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都鐸王朝(六):亨利八世把王后休了,只因生不出個兒子

鐵腕.都鐸王朝(六):亨利八世把王后休了,只因生不出個兒子
Photo Credit:Joannes Corvus@Wiki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凱薩琳一直都竭力當個好王后好妻子,母儀天下,而且在英國並沒有因為生不出兒子便能休妻的法律,再加上亨利八世跟凱薩琳的婚姻還是由教皇安排,亨利八世可不能單方面就這樣休掉老婆。凱薩琳也一直不屈服,堅決不離婚。

那怎麼辦呢?亨利八世的近臣湯瑪斯・克倫威爾(Thomas Cromwell)想出了條絕妙的點子。他跟亨利八世說:「陛下英明神武,卻在逐鹿歐洲時失利,原因正是因為王室沒錢,而且還要每年向羅馬教皇進貢金錢,實在令人氣憤。既然教皇不識趣不肯讓你離婚,不如從此與羅馬教廷斷絕來往,把進貢教皇的錢留著自用,把天主教教會和修道院的財產充公,自己當起英國教會的老大。現在歐洲開始流行新教,馬丁・路德說的話在歐洲不乏支持,反正信上帝是因信稱義,不必通過那個羅馬教廷什麼的。」亨利八世聽罷,覺得非常有道理,連連稱讚,立即任命克倫威爾為首席國事大臣,趕緊進行英國宗教改革,主理所有脫離教廷的事務。

英國宗教改革開始後,迅速通過一系列法令,規定英國國王取代羅馬教皇成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領袖,制定教會規條、所有任命神職人員和司法裁決等本來是天主教會的權力全劃歸國王所有。亨利八世接著解散各地的修道院,並把本來是天主教會的財產和土地收歸國有。他把一部份留著,一部份賞賜了親信,一部份在市場放售,吸引了不少資產階級收購。這些得到土地的資產階級一下子社會地位躍升,英國社會從此不再只由傳統貴族主導,資產階級成為了新興力量,奠定後來英國政治制度革新的根基。由於這些資產階級在宗教改革中得益不少,因此成為了支持英國新國教的中流砥柱力量。

國王連宗教事務的權力也搞來了,亨利八世要離婚已經再沒障礙。成為主教的克倫威爾隨即主理宗教法廷,裁定亨利八世與凱薩琳的婚姻不合法。不合法的理據在於凱薩琳成為亨利八世的王后前已是前太子阿瑟之妻,所以亨利八世娶嫂子這段婚姻根本於禮不合。就這樣,亨利八世終於成功甩掉了凱薩琳,立即迎娶了安妮・博林為新王后。就在他們大婚之前,安妮・博林懷了亨利八世的骨肉,對於嚮往兒子的亨利八世而言,這實在是喜事連連。

當然,事情如果就在這裡圓滿結束便好了,後面的四個老婆也不用登場。在下集,讓我們繼續談談亨利八世的愛情故事。

本文獲即食歷史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