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羅興亞危機:孟加拉不再接受庇護申請,聯合國展開失職調查

羅興亞危機:孟加拉不再接受庇護申請,聯合國展開失職調查
Photo Credit: Reuters / TPG 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孟加拉外交部長哈克1日於安理會的會議表示,他們將不再接受來自緬甸的難民,還說數十萬名羅興亞人在孟加拉尋求庇護的遣返危機正在惡化當中。

新聞整理:林柏宏

《中央社》報導,孟加拉當局1日告訴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他們將不再接受來自緬甸的難民。

法新社報導,孟加拉外交部長哈克(Shahidul Haque)於安理會的會議表示,數十萬名羅興亞人(Rohingya)在孟加拉尋求庇護的遣返危機正在惡化當中,他還敦促安理會採取果決的行動。

緬甸當局在2017年一次被聯合國稱為「種族滅絕」的軍事行動,致使當時約有74萬名羅興亞穆斯林被逐出緬甸北部若開邦(Rakhine state),目前他們居住在孟加拉的難民營。

哈克說:「我在這裡很遺憾的告知安理會,孟加拉將無法再收容更多來自緬甸的人。」

與孟加拉當局達成的協議下,緬甸同意接回一些難民,但聯合國堅持羅興亞人的安全是他們返國的條件。

聯合國特使柏其納(Christine Schraner Burgener)則指出,緬甸當局幫助數十萬羅興亞人返國「進度緩慢」,且警告緬甸明年的國會選舉將使危機惡化。

根據《Channel NewsAsia》的最新報導,孟加拉部隊於昨(3日)發現1名緬甸士兵Aung Bo Bo Thein越過邊界,在穆斯林佔多數的叢林中躲藏2個多月,目前已將這名士兵交還給緬甸邊防警察。另根據《東網》3日的報導,馬來西亞於1日清晨在北部玻璃市(Perlis)的一處紅樹林,發現35名滿身泥濘、身體虛弱的羅興亞婦孺難民,是自2018年4月以來,首次再有羅興亞難民從海路偷渡入境。當局到場將所有難民集合後交由移民局處理。由於不少緬甸羅興亞難民會先由孟加拉偷渡到泰國,然後再以馬來西亞為最終目的地,當局正調查他們來自何處。

聯合國受壓下將展開內部調查,外界批評行為「明顯不正常」

《The Guardian》報導,聯合國被指控在羅興亞人權危機發生前,一直忽視其暴力衝突持續升級的警告。根據消息來源指出,最初猶豫不決的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在組織內部的受壓下,決定委派瓜地馬拉前外交部長羅森塔爾(Gert Rosenthal)展開內部調查,以了解聯合國過去10年處理緬甸及羅興亞的問題上有否失職。

聯合國駐緬甸發言人Stanislav Saling表示:「這次審查不針對任何特定對象,而是針對聯合國制度部份的調整,包含如何在當地開展相關工作、以及對相關的工作經驗當作未來的參考」。近年來,外界多次呼籲對駐緬甸的聯合國機構行動進行全面調查。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亞洲副主任Phil Robertson說:「聯合國打算認真反省其作為,以了解他們處理緬甸危機的問題,這是件好事。」他還表示:「很明顯地,他們未能在2017年8月,緬甸當局對若開邦的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清洗之前,告訴全世界我們和許多人早就明白的事情。」報導指出,外界對於聯合國駐緬甸機構,沒有大動作針對種族清洗政策提出警告,視之為「明顯不正常」。

另外,外界也將矛頭指向聯合國駐緬甸人員Renata Lok-Dessallien,他被指責淡化了對羅興亞人種族清洗的擔憂、以及阻止批評翁山蘇姬政府的公開聲明,甚至壓制翁山蘇姬不喜歡的內部報導。聯合國對其指控予以否認,並於2017年將Renata Lok-Dessallien描述為「為人權奮鬥的不懈倡導者」。

不過,一些聯合國人士和外交官表示,聯合國的失敗反映了聯合國系統、與整個緬甸外交系統的更大問題。

聯合國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Yanghee Lee指出,審查將會在完成時公開發表,但外界擔心調查將會受到限制,目前也不清楚最終報告是否會公開。

英美遺憾中俄冷漠,聯國安理會意見分歧

《Al Jazeera》報導,聯合國表示,現在還不適合讓羅興亞人回到若開邦,聯合國駐緬甸特使Christine Schraner-Burgener表示,「這場種族清洗是本世紀迄今最可怕的事件之一」。另外孟加拉外交部長哈克也說,由於那裡缺乏有利的環境,沒有一個羅興亞人自願返回。

英國駐聯合國大使Karen Pierce表示:「我們非常失望,羅興亞議題沒有取得更多進展,這顯然包括創造難民能夠回歸的條件。」美國駐聯合國副大使Jonathan Cohen說:「國際社會不能忽視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

不過,中國駐聯合國副大使吳海濤表示,這主要是緬甸與孟加拉之間的問題,「因此,兩國應該制定解決方案」;俄羅斯駐聯合國副大使Dmitry Polyanskiy則對此表達同意。

2018年12月,英國向聯合國成員發送了一份決議草案,旨在為緬甸制定一個允許難民返回和解決相關問題的時間表,但中國和俄羅斯已經對相關草案作出抵制。目前聯合國安理會在對羅興亞危機上意見分歧,主要分為兩派:西方國家、以及包含俄羅斯與中國的緬甸盟友。

菲律賓願供難民身份,緬甸:杜特蒂一無所知

不過《自由時報》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於2月26日表示,願意提供羅興亞難民菲律賓公民身分,重申他接受羅興亞人進到菲國。

杜特蒂曾於2018年4月說菲國願意庇護遭種族清洗的羅興亞人,此番說法引發緬甸不滿,回應表示杜特蒂對他們國家一無所知。而當時的菲國政府發言人(Harry Roque)曾說,菲律賓有容納難民的設施,並表示菲律賓政府對難民採「開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