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收緊移工政策:星國業者憂勞動短缺,藍領回流馬國則為人力不足解套

新加坡收緊移工政策:星國業者憂勞動短缺,藍領回流馬國則為人力不足解套
根據統計,每日平均有45萬人次從大馬新山進出新加坡。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新加坡外籍移工政策的收緊,對這些終日來回奔波賺取匯差的馬國移工肯定不會是好消息。也可以預見的是將有更多大馬人回流,此消彼長,也或許此政策剛好能為大馬新山的人力短缺解套。

文:李國豪

新加坡政府於2月18日宣佈將收緊服務業外籍移工政策,導致當地服務業業者人心惶惶、擔心人力短缺。無獨有偶,佔新加坡移工最大宗來源的馬來西亞,也面臨著當地人口外流到新加坡討生活,導致人力吃緊的狀況。

《東方日報》報導,在新加坡經濟起飛、馬國經濟長期停滯不前、新元與馬幣令吉匯率節節攀高的背景下,許多來自柔佛、甚至其他州屬的馬國公民紛紛前來新加坡工作。這股馬國勞動大軍的外移趨勢,對與新加坡僅有一水之隔的大馬柔佛州新山影響甚巨。

柔佛中小型企業公會會長陳天聰表示,新山過去長期流失服務業、製造業與金融業的人力,近年情況進一步蔓延到秘書與行政領域。據悉,當地雇主往往只能聘請剛從學校畢業的新鮮人,但他們一旦工作滿兩年,就會選擇跳槽到至新加坡,因此新山的相關產業常常淪為新加坡市場人力資源的培育場所。如今,當地企業甚至必須與前往投資的中國廠商競逐當地人力。

每天橫跨柔佛海峽從事「3D」工作,只為討生活

據統計,目前至少有40萬馬國公民在新加坡工作,其中大部分是藍領工作者。其中為數不少的馬國移工,在新加坡從事當地人不願意涉足的工作,例如俗稱「骯臟、危險、困難」的「3D」(Dirty, Dangerous, Difficult)工作。「馬來西亞局內人」(現已停刊)在2016年的一篇報導中,訪問了許多來新工作的馬國移工,一名受訪者的回應正好可以概括這個族群的心聲:

「馬來西亞的問題是薪水,薪水太少了,不值得我們努力。生活成本很高,但是薪水自從80年代後就沒有調漲。」

另外還有其他網友表示,馬來西亞實在賺不到錢,逼不得已得來新加坡工作的;或是家裡環境不好、家鄉的薪水又低到不行;以及只賺得到約3,000令吉(約22K新台幣)的薪水,卻還得負擔車子、房子,及結婚的費用等。

星國加速產業轉型,大馬移工將回流

新加坡財政部長王瑞傑於2月18日,在新加坡國會公佈2019年財政預算案,其中一項備受矚目的內容,是政府將在2020年開始收緊服務業領域可聘用的外國人配額。王瑞傑表示政府希望藉此減低服務業對外籍移工的依賴,並加速服務業業者的轉型。

他說:「依賴越來越多的移工並不是長期辦法,其他經濟也在發展。我們要的是在提升我國員工以及建立精深企業能力的同時,以可持續的方式引進移工來輔助我國勞動人口。」

這項宣佈預示著服務業持工作准證(Work Permit)與S准證(S-Pass)的客工比率頂限(Dependency Ratio Ceiling)將在2020年開始下調至38%,並在2021年進一步下調至35%。其中,薪水門檻為2300新元(約52253新台幣)、2020年將調漲至2400新元(約54,525新台幣)以上的仲介技術移工才有資格申請的S准證,也將在明年從目前可佔公司員工比例15%下調至13%,2021年將調降至10%。據悉,其餘領域的客工比率上限將維持不變,其中製造業60%、建築業與加工業87.5%、海事業77.8%。

來自馬國的外籍移工長期以來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新加坡本地人不願意從事的行業空缺,其中從事服務業領域的更不在少數。新加坡外籍移工政策的收緊,對這些終日來回奔波賺取匯差的馬國移工肯定不會是好消息。也可以預見的是將有更多大馬人回流,此消彼長,也或許此政策剛好能為大馬新山的人力短缺解套。

延伸閱讀:

本文獲新加坡紅螞蟻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林柏宏
核稿編輯:吳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