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不死》:書店還是有存在的理由……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其實我關心的是第一線人員的未來。無論是淳久堂、丸善、還是文教堂,那些對工作抱持熱忱的書店店員,他們今後該如何走下去?該怎麼做才能繼續用心對待每本「書」?
拜讀完福嶋的四本著作,深切感受到他對「書」的基本態度始終如一。他不光只是埋首做研究,也會持續發表文章批評當前的物流體系與銷售現況,這是我對福嶋聰的印象。
我想福嶋之所以能堅持下去的原因,與他任職於淳久堂書店有很大的關係。總公司位於兵庫縣神戶市的淳久堂書店,二十年來不斷擴展,成了知名連鎖書店之一。包括福嶋過去擔任店長與副店長的店,淳久堂每每開設的新店,一定是眾所矚目的焦點。身處這個競爭白熱化的業界,能夠生存下來的書店,無疑是贏家。淳久堂的這個環境不但能確保他繼續從事實地考察的研究,而且待在這個與書店規模化、開店競爭等各種議題都有相關的場所,應給帶給他不少刺激才是。淳久堂不是那種店頭只放暢銷書,也不是單憑銷售成績決定是否上架的書店,這與福嶋的理論與實踐是一致的。
淳久堂書店於2009年成為大日本印刷的子公司,現在則是與過往書店業績執牛耳的丸善整併,加上以神奈川為據點的大型連鎖書店文教堂,大日本印刷旗下的書店集團規模,堪稱全日本最大。其實我對淳久堂今後將如何發展並不感興趣,反正這類連鎖書店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是力求提升市場占有率,就是搶奪新霸主的寶座。
其實我關心的是第一線人員的未來。無論是淳久堂、丸善、還是文教堂,那些對工作抱持熱忱的書店店員,他們今後該如何走下去?該怎麼做才能繼續用心對待每本「書」?當然身為知名書店店員,也是公司一員的福嶋聰,也必須面對這個問題。
在《書店人的工作》這本書中,有提及與病魔經過一番纏鬥後,毅然辭去汽車公司的工作,在神戶市內開了一間只有8.5坪大的書店,直到去世之前,當了不到十年書店老闆的福嶋之父。深受父親影響的福嶋,隨時提醒自己即便任職大型連鎖書店,還是要和在街上開間小書店的父親一樣,用心對待每一位客人、每一本書。
也許我本來就是個討厭被限制的人吧!「我們不進這種書」、「我們店裡不擺這種書」,這種態度著實令我厭惡。(摘自《作為劇場的書店》第一百七十三頁)
從之後的幾本著作,也能嗅到他不想因任職於大型連鎖書店這種封閉的環境裡,而讓自己看待事物的觀點因而受限的態度。大多數人都習慣由自己的立場判斷事物的成敗,那些對現況抱怨不已的書店店員也是,被所處環境限制了觀點。福嶋所寫的文章,免不了讓人聯想到是不是在影射淳久堂,至少越來越有這種感覺。然而每次讀他所寫的東西,就會對於只會出現在以「書」作為商品,也就是書店這個地方的人與事,產生莫大興趣。
我還記得自己對於福嶋聰研究了國內外各家公司推出的電子閱讀器,然後提出電子書可能於2010年正式滲透出版業界,因此應該回歸原點,重新思考紙本書的優點為何的這種主張十分感興趣。之所以說重新思考,是因為他在《書店人的工作》這本書出版的1997年前後,便已經提及CD-ROM等多媒體產品和網路的興起與「書」之間的關係。
包括利用電腦與手機閱讀等相關電子媒體,興起於2000年前半段,但主張「紙本書還是書市主力」的「守舊派」勢力依舊強大。因此2010年為「電子書時代」的說法,絲毫沒有落伍的疑慮,反而促使大家更積極地面對這種新閱讀型態,思考如何改變經營方針以因應這股潮流。只是電子書目前尚不成氣候,因此對滿懷開拓者精神的經營者來說,這是一項捨我其誰的閱讀革命,但對追隨者而言,卻是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
正因福嶋深知自己幾年前的主張被外界誤解為「走回頭路」,所以他在論述「紙本書的優點」時,是抱持著「就算再怎麼嫌惡電子書,也不否定它持續進化的事實」,我想這也是他在思考「書店究竟是什麼?」的一項素材。對福嶋來說,作為自己的工作環境,也是研究對象的「書店」,打從電子書問世之前便面臨這種危機,只因電子書的正式登場,讓人不禁更深思書店之所以存在的意義。
即便如此,書店還是有其存在的理由……那是什麼理由呢?
相關書摘 ▶《書店不死》:與書店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圖書館「不是零就是一」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書店不死》,時報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石橋毅史
譯者:楊明綺
書店是一種「親手把書交給讀者」的行業,也是把「書」裡的知識與情感傳承到下一個時代的力量。
探討「書」與「書店」的現在與未來,含有深刻熱情與反思的報導文學之作。
在東京的商店街,一手創立只有五坪大書店「日暮文庫」的原田真弓;迎戰「電子書時代」,極力主張「紙本」優點的淳久堂的福嶋聰;在和歌山「人口只有百人的村落」經營「井原心靈小舖」的井原萬見子;岩手縣「教主級」的前「澤屋書店」店員伊藤清彥;在鳥取追求並實踐「一般書店」的「定有堂書店」老闆奈良敏行……
在市街書店逐漸消失,書店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薄弱的現在,他們所捍衛的「書店」之所以應該存在的理由究竟為何?
他們為何堅持開設書店?
在電子書逐漸抬頭的時代,紙本出版流通業的運作系統現況是如何呢?在現實環境日益嚴苛的氣氛下,書店的存在意義是什麼?一些被認為「有特色的書店」裡的店員、老闆們,是以怎樣的姿態繼續經營著這個事業?
本書作者石橋毅史曾在出版社任職、而後擔任新聞記者,憑藉著對紙本書的熱愛,及對書籍從業人員背後執著熱情的好奇,在成為自由作家之後,遍訪日本數個知名的特色書店、連鎖書店、二手書店,專訪書店從業人員的工作心得,試圖從中分析「書」和「書店」在今後的發展與應該繼續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時代意義。從根本重新審思這般「傳遞書」的職業,存在的意義究竟為何?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史上最輕盈腳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adidas推出Ultraboost系列優勢大成之作──Ultraboost Light,以史上最輕的腳感為靈感,傳遞極致(ULTRA)舒適的理念,提供能量回饋的舒適感受。
在口罩禁令正式放寬的後疫情時代,對於喜歡運動的人而言,一雙舒適美觀的運動鞋絕對是生活中的必備單品。不過,想要找到一雙簡約、有型又兼具功能性的運動跑鞋,卻沒有想像中容易。巧的是,近期adidas為慶祝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推出一雙無論外觀還是性能都堪稱年度經典的鞋款──Ultraboost Light。

