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靜靜佇立在達爾文的花園》小說選摘:馬的寫作風格大概可以保護我們免遭革命之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兩位個性截然不同的天才,同時面臨懷才不遇的低潮,同樣都有徹夜難眠的處境,他們不約而同分別尋求貝克特醫師的協助。經過深度對談之後,貝克特發現達爾文缺少馬克思的積極大膽,而馬克思則過於自負,忘了衡量自己的力量,因此在他的巧妙安排下,為這兩位有著相同際遇的患者,安排了一頓晚宴。
達爾文臉上倏忽掠過一抹微笑。「是我的哪本書呢?」
「哎,肯定不是關於蘭花那本哪。可是誰曉得呢,那本他搞不好也讀過。馬克思讀書似乎就是囫圇吞棗。我指的當然是《物種起源》。」
貝克特醫師注視達爾文,好奇想知道他的反應。然而達爾文好像不怎麼驚奇,拿試管指指書櫃方向。「麻煩您就轉個身,瞧瞧那裡擺的書。」
貝克特醫師走過去,目光在許多書脊上游移。
「不是,左邊一點。再左邊一點。低一層隔板。對,那裡。不是,再往左一些些。就現在在您面前那本。綠色的書。」
貝克特醫師緊接著得連皺兩次鼻子,好挪正眼鏡,因為彎著脖子加上反光的玻璃片很難看得清。聽起來像是他在拼字。「卡—爾—馬—克—思,資—本—論。我真服了您了!我可以把書抽出來嗎?」
「當然可以。」
貝克特醫師打開玻璃門取出那冊書,翻開後大聲朗讀獻詞,吃驚不已:「一位坦誠的仰慕者獻給查爾斯.達爾文先生。卡爾.馬克思,一八七三年六月十六日於倫敦。」貝克特立時發覺只有前幾頁裁切開來。「裡頭您好像才沒讀幾頁。」
「那是德文哪!而且他的句子比拉丁文更冗長更難解,我中學時就被拉丁文整慘了。」達爾文在背後邊發出幾個輕蔑的嘖嘖聲,邊晃動上半身,順便也提供了小試管所需的搖動,彷彿他覺得那樣的散文不僅不流暢,簡直是可厭。
貝克特醫師迫不及待補充道:「我可以向您擔保,連英文版也讓人摸不著頭緒。如今已經有譯本了。新出現的誘因驅使我昨晚又試著把這本大部頭再讀一次。真是可怕。我真想向那位大無畏的譯者表達我的同情,另外送他一瓶上好的威士忌。這翻譯工作肯定如地獄般折磨人。」
「我們只能希望,這位譯者仁兄是名忠誠的共產主義擁護者,為支持革命而欣然完成他的工作。」
「即便對一個共產主義者而言,承受馬克思艱澀文筆的苦楚想必也是無可比擬的。」
「一般而言翻譯本就是個棘手的課題。」達爾文這下恢復了朝氣。「這是我的經驗之談。我可以跟您打包票,我寫完每本書都經歷許多無眠之夜,自問這回出版社考慮找哪位翻譯。您想想,這份工作交由一位對花粉或藤壺絲毫沒有半點興趣的仁兄!是多可怕的想法啊。最主要的是—會衍生多少錯誤的資料來源啊!」
貝克特醫師將《資本論》放回原處,輕撫過書背上印刷燙金的字母。「我認真問自己,是由於我貧乏的知識,還是作者欠缺的語言天賦使我理解得如此之少。直到深夜我還在搜尋一個足以拿來和他攀談的有趣段落。畢竟要問個像樣的問題得先有些許領悟才行。」
「哎呀,那或許也有好的一面。要是沒人看得懂他寫的,那他發表的見解便起不了作用。這樣的風格大概可以保護我們免遭革命之殃。」達爾文露出開心的目光。
「無論如何,我衷心同情您。」
「多謝。將近一點半的時候我差點把書扔到角落去。格外令我氣憤的是,馬克思在前言主張,他將重點盡量民粹化,否則難以讓人明瞭。接著就開始了。才第一頁我就被那些價值形式、價值大小、價值實體的概念弄得煩不勝煩。我試著用便條紙寫出我自己下的簡單定義,結果,才繼續看了幾句,就如紙牌屋倒塌一樣七零八落,毫不實際。」
「您這可憐人。」
「您在尋我開心。」
「怎麼可能呢?我只是看出我沒繼續裁切書頁讀下去是正確的。」
「當我最終被資本累積和徵收弄得精疲力竭癱倒在床上,反而輾轉難眠。今天早上喝茶時,腦袋裡還亂哄哄的,我感覺自己像買了頭大象的人,卻不知該拿牠怎麼辦。」
達爾文忍不住大笑,同時放了小屁,令他頗難為情。醫生出於禮貌置若罔聞,也想起了他的職責。他終於看著他的小本子,匆匆瀏覽了上次訪診做的筆記,然後問道:「那強心劑有效嗎?我先量量您的脈搏。」
他全神貫注地計數並摸索脈象,比尋常做的要久些。這令達爾文不安。貝克特醫師調整了幾次手指的位置,接著重新開始。他小心翼翼握住那瘦骨嶙峋的手關節,好似怕將關節捏碎了。達爾文覺得該問看看,是否哪裡不對勁了。還補充說他的老敵人又來了。
「您指的是噁心嗎?」
「也有。我指的是緊繃。昨夜我感覺到我的心臟在原本位置上缺乏足夠的空間,因而慢慢下沉。雖然我知道在解剖學上當然是不可能的,但那種感覺油然而生。我半夜一醒來,那感覺便壓制著我,令我不得不認真思考,那會不會真有可能發生。」
「您同時也有其他心臟不適感嗎?心律不整?疼痛?劇烈跳動?」
「很不幸,有的。我的心臟不是在風平浪靜中下沉。是在狂風暴雨中下沉!我身體其他部位也蠢蠢欲動。昨夜我的神經叢摸起來像是震動的小提琴琴弦。誰在這種情況下還睡得著呢?」
達爾文說話的同時,他的心臟疾馳起來。就在差點絆個踉蹌之際,他的左手一下抓住鬍子。一個愚蠢的壞習慣。其實這是個誤導的動作,通常會傳到左胸,到他心臟那個過分躍動的位置,他能感到大動脈血液流入。在某些清醒的夜晚,他彷彿覺得他的心臟先將血液打成泡沫,再從心室輸出。在這樣的時刻,他會看見粉紅水沫,儘管色澤嬌嫩卻不美麗,反倒是一幅充滿威脅的景象。達爾文知道他當年為何中止學醫。
他承受不了那些與醫師之職密不可分的景象。
「您的脈搏又太快了。我們要馬上緩和一下您的心臟,還有神經。我會給您鎮靜的藥物。」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