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7大黨團、155位議員連署挺台,蔡英文首度回應「兩岸和平協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蔡英文今(20)日發表「迴廊談話」時,表示來訪歐洲議員們也關切「兩岸和平協議」議題。蔡英文表示,中國不放棄武力犯台,沒有所謂對等的談判,台灣人民會很謹慎地來面對這件事情。
支持兩岸和平穩定,歐洲議會代表今(20)日將155位議員的連署聲明,當面交給總統蔡英文,罕見地對兩岸敏感議題表態。蔡英文上午在總統府進行「迴廊談話」時,除了感謝歐洲議員的相挺,也首度回應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日前將與中國洽簽兩岸《和平協議》的發言。
由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朗根(Werner Langen)為首,包括歐洲議會保守黨團議員貝爾德(Bas Belder)、人民黨團議員庫侃(Eduard Kukan)及蒲睿達(Cristian Dan Preda)、歐洲議會友台小組榮譽主席亞森柏斯基(Georg Jarzembowski)等核心成員17日至22日在台訪問,今日特將歐洲議會7大黨團共155位議員簽名連署的「促進台海和平穩定聲明」,當面交給蔡英文。

這項聲明指出,因應中國的軍事威脅升溫,歐洲議會自覺需傳達對兩岸關心的關切,除呼籲兩岸維持現狀,也強調歐盟及其成員國應持續支持中國與台灣發展和平關係,敦促中國避免在台海採取進一步軍事行動,另強力支持台灣參與相關的國際組織及活動。
《中央社》報導,中國藉經濟提高對歐洲影響力,因此歐洲議會過去較少公開討論兩岸政治議題,但近2年中國加強打壓台灣下反催出支持台灣力量,歐洲議會近年挺台力量日益增大,陸續通過多項挺台決議。去年中國展開軍機繞台等行動,歐洲議會去年9月通過「歐中關係」報告,呼籲歐盟及會員國全力遏止中國軍事挑釁台灣,12月另通過「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決議案,鼓勵中國與台灣迅速恢復對話,顯示在歐洲重視的亞太利益上,台灣占有一定地位。
一手推動這項「促進台海和平穩定聲明」連署的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曾厚仁表示,他發覺願意公開支持台灣的朋友變多。曾厚仁說,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今年1月2日發表「告台灣同胞書」,表示不承諾放棄對台使用武力後,歐洲議會在1月30日全會上更罕見約有20位議員公開發言聲援台灣,反對中國武力威嚇。
曾厚仁也指出,今日這份「促進台海和平穩定聲明」集結歐洲議會對中國軍事威脅的回應,特別是與決議案只按鈕表決不同,是每個議員個別簽名,有議員非常審慎考慮,曾有人簽名之後隔天又要求拿掉名字,就可得知在中國壓力下表態多不容易。
蔡英文首回應「和平協議」:傷害國家主權、社會不接受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提到,未來國民黨若執政,將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蔡英文今天早上發表「迴廊談話」時表示,歐洲議員們也關切「兩岸和平協議」議題。蔡英文表示,她告訴歐洲議員們,台灣長久以來都是這個區域和平穩定的貢獻者,中國的軍事企圖心及不放棄對臺動武,才是真正造成區域不穩定,以及對區域和平威脅的來源。
蔡英文也強調,在中國不放棄武力犯台,強推「一國兩制」框架的情況下,沒有所謂對等的談判,也不會有真正的和平,台灣人民會很謹慎地來面對這件事情,她也相信,台灣社會不會接受任何會消滅或傷害國家主權,或消滅台灣民主的任何政治協議。
「我們是民主國家,我們的方向很清楚,我們就是要自由、民主、安全與繁榮,台灣的未來由我們自己來決定。」
吳敦義再談和平協議,澄清非「投降協議」
而因應吳敦義的「兩岸和平協議說」,行政院日前宣布,將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列為立院本會期優先法案,明定兩岸任何涉及政治議題的談判將比照修憲門檻,並交付公投,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昨日於立院受訪時,更直接表明就是因為吳敦義拋出此議題,陸委會才修法拉高門檻。
為此,吳敦義今日受訪回應說,兩岸過去簽過23項協議,簽和平協議「哪裡是投降協議」。他也說不論簽什麼協議,都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只有政府或政府委託的機構,才能去跟中國簽署兩岸各種協議,他也一定會確保中華民國主權的完整跟尊嚴,而且確保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我不可能違法嘛」,吳敦義說,執政當局這樣批評,「我想一定是故意的。」
不過吳敦義也表示,執政當局提出的修法,如果得廣大民眾認同,國民黨將來執政後也不一定要再修法降低公投門檻,因為簽署前能進行公投,「也是全民意的表現。」
相關文章:
新聞來源:
- 總統迴廊談話 總統:臺灣的未來由我們自己決定(總統府新聞稿)
- 簽兩岸和平協議須先公投 陳明通坦言:為吳敦義修法(自由時報)
- 和平協議 吳敦義:依兩岸條例簽協議 哪是投降協議(中廣新聞網)
- 習談話國際不買單 反催出歐洲議會挺台聲量(中央社)
核稿編輯:楊士範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