十年淬鍊,成就史上最輕盈腳感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不能忽略adidas獨創的BOOST科技,這個為全球運動跑鞋中底帶來的巨大影響,以及經典跑鞋系列「Ultraboost」一次又一次迭代的蛻變過程。
十年前,adidas以發泡微球與TPU材料合成的創新技術,開發出一顆顆外型近似爆米香的科技材質「BOOST」;經由特殊熱壓技術處理後,一顆顆橢圓討喜的BOOST聚合成特殊的能量膠囊的中底材質,當足部一觸地,數百顆BOOST能量膠囊立即引爆能量, 賦予了跑鞋前所未見的回彈腳感。
- 2013年,首款Boost科技跑鞋「Energy Boost」問世。革命性的科技材質「BOOST」一推出,連帶影響了整體製鞋產業製作工藝的轉變,讓這「能量膠囊」材質在極短的時間內掀起中底革命。
- 2015年,adidas引入Primeknit針織鞋面技術,打造出流線型跑鞋外觀;其中以Ultraboost OG/Ultraboost Triple White為代表,簡約百搭的前衛外型也在當時掀起一波跑鞋熱潮,更有好萊塢大明星愛穿加持。
- 2016年,Ultraboost首次結合「Continental ™馬牌橡膠大底」,搭配鞋領編織技術的更新,讓Ultraboost倚靠著「抓地力」、「耐磨性」及穿戴時的「完整包覆性」再次攀上跑鞋顛峰。
- 2019年,「Primeknit 360度針織鞋面」及「Torsion Spring創新抗扭轉系統」兩大創新技術賦予跑者更完整的包覆與支撐,讓Ultraboost再次迎來足部腳感的全方位進化。
- 2021年,BOOST技術又迎來巨大突破,中底顆粒含量增幅26%,結合最新L.E.P.抗扭轉系統給予使用者超勁感受,又一次顛覆了跑者對彈性能量的想像。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永續減碳更環保、輕量30%更舒適
歷經十年淬鍊,adidas始終站在時代尖端創造又突破,一步一步推進跑鞋科技的歷史足跡,成就無數年度潮流經典──2023年Ultraboost革命進化,史上最輕、最環保的Ultraboost Light問世。

要被譽為潮流經典跑鞋,俐落百搭的外觀、舒適耐穿的實用性缺一不可。首先,觀察成鞋的基礎科技及數據表現:Ultraboost Light使用了比過去BOOST顆粒輕量30%的「Light BOOST」顆粒製成跑鞋中底,不只將鞋全重降低近10%(尺寸UK8.5 Ultraboost 22-333g;Ultraboost Light 299g),回彈性能也增加4%,並較前代減少整整10%的碳足跡。這些數字不只意味著BOOST科技再上一層樓,更體現了adidas的品牌永續價值,為Ultraboost Light的「Light」賦予了低碳永續的特殊意義。
接著回到大家最關心的舒適度與實用性。這次adidas特意針對過去Ultraboost系列跑鞋的缺點進行優化,鞋面選擇延展性佳、透氣的Primeknit+針織網布,加強編織結構的支撐性、提升鞋面彈性,讓跑步時腳部能夠伸展,如襪子般易穿脫而不壓腳背;而Ultraboost系列一貫使用的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也依然保留,但特別的是,adidas這次透過左右豆莢式的排列,提供多方向抓地性、減輕穿著負擔;L.E.P抗扭系統也全面更新,從X型換成U型片,提供鞋身更好的穩定度及回彈性能。
最後,我們來看看它的外觀及配色。這次的Ultraboost Light鞋身承繼過去幾代Ultraboost白底的簡約風格,配上鮮明的橘紅色及淡藍色兩色線條點綴,搭著側面顯眼的三條黑線,整體外觀十分出色,搭配日常穿搭也非常適合。由船隻圓潤身形發想設計的中底線條也加強整體鞋身的協調感,強調出單品的存在感與圓融百搭的特質。

一代經典Ultraboost Light,年度必備的風格單品
adidas推出的「Ultraboost Light」跑鞋新經典,它完美傳承BOOST科技極輕超彈的材質特色,又以船隻圓潤的幾何形狀設計,實現輕巧舒適的穿戴感受。無論外觀還是性能,Ultraboost Light絕對可以說是難得一遇的複合性單品,不管你是追求舒適腳感的運動愛好者、還是尋找蒐藏價值與穿搭單品的典藏主義者,都能在上腳後獲得最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