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從個人幸福快樂到商業心理學:2019年心理學入門推介書單

從個人幸福快樂到商業心理學:2019年心理學入門推介書單
Photo Credit: publicdomainpictures.net, CC0 Design: Alex Lai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很多人都對學習心理學都充滿興趣,可惜市面上心理學書籍參差不齊,很容易把僞科學當成心理學。筆者就在此分享一直學習心理學以來幾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文:Peter(澍洞創辦人,希望讓香港大眾重新發現心理學)



普通人為何要關心心理學?

心理學指運用有系統而科學化的方法去理解人的情緒、思想、行爲。學習心理學不但能令我們增進自我理解,更能幫助我們挑戰對人性中理解一些「理所當然」的想法。舉個例子,如果要開間麵包店,很多人都會以為越多麵包款式就越能吸引顧客購買。但根據研究,其實可能少而精的選項才能增進顧客的購買意欲,因為過多的麵包款式會令比較不同款式的喜好非常費神。這個簡單的例子看到,心理學不但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更對商業等不同領域有實用價值。

雖然很多人都對學習心理學都充滿興趣,但可惜市面上的心理學書籍參差不齊,很容易把僞科學當成心理學。筆者就在此分享一直學習心理學以來幾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每一本都是由行業翹楚所著,內容精彩、研究充分,最重要是對初學者也不會太難入口,而且對生活非常實用。


範疇:個人成長,幸福與快樂

unnamed
圖片由作者提供

《正念:八週靜心計畫,找回心的喜悅》

Mindfulness: An Eight-Week Plan for Finding Peace in a Frantic World

作者:Danny Penman, Mark Williams

難度:★☆☆☆☆

這本是靜觀冥想的入門書。怎樣才算一本入門好書?我認為要立論有根有據,科學研究充分;要系統完備、清晰易明,讓讀者明白靜觀的精粹;而且要確實可行,有指示可循讓讀者親身修練。而《正念:八週靜心計畫,找回心的喜悅》就是一本符合這些條件的好書。

作者 Mark Williams 出身自牛津大學正念中心,是 MBCT 療法的鼻祖,其提倡的正念療法,數十載以來已得到大量科學認證,對管理焦慮等情緒什有幫助。雖然作者學術背景專業,但寫法簡單易明,當中不乏讓人會心微笑的生活例子。而最重要的是,本書是個八星期的小小靜觀課程,附有相關的修習錄音和生活練習。我強烈建議讀者一個星期讀一節,並按書中所示練習。八星期過去,己能掌握靜觀的基礎,並體會其帶來的好處。

unnamed_(1)
圖片由作者提供

《象與騎象人》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作者:Jonathan Haidt

難度:★★☆☆☆

這本書之前已經推介過。書本以心理學分析了十個對人生至關重要的題目,包括神、愛、逆景、道德、快樂等。這些議題,每一個人都需要面對。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就引用了大量心理學研究,去分析探問這些議題。並為「我生來就鬱鬱寡歡,該如何是好?」「我如何信服他人?」「爲什麼人總是自我感覺良好?」等有迫切性的疑難提出切實的建議。雖然這些問題未必看完一本書就會解決,但本書的觀點的確新穎而具啟發性,而且閱讀過程充滿趣味,毫不離地。

範疇:道德、正義與社會心理學

unnamed
圖片由作者提供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

The Righteous Mind: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

作者:Jonathan Haidt

難度:★★☆☆☆

這本書和《象與騎象人》的作者是同一個人。Haidt 認爲,人之所以有截然不同的政治取向,因爲不同人有不同的「道德口味」,有人比較重視苦難、也有人比較重視忠誠,而當中的分別就是不同人都真心認爲自己是正義的一方的原因:原來對大家來說「正義」是不一樣的。看畢本書,不但對道德心理學大開眼目,更感覺人變得比較包容,願意理解對方的觀點。

unnamed_(2)
圖片由作者提供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

作者:Philip Zimbardo

難度:★★☆☆☆

這本書的作者是領導非常著名的史丹福監獄實驗的教授。在史丹福監獄實驗中,一群心理正常的大學生被隨機分成兩組,在一個模擬的監獄扮演囚犯和獄卒。結果令人非常驚訝:獄卒在數天以後就化身為令人害怕的魔鬼,對囚犯諸多欺壓、悔辱。囚犯也似乎忘記了他們只是實驗的參加者,大部份對獄卒唯命是從。實驗最終趨近失控,不得不中途腰斬。這個實驗說明了角色與環境的巨力,能使人做出有為良知的行為。而這本書就仔細記錄了整個過程,以及作者對道德心理學的一些觀察、分析。


範疇:商業心理學

unnamed_(3)
圖片由作者提供

《快思慢想》

Thinking, Fast and Slow

作者:Daniel Kahneman

難度:★★★☆☆

如果要說人的決策過程,就不得不提本書。傳統的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動物,只要沒有和其他目標如友誼、自我型象等衝突,就能理智地最大化自己的經濟利益。可是作者多年的研究顯示事實並非如此,人在衡量利益時,受到型型式式的認知謬誤(Cognitive Biases)影響。作者的研究成果,在市場學、人力資源管理、定價策略都可見其蹤,故他以此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unnamed_(4)
圖片由作者提供

《瘋潮行銷:華頓商學院最熱門的一堂行銷課!6大關鍵感染力,瞬間引爆大流行》

Contagious: Why Things Catch on

作者: Jonah Berger

難度:★★☆☆☆

雖然本書的中文標題好像有點浮誇,但當中的內容卻非常真材實料。在二十一世紀,說到要推銷自己的產品或理念,很多人都會想起賣網上廣告,大曬金錢換取曝光。但作者提出其實口耳相傳才是令一件事物風行的最重要元素,他提出了六大因素,促使人群討論一件事物,並助以大量研究以及應用實例支持他的論點。如果你在營運一盤生意,或推廣一個理念,相信本書一定有些智慧你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