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爭寵》打破宮廷劇傳統:除了台詞,別漏掉空間、服裝隱藏的訊息

《爭寵》打破宮廷劇傳統:除了台詞,別漏掉空間、服裝隱藏的訊息
圖片來源:Andreearaicu, Getyourimage, Mpaa, Crfashionbook, FoxSearchlight, Outnow, Backstage, koda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描述美術團隊,如何運用現有莊園場景,以金碧輝煌、巨大空蕩的宮廷,對比人物生存其中的渺小;並依片中3位女性角色個性,使用床罩、牛仔拼布,打造具現代感的設計風格。攝影部分,更以廣角與「魚眼」鏡頭,以同如《亂世兒女》的燭光,表現扭曲變形、搖曳於黑暗中的弔詭視覺。

文:黃鈞浩(DCFS編輯部)

《單身動物園》導演Yorgos Lanthimos新作《爭寵》,重新詮釋18世紀英國女王Anne主政時,宮中「寵兒」間的明爭暗鬥,翻新傳統西方宮廷劇手法,注入現代設計與攝影風格,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10項大獎,為獎季備受矚目的作品之一。

本文將描述美術團隊,如何運用現有莊園場景,以金碧輝煌、巨大空蕩的宮廷,對比人物生存其中的渺小;並依片中3位女性角色個性,使用床罩、牛仔拼布,打造具現代感的設計風格。攝影部分,更以廣角與「魚眼」鏡頭,以同如《亂世兒女》的燭光,表現扭曲變形、搖曳於黑暗中的弔詭視覺。

浮華而空洞的空間美學──重新佈置宮廷場景

1
圖片來源:Andreearaicu、Getyourimage、Mpaa、Crfashionbook、FoxSearchlight、Outnow、Backstage、kodak

電影在華麗的空間中,創造了一種孤獨的美學。

──藝術指導Fiona Crombie

《爭寵》一片,為導演Yorgos Lanthimos首次執導他人撰寫的劇本,也是他首度拍攝歷史題材。當他閱讀劇本時,認為3位主角間的互動,超越政局、時代,強烈地與現代人的情感關係連結。他說:「我希望更關注這3位女性,簡化政治脈絡及具體細節,以便我們闡述角色的弧線、與她們之間的關係。」

劇本描述著追逐慾望、權勢的空洞人心。因此,藝術指導Fiona Crombie參考許多當代攝影作品,如德國攝影師Candida Höfer等人的建築空間攝影,欲以巨大、空曠的場景,表現人物的心境。也因劇中有眾多角色們「拌嘴」的片段,她開玩笑地說:「他們在這麼遼闊的空間裡,不停聒噪不休也非常適合。」

本片於英國莊園Hatfield House拍攝,美術團隊重整屋內,移除過多物件,留下木製家具、鑲金邊的鏡子及畫框。Fiona Crombie說:「我們盡量讓它維持單色系(Monochromatic),讓你能在乾淨的畫面裡,看到更多訊息。」她也提及,實際上18世紀前的漢普頓王宮,也更接近電影中簡潔輕盈的設計,而非宮廷劇常見的繁複風格。

現代感的陳設,隨角色與劇情演變調整

2
圖片來源:Andreearaicu、Getyourimage、Mpaa、Crfashionbook、FoxSearchlight、Outnow、Backstage、kodak

「我們想要使用各種元素,讓電影更具現代感。」導演Lanthimos說。劇組更依照劇情,額外設計非18世紀產物的兔籠、輪椅及生日蛋糕。Crombie特別提及,女王Anne的兔籠仿宮廷設計,內部小型的梳理桌、銀壺,更是模仿Anne擁有的物品:「一切都是Anne能夠玩的模型,幾乎就像洋娃娃屋。」同時,也暗示她在片中受人箝制的處境。

陳設也隨劇情有所變異,例如:「新寵」角色Abigail地位漸高時,她的房間便增添裝飾、玻璃器皿等,Crombie說:「她在為她的巢,添補羽毛。」女王Anne的房間也因Abigail的控制,變得更加雜亂無章,並佈置著輕浮、豔麗的插花,而配合劇情中後段發展,則再換為陰沉、憂鬱的品種。

