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接受《產經》專訪首度公開要求,6張圖看懂台日「安保對話」談什麼?

蔡英文接受《產經》專訪首度公開要求,6張圖看懂台日「安保對話」談什麼?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本與台灣之間沒有邦交,有關安保對話,目前僅限於民間、學術層級。蔡英文強調,「處於東亞的台灣與日本都面臨同樣的威脅」、「提升安全保障合作對話的層級非常重要」。

日本《產經新聞》今(2)日以頭版,以及2個半版內頁刊出總統蔡英文的獨家專訪,首度公開表明希望與日本政府展開台日安保對話,以強化台日安全合作。報導指出,這是跨越台日沒有外交管道、只能透過間接窗口對話的外交限制,首度以國家領導人的身分直接提出請求。

(中央社)《產經新聞》今天刊登的專訪中,蔡英文表示,希望與日本政府進行有關安全保障、駭客攻擊等問題的對話,對話形式尊重日本的想法,內容包括中國軍方動向等資訊,能與日本即時共享資訊,她期盼能與日本加強安保合作。

日本與台灣之間沒有邦交,有關安保對話,目前僅限於民間、學術層級。蔡英文強調,「處於東亞的台灣與日本都面臨同樣的威脅」、「提升安全保障合作對話的層級非常重要」。

報導說,蔡英文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領導力有所期待。蔡英文表示,安倍晉三對台灣非常友好,就任以來,在台日關係方面都能做出果斷的決定,她認為下一個階段,台日有必要加強安全保障對話。

不只軍事,網路情報共享也「非常重要」

中國海軍、空軍通過台灣、沖繩(琉球)周邊,往西太平洋展開行動,蔡英文盼台日能即時共享資訊,她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事,盼日本方面能克服法律上的障礙。至於台日進行對話的內容,除了傳統軍事方面的議題之外,也希望針對駭客攻擊等新威脅進行意見交換。

蔡英文在受訪時也提及網路上的假訊息。她舉出去年9月發生在日本關西國際機場的例子,當時受到燕子颱風影響,網路上有人散播「中國(大阪)總領事館派出巴士,優先救出中國人」的假消息。她指出,一個假消息,對台灣社會帶來重大影響。

蔡英文對於中國介入台灣的選舉也抱持強烈戒心,她表示,中國網軍在去年11月台灣九合一選舉時,與親中在野黨「有合作關係」。蔡英文指出,台灣目前面臨的課題,可能其他國家將來也會面臨到。很多人都想拿台灣經驗做參考,但台灣也有必要與其他國家合作,以抑制網軍的效果。

蔡英文期盼國際社會支持台灣的安全保障。她強調,在地緣學上,台灣位於中國進出太平洋的要衝,台灣的安全對世界而言非常重要。

《產經新聞》於2月28日專訪蔡英文,這是蔡英文表明要再度參選2020年1月總統選舉以來,首度接受專訪。產經進行專訪時,外交部長吳釗燮同席。

聯防北京,台日需要什麼樣的「對話」?

《聯合報》報導,蔡英文此次接受《產經新聞》專訪,是首次跨越外交限制,以國家領導人的身分直接提出與安保對話的請求。不過報導指出,日本政府目前仍沒有展開與台日安保領域的對話、合作的動靜,台日合作需要安倍高度的政治判斷。

在去年6月,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產經新聞》專訪時,也曾拋出安保對話的想法,他說不應將是否有邦交列為安保對話的前提,如果日方不希望公開進行,安保對話也可以是「非公開」的方式,先透過窗口機關對話也行。

圖表公版_windows_V1_1_(1)
圖表公版_windows_V1_1_(2)

蔡英文在此次專訪中提到,期待日本能夠克服法律的障礙,跟台灣有一個相互合作、有效交換資訊的機會。是什麼樣的「法律障礙」?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陳方隅受訪表示,雖然蔡總統沒有明講,但應該就是「一個中國政策」,因為最有可能的障礙就是來自這裡。

陳方隅表示,目前因為一個中國政策的關係,日本政府定位台日關係是「非政府實務關係」 ,這把台日關係綁得很死, 而且日本非常嚴格限縮「一個中國」的解釋,目前法律上所有跟國家有關的用語台灣一律不適用,連給台灣免簽都要特別修法說免簽是給國家(及地區) ,再訂一個施行細則說,地區指的是台灣跟巴勒斯坦。

圖表公版_windows_V1_1_(3)

陳方隅進一步解釋,另外日本在涉外事務的組織架構方面,對台灣也是相對不利。他舉例說美國國務院有美國在台協會(AIT)專責台灣事務 ,但日本外務省沒有,管台灣事務的跟管中國事務的是同一個部門,這個部門的優先目標,當然是維持中日關係的穩定。

圖表公版_windows_V1_1_(4)

根據《產經新聞》,美國於1979年與台灣斷交時,制訂《台灣關係法》,是安保對話的法律根據。美國對台灣的窗口-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2005年以後也派遣現役武官,目前有各軍種的武官做聯絡協調。

反觀,日本1972年與台灣斷交之後,失去雙方交流的法律依據,台日關係僅止於「非官方間的實務關係」,日本也有學者認為,日本應效法美國,儘快制定「日本版」的《台灣關係法》,為台日關係提供法律基礎。

拓殖大學顧問渡邊利夫,日前就在《產經新聞》上發表時評,表示現在台日關係主要靠著民間機構處理,日台漁業協定、租稅協定、以及投資協定等,也都沒有法律基礎,因此相當不穩定。而現在國安問題,已經從傳統的軍事領域,擴張到非傳統的恐怖攻擊、海盜、救難、天災等領域,因此日本若繼續不和台灣分享資訊,甚至排除台灣參與共同行動,恐有損國家利益。

圖表公版_windows_V1_1_(5)

台美日關係「黃金時期」,對話仍需考量「中國因素」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增家表示,在蔡總統受訪前幾天,美國軍艦才再度通過台灣海峽,總統在這個時間點拋出這樣的想法可以向日本宣示,台美日是民主價值上的同盟,既然台美之間有軍事、安全方面的合作,台日之間應該也可以進行安保方面的合作。不過蔡增家認為,若是純粹軍事合作、台日軍演等,現階段對話比較不可能,但如果是台日間的情報交流合作,可能性就比較高。

《產經新聞》也分析,安倍去年10月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人舉行會談,這是日本首相時隔7年到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同意舉行國防部長、艦艇互訪等的國防交流與對話。今年2月,時隔約1年3個月舉行外交與國防的中日安保對話。中日之間的關係正處微妙階段。

圖表公版_windows_V1_1_(6)

強烈回應習「一國兩制」,蔡英文盼台美關係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