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研發出「透明人工皮」,免除燒燙傷患者換藥痛苦

以色列研發出「透明人工皮」,免除燒燙傷患者換藥痛苦
圖為八仙塵暴患者。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患者形容換藥的當下,像「拿把刀子割過去」,但近期以色列一家醫療公司發明出一種噴射式的透明人工皮,能免除患者的需要時常換藥的痛苦,醫護人員也可以在不用碰到患者的狀況下,替患者貼上人工皮,降低感染的風險。

燒燙傷患者最煎熬的過程,莫過於換藥。換藥時,紗布撕開、棉花棒碰到肉的過程,都令患者痛不欲生。為了減低患者痛苦的時間,每次換藥醫院也都要出動6~8名醫護人員同時進行。但近期,以色列醫療公司發明一種名為SpinCare的透明人工皮,除了可以免除換藥的痛苦,噴射式的設備也可以讓醫護人員輕鬆為患者貼上敷料,可以說是燒燙傷患者的福音。

燒燙傷換藥:8名醫護幫忙,患者還是痛到「像刀子割過去」

《大紀元》報導,燒燙傷患者真皮層的皮肉重新生長,需要數週到半年,所以醫護人員會在傷口上覆蓋敷料(如紗布、人工皮等),隔絕病菌、防止水分流失。三軍總醫院外科實習醫師張嘉敏說,敷料下的傷口會不斷滲水,因此需要每天換藥兩次,吸去水分。

換藥的過程需要先將舊的敷料取下,用棉花棒清潔傷口,清完後蓋上燒燙傷藥膏,最後貼上新的敷料,由於傳統敷料容易沾黏傷口,患者每次換藥時,又要再面對一次傷口拉扯的疼痛。《時報週刊》報導,陽光基金會北區中心主任王佩珊說,也患者形容當棉棒劃過鮮紅色的肉,即使力量再輕,也像「拿把刀子割過去」。

《天下雜誌》報導,換藥的過程,熟練的護理人員需要30分鐘,不熟悉的護理師可能要花上兩個小時。林口長庚副院長鄭明輝表示,一名傷患一天需換藥兩次,需要抬患者的手、腳、刷傷口、敷藥、包紮,平均一次動員6至8名護理人員,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減輕患者痛苦。但若不檢查傷口、換上新的敷料,可能引發細菌感染,最嚴重可能導致敗血症、截肢,甚至死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每年光是因火導致燒燙傷死亡的人數估計在26.5萬之譜,除此以外,數百萬傷燙傷患者則是留下終生的肢體障礙。

以色列開發透明「人工皮」,一把噴槍解決換藥問題

《以色列時報》報導,以色列一家醫療科技公司Nanomedic技術有限公司,近期開發出一種新的人工皮,名為SpinCare。SpinCare的設備,由一把輕質的噴槍,和裝有溶液的拋棄式安瓶組成,醫護人員只要操作噴槍,就可以噴出奈米材質的溶液,溶液碰到患者皮膚後,就會變成固狀的透明人工皮,覆蓋患者的傷口。

醫護人員可以在不接觸患者皮膚的狀況下,替患者敷上SpinCare,有助於防止感染。另外,由於SpinCare是透明的敷料,可以讓醫生直接檢查傷口,不需要再把紗布拆掉才能檢查,且治療過程不需要任何進一步的敷料。

此外,SpinCare的噴槍也可以根據患者的需要添加其他藥物,比如抗菌乳膏、抗生素、膠原蛋白、大麻素等。而這層人工皮噴灑一次即可維持1~3週,且治療後1~2天內就能碰水洗澡。如果新皮膚組織再生,SpinCare還會自然無痛地剝落。最重要的是,SpinCare的設備輕巧易於攜帶,治療過程只要30秒~1分鐘。

花6年把設備變成可以「帶著走」的噴槍,未來將在歐美推出

總部位於以色列盧德(Lod)的的Nanomedic公司擁有約8名員工,是醫療公司Nicast的子公司,Nicast專門將「靜電紡絲技術」用於醫療設備。Nanomedic公司的執行長巴拉克(Barak)表示:「當我們試圖尋找靜電紡絲技術的其他用途時,我們想到了傷口護理。」團隊花了大約6年時間,才把「靜電紡絲機」縮小成容易攜帶的噴槍形式。

SpinCare已被試用於以色列及歐洲的多家醫學中心,包括位於以色列第二大城特拉維夫(Tel Aviv)的伊奇羅夫(Ichilov)醫學中心、位於以色列第三大城海法(Haifa)的瑞本(Rambam)醫學中心等。

《新唐人》報導,試用的30歲的燒傷患者羅滕伯格(Avi Rottenberg)表示:「相較於傳統治療需要包覆整隻手臂,新療法只需要事先清理傷口,然後使用SpinCare覆蓋整個燒傷區域。這終結了過去每天早晚需要打開紗布檢查傷口所帶來的痛苦,我現在非常滿意,新療法確實讓我少受許多罪,而且治療傷口的同時,又不需要一次次的打開檢視傷口有沒又被感染。」

以色列的國家燒傷中心主任海克教授 (Josef Haik)表示,這技術將為醫療人員帶來許多好處,因為它操作便利,與傳統的敷料治療方法相比,不但有助於降低感染率,還能直接監控傷口狀況,大幅提高治療效率。

巴拉克説,SpinCare一開始是為醫院和護理站開發的,但未來也可以應用在救護車、消防包等緊急情況,甚至用於戰區醫療中心。目前SpinCare已獲得以色列監管部門核可,開發者計劃於2019年中先在歐洲市場推出,之後將在美國取得FDA批准。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