林客運,都和楊家有關。不只如此,早期台中彰化一帶的製造業、中小企業和大的商銀借錢不易,楊春木還和地方人士一起成立了台中區合會(台中銀行的前身),為當地提供籌措資金的管道。

父親在地方上有聲望,楊澤民的二哥楊天錫也很有政治野心,不只選過立委,也曾出來選總統。聊到這個哥哥,楊澤民淡淡地說,「從小他差我6歲,我小學他進初中,我初中他就保送台大醫科,我和他離得很遙遠。」

「他不聽爸爸說『別碰政治』」,楊澤民這樣形容哥哥,但如今投身選舉,他也說不知道父親會怎麼看自己。

楊澤民
Photo Credit: 楊澤民辦公室 提供

宣傳海報上的楊澤民西裝筆挺,化了妝後面皮白淨,連熟識的記者也揶揄他,形象照怎麼拍得這麼「粉味」。

許多人對楊澤民的印象,和地方仕紳無關、也還不算是政治人物,在今年1月決定參選以前,他都是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執行長,和砲火猛烈的醫師葉光芃並肩站在一起,反國光石化、反六輕擴廠、反台化汽電共生。從2010年至今,8年的時間開了200場記者會,平均一年就跑了40場。

人生中第一場記者會,楊澤民還記得很清楚,當時是如何被趕鴨子上架。

「2010年11月10日,我在八卦山上被人放鴿子,中午12點要開記者會了,半個鐘頭前一個精誠中學的老師打電話來說,楊董事(當時楊澤民還是精誠中學的董事),我下午有事不能來了,但校長鼓勵你去參加,這場記者會就交給你了。」

2010年,國光石化在彰化展開環評審查,打算在當地設廠,當時雖有環保聯盟北上抗議,「救救白海豚」的口號風靡一時,不過彰化在地的反對力量尚未凝聚,當時彰化縣長卓伯源和4位國民黨立委,都支持國光石化。

國光石化眼看著就要來了,臨時被推上場、記者會說得支支吾吾的楊澤民還不曉得,56歲的這一年,自己人生的下半場已和環境運動接上軌道。

面對困難,「程式」是他最忠實的戰友

「我的個性就很ㄍㄟˇ(台語指小孩調皮搗蛋的意思),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想說就我來。」楊澤民這樣形容自己。不過更多的時候,他其實是不得不扛起放在他身上的重擔。

台大化學系畢業後,楊澤民跟隨著姊姊們的腳步到美國,在加州柏克萊分校攻讀博士學位,之後在IBM工作了16年,當電腦工程顧問,直到39歲那年因父親病危回台,開始接手家族事業。

1992年父親過世後,楊澤民空降為員林客運董事,當時主要幹線有違規業者在跑,中型巴士可以直接開上高速公路,客運因為要一站一站載客,受到不少衝擊,加上員林客運跑的是地方路線,員工待了一兩年後,也會因為薪水跳槽到統聯、國光這些跑長途的客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