現代質料仿製18世紀霓裳──低成本融合古典與新潮元素

3
圖片來源:Andreearaicu、Getyourimage、Mpaa、Crfashionbook、FoxSearchlight、Outnow、Backstage、kodak

女性在電影常扮演「裝飾般」的配角,但現在我們倒過來了。

──服裝設計 Sandy Powell

三度獲得奧斯卡的服裝設計Sandy Powell,曾為電影《寫我深情》、《宮廷眷戀-維多利亞與阿爾拔親王》打造英國歷史服飾,但她在《爭寵》改以現代質料,為宮廷服裝增添趣味,並注重其色彩細節:「我們簡化外觀、去除過多裝飾,運用簡單的黑白色和圖案,與富麗的場景產生對比。」

角色服飾與妝容細節

4
圖片來源:Andreearaicu、Getyourimage、Mpaa、Crfashionbook、FoxSearchlight、Outnow、Backstage、kodak

3位女性角色服裝,尤其為本片亮點,Sandy Powell依其角色特性量身打造。由於女王Anne體弱多病,活動範圍多在臥室,因此Powell在eBay上,購買數張Candlewick牌的床罩,拼裁成睡袍:「它甚至可以兩面穿,有時穿黑色那一面,有時穿白的。」睡袍舒適鬆軟,也與女王於公開場合穿著的緊繃華服,產生強烈對比。

角色Abigail從家道中落的宮女,到成為女王新寵的經歷,更完整表現於服裝。Powell以堅韌的再生牛仔布,製作她於宮中工作服;而後地位提升為女士時,穿著黑色長禮服;最終則穿著與女王近似、白色區塊漸多的大禮服,並有塑料仿製的繁複蕾絲。她說:「我想讓她像俗氣的暴發戶,讓她的服飾更大膽、浮華。」

5
圖片來源:Andreearaicu、Getyourimage、Mpaa、Crfashionbook、FoxSearchlight、Outnow、Backstage、kodak

性格較剛硬的Sarah,Powell常讓她穿著近似男性的夾克與馬褲:「所有人當中她最有控制權,我想給她具優越感的氣場。」Powell與導演也藉妝髮,欲扭轉時代電影的性別形象,讓女性多以淡妝呈現,男性角色則濃妝艷抹、髮型誇張,「這部片是一種翻轉......讓男性變成背景中的娛樂元素,女人則看起來更接近自然。」

孤獨而扭曲的視覺感──廣角、魚眼鏡頭賦予新風貌

6
圖片來源:Andreearaicu、Getyourimage、Mpaa、Crfashionbook、FoxSearchlight、Outnow、Backstage、kodak
7
圖片來源:Andreearaicu、Getyourimage、Mpaa、Crfashionbook、FoxSearchlight、Outnow、Backstage、kodak

我想創造一個非常荒謬和扭曲的世界。

──導演 Yorgos Lanthimos

過去,攝影指導Robbie Ryan以名導Ken Loach的《我,不低頭》等作品聞名,本片為他首次與導演Yorgos Lanthimos合作。這次,Ryan一改過往手持、定鏡手法,以廣角、少量魚眼鏡頭,運用推軌運鏡手法(Dolly Shot),呈現宮中怪異變形的人心。他說:「這讓電影從遊樂場,變成宛如戰場般的牢獄。」

劇組使用Arricam ST與LT底片攝影機,以Panavision PVintage 10mm廣角定焦鏡,捕捉演員於空間裡的表演,導演說:「我們加強表現,人在巨大房間裡的孤獨感。」採用廣角拍攝,除呈現演員間的互動外,更可展現角色與場景、服裝的關係。

片中,也透過推軌、急搖(Whip Pan Shot)等攝影機運動,以時而迅速、時而緩慢的速度運鏡。Ryan說:「這是構成電影的重要元素,(攝影機)彷彿一個外人在觀察。」除運用台車與軌道穩定攝影外,也使用手持雲台系統Double Helix,拍攝急搖、戶外場景以及窄小空間的跟蹤鏡頭。

極端角度與魚眼鏡頭,呈現扭曲的宮廷人心

8
圖片來源:Andreearaicu、Getyourimage、Mpaa、Crfashionbook、FoxSearchlight、Outnow、Backstage、kod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