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為了空氣,挑戰彰化「鐵藍」選區的「理科伯伯」楊澤民

【專訪】為了空氣,挑戰彰化「鐵藍」選區的「理科伯伯」楊澤民
Photo Credit: 楊澤民辦公室 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彰化第一選區將在3月16日進行立委補選,過去在彰化從來沒有拿下一席立委的時代力量,這次推出了「理科伯伯」楊澤民參選。但楊澤民是誰?他為什麼會成為一時之選?

面對這些問題,楊澤民說,「一個人回到故鄉,爸爸也不在了,早上去公司,晚上大家下班了,我一個人就在員林總公司一直寫程式,越寫越多,多少旅客、載客獎金、薪資的問題,都可以自己處理了。」他說手上剛好有幾本商用程式的書,自己看了就學著寫,陌生的問題,他選擇用自己熟悉的工程語言去解決。

沒想到的是,這樣的技術不只用在管理家族企業,後來更被借用去管理全台的空氣數據。

2010年,楊澤民剛辭去員林客運的董事(但仍為員林客運最大股東),也退出台中銀行的事務,以他自己的話來說,「是比較清閒一些。」幫忙國光石化告一段落後,六輕擴廠開發計畫跟著登場,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召集人陳椒華跑來找他,要求他參與相關的環評審查會議,說「你們彰化人當然要關心濁水溪另一邊,六輕排放汙染的問題」,楊澤民回憶說,「陳椒華以為我會好好念書,把六輕1980年開始規劃的環境影響說明書,印了一大堆,請我和她一起念,同甘共苦。」

中部人最恨的,就是南北夾殺的空汙。彰化大肚溪以北有台中的火力發電廠、中龍鋼鐵廠,濁水溪以南有雲林麥寮的六輕,空氣不分縣市的飄來,加上彰化八卦山下還有3座台化「燃煤汽電共生」鍋爐,根據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的統計,去年PM2.5年均值最高的縣市,彰化二林緊接在高雄之後,排名第5。

近年來人們聞PM2.5色變,不過楊澤民說,以前沒人知道PM2.5對健康的影響,「我們鄉下長大的,看到霧霧茫茫,會以為那是田間的水霧,不會想到那就是毒霾,連我自己念化學的,都不會覺得奇怪,不會聯想到PM2.5對身體的危害。」

當時中興大學教授莊秉潔等人,開始寫關於PM2.5的報告,楊澤民讀了報告後,想更知道PM2.5對健康的影響,特別是靠近六輕,比如彰化二林的區域,「彰基(彰化基督教醫院)有二林分院,我一直想抓兒科醫院的數據,因為小孩子是空汙的敏感族群,有沒有充足的數據,講這兩者的關聯?」於是他寫了信,拜託彰基的醫生朋友分析歷年彰化縣民呼吸道和心肺血管疾病的統計資料,也是在那個時候,認識了他的後來的戰友——婦產科醫生葉光芃,也是後來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的創辦人。

楊澤民
楊澤民(右一)與葉光芃(中)今年1月舉辦記者會,公布2018年臭氧(PM10)統計數據。|Photo Credit: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

聊到朋友楊澤民,葉光芃說他是一個有理念,又很堅持的人,楊澤民比他早接觸PM2.5的議題,葉光芃說他對PM2.5、臭氧的知識都是和楊澤民學習來的:「就專業來講,空氣汙染方面他是我的導師,很多化學的東西我念醫學隔行如隔山,他比環保署還強。」

看著朋友參選,葉光芃說對楊澤民來說是犧牲,「傻人才要去選舉,(從政)能夠改變的是有限的。」但他也說,送他進國會,會比待在NGO裡更能發揮功效。

「以後不只我們的記者會,楊立委可以去更多的記者會,在立法院發揮質詢,去衝撞。」

彰化人口逾百萬,為什麼推一個人出來這麼難?

楊澤民說,當時剛從美國回台,看到地方許多事情被黑道把持,他問身邊的朋友說「你們怎麼不睬政治?」大家都說不要啦。從事政治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都高,楊澤民說每個人總是要有個正業養家活口,跳出來從事政治並不容易。

替楊澤民競選、同樣也是來自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的鄭凱仁說,「藍綠讓人太厭倦了」,應該要有第三政黨出來,不過以他出身的彰化市來說,在去年吳韋達參選(議員)之前,時代力量是推不出候選人來的,「時代力量對我們來說是很遙遠的,提到時代力量都說那是台北一群少年人,並沒有在地紮根的概念。」

一個難以打入在地的政黨,一個無心從政的環境運動者,又是如何湊在一起的?

答案是空氣。

2016年9月18日,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舉辦反台化遊行,要求彰化縣政府停止展延台化彰化廠汽電共生鍋爐的生煤許可,當時時代力量的黨主席黃國昌特別到彰化,和他們走完全程,楊澤民說,民進黨執政後對空氣議題噤聲,連向來關注雲林六輕的立委劉建國都被踢出衛環委員會,反而因為空汙議題和時代力量成為夥伴,後來才決定入黨參選。

去年剛當選的時力彰化議員吳韋達形容,當初如何說服楊澤民出來選,他說「伯伯都是自己一個人坐在家裡的地板,就著日式的矮桌打電腦,每天從全台77個空氣測站撈數據、分析、整理成報告,再由環團的人發布。」

「我跟他說,你花這麼多力氣,你知道怎麼做,也每天都在做這種routine(例行公事)的事情,與其這樣,如果走入體制內,你批一個公文就可以要求環保署提供這樣的數據。」或許是這樣,才打動楊澤民。

楊澤民(文章發布前此照片不可使用)
吳韋達(右)與楊澤民於鹿港競選辦公室。|Photo Credit: 楊澤民辦公室 提供

楊澤民也開玩笑地和葉光芃說,如果他選上了,會比和葉光芃一起工作容易,許多資料都可以要求公開透明,不用每年配合環保署年底預告年報的時間,跨年時還忙著整理報告。

環保署已經有公開的數據,但楊澤民說,「數據可以說服人,但數據到底可不可信?」彰化縣總面積1074平方公里,卻只有3個空氣測站,能不能如實反映各區域的空氣品質已令人存疑,再加上PM2.5偵測分為手動和自動,環保署的資料回歸是以手動測站為主。

楊澤民指出,我們現在看到的測站數據,都是每小時經過「線性回歸」調整過的數字,舉例來說,環保署空氣品質網上彰化二林的PM2.5數值,是當地自動測站的數字經過線性回歸,和有手動測站的彰化市做過比對,其實打了75折,楊澤民說這樣的計算不只不合理,更可能低估了當下的空氣品質,無法及時做出空汙預警。

「念環工的人都知道這個事,為什麼是楊澤民念化學的,葉光芃念醫學的出來?為什麼不能各司其職,要讓楊澤民、葉光芃去做這個事情?」楊澤民這麼質疑著。

預備了65年,環保志工「辭職」準備進軍國會

因為參選,楊澤民也辭去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的執行長職位,他笑著說,說起來都覺得奇怪,志工還需要辭職嗎?

辦公室門口擺著一架400瓦的風力發電機,表明他支持再生能源的意念,呼應彰化即將成為離岸風電的產業熱點,對於政治或許陌生,但楊澤民總是從他熟悉的實驗入手,他說總是要自己做些實驗,來確立書上說的,或是彰化推展再生能源可能需解決的科技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